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印度在這一領域超過日本

瞭望智庫 發佈 2024-03-17T04:21:02.507707+00:00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5.7%,超過425萬輛,與其形成鮮明對比,日本銷量同比減少5.6%至420萬輛左右,創45年來最低水平。印度歷史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5.7%,超過425萬輛,與其形成鮮明對比,日本銷量同比減少5.6%至420萬輛左右,創45年來最低水平。印度歷史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這是2022年12月17日在印度金奈古董車展上拍攝的汽車 新華社/法新

強勁的需求復甦加上政府的支持政策,讓國際機構普遍看好印度汽車消費市場。德勤報告稱,2021年印度乘用車市場規模為327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548.4億美元,2022~2027年複合年增長率可能超過9%。

可以說,印度汽車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正受到廣泛關注。

文 | 王海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雜誌」(ID:GlobeMagazine),原文首發於2023年3月16日,原標題為《首次,印度在這一領域超過日本》。

1 具備較大潛力

投資者普遍看好印度汽車消費市場,主要基於幾大因素:

其一,龐大的人口數量帶來無限可能。聯合國預計2023年4月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到2050年甚至達到16.68億人。這意味著印度汽車行業將受惠於人口紅利顯現、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普及度上升等因素。隨著經濟發展,龐大的人口可能催生更高的汽車消費需求。目前,印度的汽車普及率僅為35輛/千人,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中國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增長空間巨大。

其二,消費結構調整也可以創造新需求。一方面,印度年輕人是機動車消費主力,大多傾向於購買兩輪車,導致兩輪車占據銷售市場最大份額。2021~2022年,兩輪車和汽車分別占據77%和18%的市場份額。隨著汽車產業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兩輪車消費者可能逐漸轉向四輪車。

另一方面,為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印度政府為電動車發展提供大量優惠政策,如推出行業補貼政策和車輛報廢政策、增設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國內外製造商也正積極進入並搶占印度的電動車市場。印度儲能聯盟(IESA)稱,到2026年印度的電動汽車市場可能以3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印度「有車族」轉向電動汽車可能創造新的需求。

其三,生產能力的提高將刺激消費增長。汽車是印度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關鍵驅動力。印度將汽車行業視為發展重點,希望到2023年可以吸引80億~100億美元的國內外投資,到2024年底實現將產業規模翻一番,由910億美元增加到1800億美元。為此,印度推出汽車及零部件「生產關聯激勵計劃」,為國內汽車製造商提供補貼,允許100%的外國投資按照「自動生效」路徑投資。2022年2月,政府將塔塔、馬魯蒂鈴木、馬恆達汽車、現代等納入「生產關聯激勵計劃」。在印度政府的努力下,如果能夠有效提高國內汽車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本土汽車性價比,有助於釋放被汽車高關稅抑制的消費需求。

此外,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不斷增長的物流行業也將提高用車需求。根據2023~2024財年預算案,印度資本支出預計將增加33%,將宣布開通多個公路和高速公路項目。印政府計劃投資130億美元建設德里-孟買高速公路,可以大大縮短兩地通車時間,2月已經開通第一路段。

2 制約因素

儘管投資者普遍看好印度汽車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但其能否持續擴張仍然受到許多因素制約,國際汽車製造商希望從這一擴張性市場「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一是收入水平下降抑制了人口的消費潛力。自新冠疫情暴發後,印度逾80%的家庭收入下降,超過3300萬人返貧。目前,印度失業率仍然維持高位,大量青年人口難以就業。印度政府近年已停止發布年度失業率,而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2022年12月印度失業率從11月的8%上升至8.3%,仍高於疫情前水平。總體收入水平下降,抑制了人口的消費潛力,汽車消費市場當然也會受到影響。

二是保護性政策和高稅率推高汽車價格。印度為了保護和發展國內汽車製造業,對汽車進口徵收較高關稅。目前,落地成本超過4萬美元的汽車在印度面臨100%的進口關稅,額外還需繳納10%的社會福利稅。印政府計劃從今年4月開始,將低於4萬美元的汽車進口關稅從60%進一步提高至70%,將半散件組裝汽車的進口稅由30%提高到35%。在國內,印度對機動車徵收的商品和服務稅稅率高達28%,加上各邦徵收的其他稅種,印度消費者的相關稅費占購車成本的37%~38%。高昂的汽車購置成本以及相對較低的收入水平成為印度居民汽車消費關鍵阻力。

總體而言,外國汽車廠商在印度投資並且保持盈利並不容易,除了需要面對並不理想的營商環境,還需要與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印度瑪魯蒂鈴木公司和現代公司等競爭。韓國大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都因巨額虧損放棄了在印度生產。

此外,印政府要求「陸地接壤國家」投資汽車行業都需審批,中國長城汽車公司原計劃投資印度,因遲遲得不到審批不得不放棄。特斯拉也有意進入印度市場,公司CEO馬斯克曾在推特發文稱,印度是所有大國中進口稅最高的,希望獲得關稅減免「試水」印度進而設廠生產,但始終未能與印政府達成一致。

三是印度道路基礎設施狀況不佳,汽車出行便利性較差。印度道路總里程雖然可觀(大小道路都統計在內),但道路狀況較差,國道僅占道路總長的2%左右,高速公路占比更低。印度城市市區大部分道路又窄又擠,交通工具混雜,容易造成嚴重擁堵。在公路網中占比最大的農村公路網(包括行政郊區路、村鄉路和社區路)更是讓人不敢恭維,路面坑窪嚴重,每年甚至因此導致數千人死亡。

路面已然很差,公路網提供的服務水平也非常低,各種檢查站頻繁強迫停車檢查證件和收稅。此外,作為原油進口大國,印度的汽油價格易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導致汽車出行成本較高。目前印度國內交通中,鐵路仍是普通民眾中長途旅行首選出行方式,汽車出行相對不占優勢。

從全球看,由於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相對飽和,印度汽車消費市場的增長前景尤其受到投資者關注,但印度能否充分發掘其消費潛能,仍有待觀察。印度政府一方面需要努力增加就業、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需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汽車領域貿易和投資,改善營商環境,為民眾提供性價比高的汽車產品。同時,要增大對道路基礎設施的投資,提高道路管理水平,便利汽車出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