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宗教文化:藏傳、漢傳、顯宗、密宗等到底有何區別?

布措 發佈 2024-03-04T23:00:33.707713+00:00

關於佛教信仰,我們常會遇到淨土宗、禪宗、顯宗、密宗、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種名詞。



許多去藏區旅遊的遊客對西藏的宗教信仰等文化內容都非常感興趣。

關於佛教信仰,我們常會遇到淨土宗、禪宗、顯宗、密宗、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種名詞。

許多遊客對其基本不甚了解,不太明白它們之間到底有何差異。

今天,我們用這篇文章來簡單闡述它們之間的關係,相信看完後就會對此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佛教的「三乘」

佛教所說的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又名小乘,緣覺乘又名中乘 、菩薩乘又名大乘。

「三乘」是佛教信仰中,指導眾生杜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種法門。

譬如,你想成為一名建造師。

你可以選擇通過從小上學,考取建造專業學習;也可以選擇拜其他著名建造師為師來學習模仿;甚至可以自學建造類書籍,通過感悟和實踐,以達到建造師的水平。


「三乘」即為三條通過不同修行,讓自己擁有「佛」的智慧和境界的道路。

其中「聲聞乘」(小乘),即是聞佛聲教而悟道

它類似於上文中「拜師學藝」那條路。

通過擁有「大智慧」的聖賢的言傳身教,從而讓自己的思想到達智慧與慈悲的境界。譬如,孔子的七十二弟子,聽從孔子的言傳身教,最後成為儒家聖賢。

「緣覺乘」(中乘),即是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它就類似於上文「自學成才」那條路。

在人的一生中,會見到各種各樣的社會以及自然現象,我們從中感悟到「愛出愛返,福往福來」,萬事萬物的發生皆有因果等智慧。也可以讓自己心身空明、自在祥和並超然世外,洞察一切,從而可稱之為悟道。

「菩薩乘」(大乘),即是求無上菩提,願度一切眾生。它就類似於「先系統學習,然後學以致用」這條路。

通過系統學習佛法經典,領悟佛學智慧,然後再用所知所學,去感化眾生,度世間苦厄,從而達到知行合一。在學習中通過實踐,不斷地深化和增加自己的智慧與感悟。

就好比,我們把自己的所知所學,投身入社會實踐,一方面既能造福社會,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自己。


大乘、中乘、小乘只是三種如何達到「佛」的智慧與境界的修行方式,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只是修行方式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佛學本質上是一種,提升自我修養,並造福世間萬物的哲學。所以並不能用非常死板、固化的思維去看待它。

有些人雖然身不在佛門,行的卻是大慈大悲之事,竭盡所能救助世間疾苦,擁有極高的思想覺悟與智慧,其實又何嘗不是「佛門」弟子,不是「如來」呢?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異同

某些人以為藏傳佛教是小乘佛教,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其實並不是這樣。通過上文,已經明白「大乘」和「小乘」其實是指參悟佛學真諦的三種不同途徑。

藏傳佛教是密教中的「金剛乘」與顯教中的「菩薩乘」(大乘)合二為一的宗教。同時,它也吸收了西藏地區以苯教為主的原始宗教與自然崇拜等內容。

漢傳佛教則主要是「菩薩乘」。

嚴格來說,二者都屬於大乘佛教體系。


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人從凡夫俗子到最終以身證道,都要經歷三個階段:

一、放棄貪圖世間安樂,建立出離心;

二、放棄自私自利,建立菩提心;

三、放棄我執,建立無我的智慧。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藏傳、漢傳、顯宗、密宗,在第一和第二個階段,除了名詞有些差別,其本質都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如果連「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兩種最基礎的修行都沒有,那還學習什麼佛法呢?

藏傳和漢傳都認為,唯有在建立此二者的基礎上去繼續修行,才是真正的佛學修行,否則就是走了歪路和邪路。

漢傳佛教:淨土宗和禪宗

淨土宗和禪宗是漢傳佛教兩大派別。

淨土宗的主要觀點是:修行者念佛行業為外因,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外緣,外因外緣相互作用,引導修行者往生極樂淨土。

淨土宗最關鍵的佛學經典《佛說阿彌陀經》,是一部顯宗的經典,同時有漢藏兩種譯本,都是從同一部梵文經書翻譯過來的。

禪宗的主要觀點是: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舍離文字義解,直徹心源。

其意思就是,一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都是出自於人的自身感悟,而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誨傳輸。

若到即將大徹大悟的階段,只需一句話便能讓人頓悟,從而「即身成佛」。


譬如,六祖惠能跟隨五祖學習時,慧根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因為他不識字,並沒有學很多經論,也沒有花很長的時間修行,只是在後院裡幹活。

八個月後,五祖覺得機緣已到,就給他講解《金剛經》。

《金剛經》中關鍵的一句話,讓惠能大師徹底開悟。他沒有修加行,但不是不需要修加行,修加行的結果,就是要能建立出離心和菩提心,而他都已經擁有。所以到這階段,可能一句話就能明心見性,頓悟無上智慧。

藏傳佛教:顯宗和密宗

藏傳佛教的派別有十多個,現影響較大的有四派: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噶當派)。

顯宗和密宗並不是派別,而是對修行內容進行一定的區分。

藏傳佛教雖是顯密皆有,但以密宗為精華,尤其是四部密法都具備,而漢傳佛教中的密宗只有前三部密法,沒有無上密,而且漢密已失傳。


顯宗和漢傳佛教的淨土宗、禪宗類似。

密宗分為外密和內密。

外密就是藏傳佛教中關於「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三種修行法門。上文已作基本介紹,這裡不再闡述。

內密根據灌頂、修法、成就不同,分為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

「事部」包括誦持真言、結印、觀佛、供養諸尊等密法威儀,其修行方法或步驟相當複雜、嚴格。

「行部」以《大日經》為重要理論依據,是密宗中以內外兼修為主要特點的功法。

「瑜伽部」是密宗中以內修瑜伽為主的一種功法,主要是瑜伽續以內心觀想。

此前三部密法為正純密宗,傳到到中國漢地,形成漢密,傳到日本,形成東密。


灌頂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宗教儀式,帶有強烈的密宗色彩。灌頂的意思是驅散和注入,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可以說與洗禮、吃聖餐等行為類似。

「無上瑜伽部」又叫無上瑜伽密,只有藏傳佛教中才有。

其認為,通過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意念,最終達到無上的境界。什麼是無上境界?就是無欲無求,直至心如止水,最終達到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善即是惡,惡即是善,好即是壞,壞即是好的至高境界。

藏傳佛教有許多教派,各有各的無上密法,比如大圓滿、大手印等等。


總體來說,密宗證悟空性的修法有二:

一是修「氣脈明點」。

其類似於道家的鍊氣法門。

其核心思想是:通過理論上的了解去「證悟空性」,由於見解較為模糊,所以需要長期修行才行。而通過修「氣脈明點」則是強制式地讓自己「證悟空性」。雖然最終結果和顯宗一樣,但因方法不同,速度有迥然的差異。

二是「大圓滿」的修法。

「大圓滿」不重氣脈明點或是因明(邏輯推理),認為這些都是繞道而行。

它有些部分與禪宗有點相近,如只講「證悟空性」,二者是非常類似的。「大圓滿」也能不假他法直指人心。所謂直指人心,就是開悟的上師能讓有信心的弟子直接證悟智慧。

有人會問密宗的雙修是什麼?

顯宗里沒有所謂的雙修,即使有也是講福慧雙修,而非男女雙修。密宗的雙修是一種氣脈明點的修法。

那麼密宗是否一定要雙修呢?

正統根本不需要,也從來不強調雙修,認為它就不是個修行方法,其實沒什麼用。另外修氣脈明點在密宗里也只占有小部分,但即便是這小部分,也不是普通男女修的。


佛像的男身是代表光明,女身則代表空性,它們都只是一種象徵。

此外,雙修法門也基本失傳

假若有女性遇到某些人以「雙修」為幌子,欲招搖撞騙之類,請不用多加思索,直接報警便是。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能看到此處的你,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