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科普丨PET/CT全身顯像:讓淋巴瘤「無所遁形」

江西省人民醫院 發佈 2024-03-24T17:55:33.766428+00:00

淋巴系統遍布人體全身,淋巴瘤的病灶或許就隱匿在其中某一處,局部性的診斷難免會有疏漏,此時,我們想到了一項能「從頭到腳」對人體「偵察」一遍的診斷設備——PET-CT,被譽為「人體雷達」,它能夠結合代謝情況全面反映各器官的生理病理狀況、病變部位。

  淋巴系統遍布人體全身,淋巴瘤的病灶或許就隱匿在其中某一處,局部性的診斷難免會有疏漏,此時,我們想到了一項能「從頭到腳」對人體「偵察」一遍的診斷設備——PET-CT,被譽為「人體雷達」,它能夠結合代謝情況全面反映各器官的生理病理狀況、病變部位。那是不是無論哪裡或是什麼類型的淋巴瘤,都能在PET-CT中「原形畢露」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通過PET/CT全身顯像,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病灶

  淋巴瘤患者人體內的「侵略者」(淋巴瘤腫瘤細胞),會掠奪性地攝取人體內大量葡萄糖作為生長的能量。而PET/CT全身顯像正是利用葡萄糖顯像劑18F-FDG(氟代脫氧葡萄糖)進行分子水平診斷淋巴瘤的一種先進檢查方法,PET/CT全身顯像靈敏度高,能捕捉到全身淋巴瘤細胞的「一舉一動」,讓淋巴瘤「無所遁形」,成功點亮絕大多數病灶。

PET/CT是淋巴瘤分期的「最強利器」

  準確分期是制定精準治療方案的基石,因為,分期與預後相關,不同的分期也提示著不同的治療方式。PET/CT目前是除惰性淋巴瘤外,淋巴瘤分期與再分期、療效評價和預後預測的最佳檢查方法。研究表明,18F-FDG PET/CT顯像在淋巴瘤分期中的作用明顯高於增強CT、MRI等傳統影像檢查,尤其是形態上無或有輕微解剖異常的病灶,比如正常或稍增大的淋巴結、骨髓、脾臟及胃腸道受累等,其靈敏度、準確性分別為90%、91%。推薦非惰性淋巴瘤開始治療前進行18F-FDG PET/CT基線評估(見表1)。

PET/CT是淋巴瘤評價療效的「王者」

  臨床經常需要在早期對療效做出準確地評估,一旦無效,便要及時調整方案,以降低不良反應、減少醫療費用。然而這並非易事,因為在淋巴瘤的治療中,首先發生的是代謝和功能的變化,之後才出現大小形態的變化。PET/CT憑藉極高的靈敏度,在治療初期,哪怕淋巴瘤的影像學外觀絲毫沒有變化,PET/CT還是能通過這樣一雙「火眼金睛」,顯示組織內的葡萄糖代謝活性,辨別出是否還有存活的淋巴瘤細胞或組織,從而充分了解到淋巴瘤對治療的反應性,達到預測及評價療效的目的。

  目前指南推薦的淋巴瘤中期療效判斷的時機是2~4周期治療後(表2),終期療效判斷的時機是整個治療完全結束進入定期隨訪前(表3)。NCCN指南(2020年第2版)指出,化療2~4個周期後PET/CT比其他檢查有更好的再分期及預測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的價值,建議對中期PET顯像結果以Deauville標準進行評分(表4),不同評分的患者推薦不同的臨床處理方案。

《2021 CSCO淋巴瘤18F-FDG PET/CT指南》意見

  中期(化療期間)HL(霍奇金淋巴瘤)化療後2周期或NHL(非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DLBCL和外周T細胞淋巴瘤化療後4周期後,在下一次化療前的1-2天行PET/CT檢查。

  如果中期PET檢查DS為4或5分,推薦對殘餘病灶再次行活檢以確認陽性結果,用於指導治療方案的更改。

  終期(末次治療結束後) 推薦時間:化療後6-8周或放療後8-12周,最大限度減少炎性反應對結果的影響。

  一般對於HL及侵襲性NHL推薦前2年每3個月檢查1次、第3-5年每6個月檢查1次。當懷疑惰性淋巴瘤向侵襲性淋巴瘤轉化時,建議行PET/CT檢查。對於隨診中CT檢查可疑復發的患者再進行PET/CT檢查。

PET/CT檢查是安全而無創的

  接受PET/CT檢查時受檢者會受到一定量的輻射,所接受的輻射源有2種:一種是CT掃描時發射的X射線,另一種是PET顯像時注射的放射性藥物18F-FDG所發射的γ射線。但PET/CT檢查中的CT掃描常為較低劑量掃描,而注射的18F-FDG量極少,且半衰期短僅為2小時。有研究顯示,受檢者進行一次全身18F-FDG PET/CT檢查的總有效輻射有效劑量相當於一次局部的(腹部或盆腔)常規CT掃描所產生的輻射劑量。均符合國家輻射安全範圍。檢查結束多喝水,可加速藥物排泄。因此,PET/CT是一項安全、無創的檢查。

專家介紹

  徐榮,江西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碩士生導師。

擅長:核素治療甲狀腺疾病,多發性骨轉移瘤等;PET/CT SPE CT/CT分子影像診斷。

社會任職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體外分析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臨床診斷規範化工作組副組長、全國委員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ISO15189核醫學評審員

江西省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主任委員

江西省保健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江西省核醫學住院醫師規培基地主任

中共江西省委幹部保健委員會保健專家

江西省醫學會與防護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全國委員

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 理事

中國癌症基金會PET—CT臨床協作聯盟會委員

核醫學科PET/CT室簡介

  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核醫學科於2010年在江西省最早開展PET/CT檢查,並同時配備回旋加速器、多功能藥物合成器等一整套設備,是目前江西省唯一能自主生產、合成18F-FDG等多种放射性藥物的單位。檢查人數超過4萬人次,目前處於江西省領先地位。PET/CT醫師經驗豐富,診斷水平在省內領先、全國一流,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

  核醫學科是江西省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江西省保健學會核醫學分會主委單位。2014年獲批國家衛健委核醫學專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是江西省唯一的核醫學住院醫師規範化考核基地。2019年獲得江西省唯一國家衛健委PET/MRI配置許可證(甲類)。近5年來,科室主持自然科學基金4項、衛健委科技計劃10項,主持編寫專業指南和共識各3項,編寫《PET/CT經典病例圖譜》專著1部,發表省級期刊以上論文30餘篇,其中近2年發表SCI論文9篇。


文圖丨核醫學科 廖鳳翔

編輯丨吳伊寧

審核丨徐榮 羅昭淦

終審丨樂熙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