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女白領自行服安眠藥治失眠,反而越來越重,原是焦慮情緒導致

極目新聞 發佈 2024-03-05T20:01:03.290978+00:00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通訊員 鄧盛強 陳識35歲的女白領馮女士(化姓),近幾個月出現失眠的症狀,她自行服用安定類藥物後,剛開始有所緩解,後來失眠又越來越重。她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治療中心就診後才知,原來是焦慮情緒導致。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鄧盛強 陳識

35歲的女白領馮女士(化姓),近幾個月出現失眠的症狀,她自行服用安定類藥物後,剛開始有所緩解,後來失眠又越來越重。她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治療中心就診後才知,原來是焦慮情緒導致。

馮女士是企業管理人員,去年年底以來,她經常睡不好覺,躺在床上幾個小時才能勉強入眠,睡不了幾個小時又早早醒來,再也睡不著了。後來,她吃了一些安定類的安眠藥,剛服用的一兩周內症狀稍有緩解,她後來自行停用了藥物,又出現失眠,再服藥就效果不佳了,且失眠情況越來越嚴重。她每天精神倦怠,不願說話,工作也受到影響。家人十分擔心她,在家人的勸說下,馮女士近日來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治療中心,找主治醫師馬子龍就診。

馬子龍醫生(通訊員供圖)

馬子龍醫生詳細詢問了馮女士的情況,他了解到,馮女士因為工作變動,壓力增加,感到十分焦慮。她本來晚上就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去,睡覺前又會復盤一下當天的工作,有時越想越焦慮,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馬子龍醫生綜合診斷,馮女士是因為焦慮情緒引起的睡眠障礙,需要使用短時促眠藥、抗焦慮的藥物,而她此前服用的是安定類藥物。使用這一類藥物,大多在短時間內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但是往往難以根治,後期容易造成藥物依賴,以及有發生猝倒和呼吸抑制等風險。加上她未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和停藥,因此症狀越來越重。

經過一段時間的對症藥物治療,配合睡眠認知行為療法、心理諮詢等,馮女士日前複查時表示,自己的睡眠情況好多了。

馬子龍表示,過去在臨床中,安定類藥物被廣泛用於失眠患者、睡眠障礙患者的治療。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安定類的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帶來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安定類藥物本身也是肌肉鬆弛的藥物,同時會對於呼吸系統也造成一定的阻礙;在中老年人的使用方面,也會有更多的蓄積作用而發生意外的風險。而且,長時間自行使用安定類藥物,還可能會造成藥物濫用和成癮的問題,還會有誘發精神障礙的可能。

他表示,當出現睡眠問題時,切勿擅自服用安眠藥。應該儘量採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治療失眠,有需要再使用。

那麼,出現睡眠障礙怎麼辦?馬子龍醫生表示,對失眠的治療,專科醫生在正常情況下,首選的應該是非藥物治療中的睡眠認知行為療法,而並非首選藥物治療。

如果經過評估,可以使用藥物治療,首選的藥物處方,是使用非安定類的藥物,這類藥物的代謝時間比較短、身體成癮風險比較小。

而對於特殊疾病的患者,比如患有神經變性疾病或者伴有嚴重焦慮或抑鬱情緒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之下,科學、短期地使用安眠藥物。同時,還需要結合抗情緒的一些藥物的使用,來做到對因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

他提醒,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周出現超過3次失眠,失眠總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提示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建議患者到正規醫療機構,找精神心理專科醫生就醫。

如何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馬子龍醫生建議,首先,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研究發現,睡眠出現問題的人,往往更多是因為作息習慣不規律而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會打亂原本節律的形成以及修復。所以,最好採取固定的作息模式,儘量保持一個良好的固定生物鐘。

第二,在睡前做一些睡眠相關準備。睡眠的準備是入睡的動力,我們要儘量增加入睡動力,減少睡眠壓力。儘量在入睡之前,保持安靜的環境,營造相對較好的睡眠氛圍。

第三,在睡覺之前,不要進行一些劇烈的活動以及過度進食等。可以進行一些適度的有氧瑜伽訓練。

第四,在睡覺前,也要儘量避免興奮性物質或是影視作品的影響。

第五,儘量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比如吃零食、打遊戲等。因為生物鐘的形成,是依賴於人體自然形成的條件反射機制。如果躺在床上時,有太多與睡眠無關的行為,往往會攪亂生物鐘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建立,不利於入睡。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