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零食藏有反式脂肪酸,我們可能天天都在吃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發佈 2024-03-16T12:48:26.733315+00:00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吳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建議立規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要在2023年底前消除某些食品中的有害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到底有什麼危害?藏在哪裡?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過量攝入?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吳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建議立規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要在2023年底前消除某些食品中的有害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到底有什麼危害?藏在哪裡?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過量攝入?中國註冊營養師、湖南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蔡華進行了詳細解答。

反式脂肪酸有害健康?人工合成的危害大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說,在全球80億人口中,有超過50億人的食物中含有工業生產的有害反式脂肪,要力爭在2023年底前消除某些食品中的這些不健康成分。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就要求,到2023年在世界範圍內徹底消滅由工業產生的反式脂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知名心血管專家葛均波建議,立規限制反式脂肪的攝入,從上游對疾病進行干預。他在《加強反式脂肪的管控,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建議中提到,「目前我國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處於快速攀升階段,對於反式脂肪這一影響發病率的重要因素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管控。」

葛均波舉例說,生活當中,人們通常喜歡吃些油炸食品、加工食品等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這些食品的確方便、省事,但是我們應該規定好所用油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比如這個油已經炸了5公斤麵粉就要處理掉,以減少食物中的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又稱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有兩種:一種是天然的,一種是人工合成的。日常生活中,完全不接觸反式脂肪酸幾乎不可能。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於乳製品、牛羊肉等動物脂肪中。科學研究認為,攝入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影響並不大,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的主要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

長期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可能會對心臟和血管系統健康產生危害。另外,隨著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增多,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也逐漸增加。兒童長期攝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肥胖,甚至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影響兒童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對視網膜、中樞神經系統和大腦功能發育不利。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僅影響自身的心血管健康,還會對胎兒或嬰兒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有研究發現,胎兒或嬰兒可以通過胎盤或乳汁被動攝入反式脂肪酸,可能影響胎兒和嬰兒的生長發育。

很多食品中藏著反式脂肪酸?學會看配料表

「生活中,大多數反式脂肪酸來自植物油的氫化作用。」蔡華表示,植物油通過氫化可以由液體轉變為固體,具有穩定性好、易貯存等特點,常被用來製作油炸食品和人造奶油等。

我們平日吃的很多食品尤其是零食中就藏著反式脂肪酸,比如脂肪含量高的麵包,如起酥麵包、丹麥麵包、奶油麵包等;油炸食品,如麻花、油條、方便麵等;還有一些零食如膨化食品、薯條薯片、江米條等;高脂肪零食,包括餅乾、泡芙、薄脆餅、油酥餅、蛋黃派或草莓派、奶油蛋糕、奶油夾心餅等;還有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食品,如咖啡伴侶、珍珠奶茶等。

被世界衛生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酸在很多加工食品中都有,為什麼我們在查看食品包裝標籤里的營養成分時,不少食品標註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均為「0」呢?事實上,此標示並不是說明食品中不存在反式脂肪酸,而是《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明確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小於(等於)0.3克/100克時,可標示為「0」。

此外,一些食品包裝上並沒有直接標註反式脂肪酸,但它有很多「馬甲」,比如精煉植物油、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

「所以,選購食品尤其是零食時,要學會看配料表。」蔡華說,拿起麵包、蛋糕、冰激凌、薯片等食物判斷其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時,不應只盯著營養成分表中「反式脂肪酸」一項是否為「0」,還要看食品標籤中的配料表中是否含有「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起酥油、植物黃油、奶精、植脂末」等,但凡食品中含有這些物質,說明食品本身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

如何避免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注意這些方面

「雖然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有諸多影響,但其影響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只要不是天天吃、大量吃,對健康的風險是可控的,關鍵是要控制攝入量,不要長期、大量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蔡華說。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通過反式脂肪酸攝入的熱量,應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這對於一個每天需要攝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而言,大約相當於每天吃2.2克反式脂肪酸。按照目前的膳食指南建議和食品安全標準,不少居民的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可能超標了。

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呢?蔡華建議:

避免油溫過高和反覆煎炸。烹飪時,油溫應控制在150℃以下,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下菜。如果拿捏不准油溫,鍋中放油的同時可以放一小條蔥絲,當蔥絲四周冒出較多小氣泡時,就可以下菜了。這是因為,油炸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反式脂肪酸生成也會相對更多。刊發在《食品工業》上的一項實驗表明,使用了家庭用菜籽油和工業用棕櫚油兩種油類,測試不同加熱溫度(180 ℃、220 ℃和260 ℃)、不同加熱時間(0.5~10小時)對脂肪酸的影響,結果發現,兩種油加熱至260 ℃時,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原油的5倍以上,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或加熱時間的延長,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都增加了。

對於油炸油煎烹調食品,吃得越少越好,同時忌諱油的反覆使用。吃油炸食品的同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如甜椒、彩椒、西紅柿、獼猴桃、草莓等,以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

零食應選擇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在甜點中很常見,如曲奇餅、牛角包、蛋撻、奶油蛋糕等。建議給孩子吃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自製麵包、蒸糕和蛋糕,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吃一些堅果等。

醬料儘量自己做。沙拉醬、花生醬等醬料,也是反式脂肪酸「大戶」,加工製作時往往會加入氫化植物油,令醬料濃稠香滑。其實,大家可以在家自製一些醬汁,比如自製油醋汁,一勺芝麻油或橄欖油,搭配半勺醋,白醋或者紅醋均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