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濡須河畔 玉光璀璨——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17T15:22:59.805562+00:00

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坐落於太湖山向南延伸的十里長崗的南端及兩側平地上,東距長江25千米、西距巢湖30千米,北望太湖山,南臨裕溪河。


發掘單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

張小雷


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坐落於太湖山向南延伸的十里長崗的南端及兩側平地上,東距長江25千米、西距巢湖30千米,北望太湖山,南臨裕溪河。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


遺址於1985年發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於1987、1998、2000、2007年進行5次發掘;2008年以來持續進行系統的調查、勘探,並於2013-2017年進行5次發掘。初步確認遺址有內、外兩條壕溝,內壕與裕溪河形成的封閉空間,為主要的生活區,內壕以北為墓葬區,處在崗地的最高點。


2019年以來,凌家灘遺址先後被納入到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長江下游課題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對遺址聚落布局的研究、尋找與墓地相匹配的生活區遺存成為此輪研究的主要目標。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至202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凌家灘遺址本體開展2次勘探、4次發掘工作,勘探總面積18萬平方米,發掘總面積3000餘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穫。

發掘主要集中於3個地點:崗地東南角的大型紅燒土遺蹟地點墓葬祭祀區西側地點外壕北段地點。

大型紅燒土遺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0米,復原總面積約3400平方米。中部紅燒土堆積普遍厚1.5-1.8米。北部紅燒土堆積較薄,經過發掘,發現紅燒土堆積底部存在建築遺蹟,呈長方形,南北長11米、東西寬5.5米。

西側基槽內填紅燒土、陶片和少量石塊,南、東、北側為紅燒土坑狀堆積,邊緣有柱洞式小坑,小坑內填紅燒土和陶片,且基槽、小坑內側邊緣都被燒烤呈暗紅色,底部有燒結面,在東北部有幾件大口尊呈倒扣放置。

結合對紅燒土堆積西側區域的揭露和解剖,目前初步認為,該紅燒土堆積與其西側區域共同組成一處大型高等級公共建築遺存。

墓葬祭祀區西側地點也是凌家灘考古的重大突破。發現了一座祭祀坑和石頭鋪墊的祭祀遺蹟。

祭祀坑平面形狀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4.1米,東西寬3.5米,深度32厘米。祭祀坑內共出土陶石玉類文物260餘件。石器以60餘件石鉞為特色,其中一件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大的石鉞。

玉器以玦、管等小型飾品為主,並出土了少量新器形,如齒輪形器、橢圓形牌飾、梳形器等。

最特別的是一件龍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中國史前考古的新發現。

同時,也出土了中國新石器時代體量最大的玉璜。

陶器有鬹、杯、壺、鼎、大口尊等。器物造型獨特,最有特色的是白底黑彩、飾垂幔紋的彩陶葫蘆瓶。

祭祀坑內器物絕大部分都經過大火高溫焚燒,部分陶器甚至石鉞都已被燒變形。

在祭祀坑的西側外圍是一處由大小不等的石子鋪墊組成的祭祀遺蹟。整體呈半環狀環繞著祭祀坑,寬約10米,厚0.4-0.9米。經鑽探,發現這處石頭遺蹟呈長條狀,延伸到崗地西側的平地,可能為通往墓葬祭祀區的道路。


外壕發掘地點位於凌家灘崗地北端的北側,發掘揭示了外壕的寬度、深度和堆積結構,外壕口寬45米、底寬25米、自深2米,共分為6層,底部有厚達0.2-0.5米的凌家灘文化晚期陶片層。南側即為崗地,且崗地堆土裡包含有碎石塊,應為開挖外壕向南側堆土而成。崗地與外壕的落差達6-9米,再加上較寬的外壕,能起到積極的防禦功能,同時,外壕還能起到蓄水和垃圾傾倒場所的功能。

凌家灘遺址高等級祭祀禮儀遺存的新發現以及成套高規格石鉞和大量玉石器、陶器新器形的出土,大型紅燒土公共建築基址的揭露,外壕及北部崗地的解剖,進一步刷新和升華了學術界對遺址社會背景、規劃布局、功能性質、社會組織結構、社會發展程度、對於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重要作用等核心內涵價值的認識。


通過這些新發現,可以認為凌家灘作為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關鍵遺存、關鍵區域、關鍵節點和良渚古國文明源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對於研究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中國古代先民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的重大意義更加凸顯。


發掘工作照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