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怎麼引起的?這5大高危因素不可忽視!

家庭醫生在線 發佈 2024-03-10T17:37:34.561221+00:00

胃潰瘍是一種發生機率比較高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會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護理不得當,則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因此要及時了解胃潰瘍的致病因素,對預防和治療都有很大的幫助。

胃潰瘍是一種發生機率比較高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會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護理不得當,則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因此要及時了解胃潰瘍的致病因素,對預防和治療都有很大的幫助。

胃潰瘍的致病因素是什麼?

1、藥物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如果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則有可能會對胃部造成巨大的傷害,首先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其次會使胃壁出現痙攣的情況,促使患者經常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經常服用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藥物,則會使胃黏膜出現破損的情況,最終則會導致胃潰瘍。

2、感染

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這種病菌會對胃部造成持續性的傷害,初期會影響胃部的消化功能,之後則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當胃黏膜破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則會形成潰瘍。

3、應激反應

有許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活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當中,甚至因此長時間處於焦慮或者煩躁的情緒當中,最終則會對胃部造成嚴重的傷害,因為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身體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引發應激性胃潰瘍。

4、胃酸分泌過多

胃酸雖然是胃部本來就存在的一種物質,但如果分泌的量過大,則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甚至會對胃黏膜進行腐蝕,最終使此處發生破損,當破損累及胃壁時,則會導致胃潰瘍。

5、飲食不當

胃部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如果長期存在飲食不當的情況,則會對胃部造成嚴重的傷害。比如長期大量飲酒,則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使其長期處於充血的狀態,最終則會影響胃功能,甚至會導致胃潰瘍;

另外經常吃比較辣的食物,比如辣椒或者生洋蔥,也會使胃黏膜出現破損的情況,增加胃潰瘍的發生機率。

導致胃潰瘍的因素比較複雜,因此各方面都要特別注意,有服用藥物的必要時,要提前諮詢醫生,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當胃部出現持續性的不適感時,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

另外平時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並且儘量少吃酸性或者甜味的食物,以免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對胃部造成傷害;

在飲食方面則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儘量不要吃對胃部有不良刺激的食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