元朝大敗局:朱元璋為什麼能贏?

最愛歷史 發佈 2024-03-04T22:08:50.561287+00:00

成為朱元璋的謀士後,劉基開始替「未來的天子」規劃發展藍圖。劉基指出,要想統一天下,必須先翦滅江南各路諸侯,穩定好大後方,才可北上滅元。他特別強調,元朝內部雖然亂成一鍋粥,但此時的朱元璋還不是元軍的對手。不過,元朝官軍各懷鬼胎,朝廷難以集中兵力南下圍剿群雄。

成為朱元璋的謀士後,劉基開始替「未來的天子」規劃發展藍圖。


劉基指出,要想統一天下,必須先翦滅江南各路諸侯,穩定好大後方,才可北上滅元。他特別強調,元朝內部雖然亂成一鍋粥,但此時的朱元璋還不是元軍的對手。不過,元朝官軍各懷鬼胎,朝廷難以集中兵力南下圍剿群雄。而江南群雄都有兼併同盟、謀奪天下的雄心,方今之計,唯有先拿實力最強的陳友諒開刀,再趁機吞下張士誠、方國珍的地盤,我方才有機會稱霸江南,與北方的元軍對抗。


此番謀劃不無道理。就在孛羅帖木兒兵犯大都之際,他的對手兼同僚、元末大將察罕帖木兒剛剛大敗劉福通部下的紅巾軍。


01


察罕帖木兒是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父親察罕特穆爾的原型人物。他是成吉思汗座下名將木華黎的後裔,因祖上囤軍河南,所以自小出生在穎州(今安徽阜陽),且有一個漢族名字叫李廷瑞。



李廷瑞雖為貴族,但此前除了中過元朝的進士外,毫無官職。眼見祖宗基業即將毀於元順帝這個「庸君」之手,他在老家拉起一支民兵部隊,義務加入元朝剿匪軍事行動中。


當時,在潁州地界上,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鬧得正歡,這支部隊也是天下紅巾軍的核心部隊。靠著反元鬥士的努力,劉福通曾兵發三路北伐,將三十萬元軍精銳斬落馬下。同時,他利用紅巾軍悍不畏死的勇氣,占據中原,光復趙宋故都汴梁,擁世侄韓林兒為小明王,建立龍鳳政權,並指導北方紅巾軍在對抗元軍的過程中相繼收復了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至江淮、荊楚、巴蜀等廣闊地盤。


可是,這樣的猛人對抗李廷瑞的民兵,戰績如何呢?


史書記載,劉福通幾乎未逢勝績。在李廷瑞的逼迫下,他不僅丟失了汴梁,更在隨後的戰役中相繼丟失甘肅、遼陽、山東等地,麾下的紅巾軍更是被打得一蹶不振。


所以,懾於李廷瑞的軍威,朱元璋在汴梁失守後,立即派人與其通好。


在朱元璋連派兩撥使者前往拜謝元軍「不殺之恩」後,李廷瑞才終於接受了朱元璋議和的條件。他將朱元璋所部情況如實匯報給元廷,並向元廷提議招安朱元璋,授其以「行省平章事」。


李廷瑞的奏議得到元順帝的認可。為了儘快分化江南群雄的勢力,元順帝命戶部尚書張昶、郎中馬合謀與奏差張璉等人帶著璽書及各種賞賜,找到了一邊交好朱元璋、一邊討好元朝的江南梟雄方國珍,希望他作為兩方溝通的「使者」,代表元朝前去收復應天等處失地。


然而,「好事」多磨,方國珍接旨出發,李廷瑞就率兵攻打益都。由於行軍匆忙,竟忘了放歸朱元璋派出的使者。更要命的是,在圍困益都的過程中,李廷瑞遭設計刺殺,戰死沙場。


一連串的變故,讓本來就無投降之意的朱元璋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對左右親信稱,察罕帖木兒「徒以書來而不返我使者,其情偽可見」。


就這樣,方國珍兩度派人來勸朱元璋奉詔,都被朱元璋以各種理由婉拒了。


朱元璋此刻雖然勢單力薄,卻從未放棄擴張勢力的想法。既然暫時惹不起元軍,又沒能力全面吞併陳友諒,那就先完成「廣積糧」的策略構想,再謀出路。


朱元璋開始在自己的地盤上對百姓徵收各種賦稅。但與元朝政府及其他江南群雄相比,他的稅法顯然要明晰且寬鬆許多。他規定,凡其屬地農稅率只「十征其一」,剩下部分歸農民所有。在工商業稅方面,他訂鹽法並置局設官,規定稅率為1/20。凡所收之稅全充軍用。另外,屬地內商人販茶必須要有官府發給的經營許可,且每次進貨前須先繳納,以每百斤茶葉收錢二百計算。為了加深地區百姓的歸屬感,他還特別下令設寶源鑄幣局,專門鑄造其屬地內流通的貨幣「大中通寶錢」,以4文為一錢,400錢為一貫,4貫為一兩。「大中通寶錢」在流通過程中可與元朝通行的「至元鈔」「至正通寶」進行兌換,產生的盈餘貨幣價值則全由百姓享有。


朱元璋的稅收政策一出,使其所部在浙東一帶享有廣泛民望。不過,「廣積糧」策略也不是任由屬地百姓自由發展。考慮到田地耕力以及經濟影響的情況,朱元璋提倡百姓優先種植桑、棉、麻等一系列經濟作物,並規定凡「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麻畝征八兩,木棉畝四兩。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種桑,出絹一匹。不種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總之,不管百姓最後種什麼,稅不能少交,不能餓著朱元璋麾下的紅巾軍弟兄。


朱元璋暗暗內修實力,倒是讓隔壁已經稱帝的陳友諒愈發躁動。


陳友諒知道朱元璋有一統天下之心,兩雄相爭,免不了一戰。早在稱帝之前,他就死盯著朱元璋。篡位稱帝之後,他就忙不迭地利用新君的權威,號召盤踞吳地的張士誠起兵反朱。



張士誠不是傻子,他以「十八條扁擔起義」,聚攏了一批如《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內的能人異士。造反前,張士誠以販私鹽為業,起義後又占據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兩個重鎮,因此在江南諸侯中一向以「巨富」著稱。陳友諒發跡後,江南地區的百姓將兩人編在一起傳唱:「友諒最桀,士誠最富。


正因為太富有了,張士誠自占據東南膏腴之地起,每天想的最多的是怎樣繼續割據一方壟斷財賦。對爭奪天下一事,他的興趣反而不大。於是,看到陳友諒與朱元璋展開地盤爭奪戰,張士誠選擇坐山觀虎鬥。


02


挾新君之威,陳友諒部隊先出九江,打算迅速占領池州。朱元璋似乎早有預判,陳部還未到池州,半道上就被徐達俘虜了三千多人。


秉著「殺降不祥」的原則,徐達本不想置這三千多人於死地。但,徐達的副手、大將常遇春是個急性子,不等徐達把前線戰況匯報給朱元璋,就私自下令將這三千多人通通殺了。


常遇春的莽撞,徹底激化了陳、朱之間矛盾。



陳友諒惱羞成怒,集結三十萬大軍朝朱元璋的老巢應天殺來。陳友諒自小便以打漁為生,指揮水軍作戰,是他多年以來最為擅長的。當陳部繞開池州,朝應天在長江上的「橋頭堡」太平(今安徽當塗)而來時,「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的花雲只能率部死死抵抗。經過陳友諒水軍連續三日的猛攻,太平陷落,花雲和朱元璋的養子朱文遜等文臣武將通通戰死。太平城淪為人間地獄。


朱元璋臉上不免罩起一片烏雲。儘管他與陳友諒之間勢必會有一戰,但戰爭來得如此之快,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關於雙雄爭霸之事,劉基卻早有想法:陳友諒之所以能在三天內拿下臨江的太平城,不就是依靠他手裡最引以為傲的水軍嗎?何不避其鋒芒,以我們的優勢打他們的劣勢?


劉基隨即向朱元璋舉薦了一個人:康茂才。康茂才是陳友諒的老朋友,從前曾招兵買馬效力過元朝,後因多次為朱元璋所敗,才選擇歸降朱元璋。這個人選無疑是陳、朱爭霸的「破局」關鍵。


為了騙取陳友諒的信任,康茂才在朱元璋的授意下給陳友諒寫了封信,說自己願意投誠陳友諒,請其率兵前來接應,兩人裡應外合,直接將「朱禿驢」滅了。


陳友諒對康茂才的信深信不疑。他不聽部將勸阻,率著大部隊朝朱元璋預先布置好的「口袋陣」進發,結果在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遭到了朱元璋所部的全力打擊。陳友諒大敗,只能在少數部將的護送下,乘小舟逃離戰場。趁陳部戰敗之際,朱元璋又奪回太平與安慶,並讓胡大海拿下了信州。


龍灣大戰不僅沉重打擊了陳友諒的囂張氣焰,還掃除了朱元璋進軍江西、湖廣,從而稱霸東南的障礙。


03


陳友諒吃了大虧,自然不願就此消停。


至正二十三年(1363),趁張士誠所部圍困小明王,朱元璋前往「救駕」之際,陳友諒再率大軍攻打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東面就是鄱陽湖,所以陳友諒這次以樓船為主力,打算一舉奪下洪都,挫敗朱元璋軍威。


值此危急時刻,朱元璋一邊令侄子朱文正等人死守洪都一個月,一邊組織部隊研究對付陳友諒大軍的方案。當時,雙方兵力懸殊,陳友諒大軍有60萬人,而朱元璋拼拼湊湊也只能籌到20萬部隊。更要命的是,朱元璋的20萬部隊只有小舢板可用,跟陳友諒的水上裝備相去甚遠。



但朱元璋清楚,洪都之戰如果輸了,自己將完全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本。因此,在部隊集結完畢後,他便打算孤注一擲,率軍進入鄱陽湖,介入陳友諒的攻伐戰中。


還是劉基制止了他。


劉基說,陳友諒之所以不趁虛發兵應天,是怕上次龍灣戰敗的教訓。而攻打洪都不一樣,洪都之於九江進可攻,退可守。我軍不可一味陷入戰爭,應分派人手把守涇江口以及鄱陽湖西面,斷其增援與退路,方為上策。


戰場形勢果然如劉基所料,當兩軍對陣鄱陽湖時,朱元璋軍隊的小舢板來去自如,陳友諒的大樓船卻騰挪不便。鏖戰數日後,陳友諒令樓船全力壓制朱元璋。不料,戰場颳起了逆風,朱元璋的士兵紛紛搭起火箭,朝陳友諒的樓船射去。風助火勢,樓船臃腫掉轉不靈的問題一下子暴露出來。原本占據戰場先機的陳友諒,瞬間失去最佳進攻機會,全軍陷入混亂當中。


陳友諒軍隊且戰且走,當他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時,卻被一支暗箭貫穿腦袋,當場斃命。


一代梟雄落幕,朱元璋命人作了篇《祭陳友諒文》,想通過文字的感染力來收服陳友諒殘部。但陳友諒的部將張定邊忠肝義膽,帶著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趁夜色衝出了包圍圈,沿長江逆流而上,死守武昌城。陳漢政權終究還是「存活」了下來。不過,陳友諒已死,朱元璋贏了。


鄱陽湖之戰結束後不久,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在應天自稱吳王,設百官司屬。但,詭異的是,出力頗大的劉基並不是朱元璋認可的丞相人選——在天下形勢愈加明朗的時候,劉基似乎變得越來越默默無聞了。


朱元璋稱王后,立即兵發武昌,迫降陳理,緊接著發布檄文聲討張士誠。張士誠這才如夢初醒。因長期奉行享樂主義,張士誠大軍普遍沒什麼戰鬥力。朱元璋決定以勸降為手段,逼迫張士誠放下武器,和平解決爭端。但張士誠內心始終不服朱元璋,遂斷然拒絕投降,死守平江。最終,在朱元璋大軍的攻勢下,張士誠彈盡糧絕,率軍與朱部展開巷戰,失敗被俘。


徐達多次派張士誠的舊將李伯升、潘元紹等人去勸降張士誠,但張士誠到底也是亂世梟雄,趁人不備,自縊而死。


由於張士誠占據江浙時,對當地的文人雅士頗為敬重,因此,他的自殺在東南文人群體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若干年後,蘇州知府魏觀修請「吳中四傑」之一的高啟為自己的府衙題寫一塊碑。這個府衙正是當年張士誠的宮殿遺址,高啟當即寫下「龍蟠虎踞」四個大字,但這四個字觸動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經。他藉口高啟為張士誠招魂,將之腰斬。可見,張士誠在東南一帶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接連平滅陳理與張士誠後,朱元璋改寫歷史的氣魄更為宏大了。因為,他的面前只剩下一個對手:元順帝



04


南方群雄競起,元朝宮廷卻一片混亂。


此前,孛羅帖木兒兵發大都,從未上過戰場的太子愛猷識理答臘根本不是其對手,將一切軍政要務委託給東宮太子詹事不蘭奚,隨後便隻身從大都皇宮直奔古北口。太子出逃,東宮部隊群龍無首,只能舉手投降。


孛羅大軍解除東宮的武裝後,便全數聚集在大都城外。


由於大都已經許久未出現過圍城之困,孛羅大軍的到來加重了都城軍民的惶恐。元順帝沒有辦法,只能親自出面收拾殘局。他先是下詔逮捕搠思監和朴不花,將二人交給孛羅帖木兒處置,再加封孛羅帖木兒為太保,並頒下罪己詔承認自己以往執政的過失。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裡就該結束了的,可事後的元順帝卻覺得自己被冒犯了。他越想越憤怒,當即變臉收回對孛羅帖木兒的一切封賞,並召回太子,打算號召全國元軍討伐孛羅帖木兒。


這時,李廷瑞的養子王保保已在河南地區收攏了義父的部隊,並宣誓效忠元朝太子。因此,當孛羅帖木兒二度進伐大都時,王保保兵分兩路,一邊攻打孛羅帖木兒的老巢山西大同,一邊組織部隊前往大都救駕。



一場惡戰過後,久經沙場的孛羅帖木兒二度殺入大都。


在生死面前,面子一文不值,元順帝又一次推翻了自己的政令,尊孛羅帖木兒為丞相。孛羅帖木兒入宮後,讓人把奇皇后關起來,並準備廢掉愛猷識理答臘,另立伯顏忽都的兒子孛兒只斤·雪山為太子。但未得到元順帝的同意。


為了調解孛羅帖木兒與太子、王保保之間的矛盾,元順帝做起了「中間人」,他對外下詔宣稱:「孛羅帖木兒、擴廓帖木兒(王保保)俱朕股肱,視同心膂,自今各棄宿忿,弼成大勛。」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卻不吃這一套,接到父皇的聖旨後,他立即要求以王保保為帥,大軍克日集結,限其收復大都。


王保保大軍來勢兇猛,孛羅帖木兒卻縱情享樂,甚至將「鹹豬手」伸向了元順帝的後宮之中。為了保命,奇皇后也轉變態度,命宮人給孛羅丞相進獻美女。就這樣,禍國殃民的奇皇后竟然躲過一劫,逃出生天。


放跑奇皇后註定是孛羅帖木兒一生中最錯誤的一個決定。


奇皇后回宮後,將孛羅帖木兒的醜態匯報給元順帝,並與之定下了刺殺孛羅帖木兒的計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孛羅帖木兒在外出打獵途中,遭元順帝事先安排的殺手刺殺身亡。


05


孛羅帖木兒已死,元朝總該集中兵力南下平亂了吧?然而並沒有。不是元順帝沒這個打算,而是接下來又開啟了新一輪宮廷內鬥。


本來王保保擁皇太子進京,輔佐元順帝,元朝的內鬥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可在返京路上,奇皇后和皇太子又打起了「小九九」:既然王保保選擇效忠皇太子,那就應該好人做到底,將昏君元順帝推翻,擁立太子稱帝。


奇皇后瘋狂的想法,被王保保以「調軍回營」委婉拒絕。


返京面見元順帝後,奇皇后故技重施,向皇帝大進讒言,稱王保保的飛揚跋扈不亞於孛羅帖木兒。腦子從來沒好使過的元順帝聞言大怒,下旨免除了王保保的兵權,又令關中諸將對王保保發起進攻。


此時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也是大明洪武元年。


朱元璋已經取得南方的絕對統治權。他不滿於「吳王」的稱號,打算以一個更清明、開明、光明的視角去引領天下,詮釋他的統治力。所以,新年一過,正月初四,他就在應天稱帝,改國號大明。



北方依舊混亂,朱元璋打算以武力促成南北和平統一。出兵之前,他特地立下「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十六字綱領,號召中原百姓奮起反元。在反元洪流的衝擊下,亂鬨鬨的大元帝國終於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迫感。就在王保保效仿孛羅帖木兒籌謀逼宮之際,元順帝認了慫,下詔恢復王保保本兼各職,求其率軍抵禦已渡黃河的明軍。


但元順帝的出爾反爾,顯然激怒了王保保軍中諸將。他們認為替這樣的昏君賣命不值得,建議王保保駐軍雲中,靜觀兩軍作戰。忠誠的王保保最終駁斥了這種意見,下令全軍急速增援大都。


可笑的是,王保保全力以赴,元順帝夫婦卻早已沒了鬥志,明軍還沒到,他們就捲起鋪蓋,北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兩日後,明軍拿下大都,蒙古人在中原的統治壽終正寢,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明]宋濂:《元史》,中華書局,1976

[明]胡廣:《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57

忽赤罕:《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傳》,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

程遠斌:《陳友諒》,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

周群:《劉基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蘇新紅:《朱元璋的稅收思想探析》,《財政監督》,2019年第10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