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國的石窟藝術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佈 2024-03-26T12:55:25.444218+00:00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原一帶戰亂頻繁,河西走廊也分別由前涼、後涼、西涼、南涼、北涼五個國家往復更替著。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遜占領了姑藏(即涼州),統一了河西走廊,自稱為「河西王」,使北涼國發展到了極盛。

在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原一帶戰亂頻繁,河西走廊也分別由前涼、後涼、西涼、南涼、北涼五個國家往復更替著。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遜占領了姑藏(即涼州),統一了河西走廊,自稱為「河西王」,使北涼國發展到了極盛。沮渠蒙遜本人是很相信佛法,也懷有弘揚佛教的遠大志向,他不但在國內修建了華麗壯觀的佛寺,還特意邀請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來涼州翻譯佛經,使涼州成為了當時全國的譯經中心之一,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北涼國的佛教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很重視禪定修行,也出現了很多歷史上有名的習禪僧人,對以後中國佛教中的禪定與觀想修行影響很大。要想安靜地修行禪定,就需要尋找一個幽雅僻靜的場所,而位於河邊山崖間的石窟就為習禪僧人們提供了優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開鑿就在北涼國境內興盛起來了。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在中國的新疆以東年代最早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開窟造像活動,是開始於涼州的南山。


天梯山石窟

據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等書記載:沮渠蒙遜曾經在涼州以南百里的地方為他的母親祈福雕鑿了一尊5米多高的石佛像,還開鑿了幾所石窟,裡面的佛像有泥塑的也有石雕的,千變萬化,常常令前來禮拜的信徒們心驚目眩。一些中原來的僧人在經過這裡時,有時會遠遠地望見那尊大佛正在來回不停地走動著,但等他們走到跟前時大佛就又恢復了靜止,不過它的臉上還顯露著剛剛活動過的神態。有的人不相信,就取來一些細土撒在地上,想看看它到底會不會走動。撒土人剛剛走遠,大佛就離開了山崖不停地行走起來,它的雙腳踏著大地,留下了清晰可見的足跡。幾百年來,這尊大佛就是這樣經常地向人們顯示著它的靈異。

圖1

但在公元7世紀以後的中國歷史文獻中,就再也看不到有關這處涼州南山石窟佛像的記載了。直到公元20世紀40年代初,著名歷史學家向達先生才開始懷疑武威東南40多公里的張義堡天梯山大佛寺,有可能就是沮渠蒙遜開鑿石窟的地方。1954年,浙江美術學院的史岩先生親往天梯山進行了勘查,從而確定了那裡就是沮渠蒙遜開創石窟寺的地點。但是這位北涼國的國王當年鑿出的石窟與大佛像已經不在了,據記載這一帶自隋朝以後,平均每60年發生一次大地震,所以,最先開鑿出來的大佛像可能早已毀壞於大地震了。

圖2

天梯山石窟大約有15座,其中有4座是中心塔柱式洞窟,還有一些唐代開鑿的石窟。中心柱窟都是中等規模,平面近似於方形,中間立著一座通頂的方柱,象徵著樓閣式的佛塔,方柱的每面開出二或三層佛龕,再在龕內塑制佛像(圖1、2)。在公元20世紀50年代末,天梯山一帶修建水庫,甘肅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包括第1、4這兩所中心柱窟在內的幾座重要洞窟進行了拆遷保護,發現在這兩個中心柱窟壁面上有兩層壁畫,上層的和敦煌莫高窟北魏時期的壁畫很相似,那麼下層的就很有可能是比北魏更早的北涼國壁畫了。在那些下層的壁畫中,有手提淨水瓶的觀世音菩薩立像,有手握兵器的天王形象,有雙手合掌蹲跪著的供養菩薩像,還有體現西方極樂世界思想的化生童子形象。這些壁畫人物在繪製時都是以線描為主,面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壁畫中所表現的主要是大乘佛教思想,與龜茲地區的甬過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來自印度的繞塔禮拜思想被北涼國佛教徒接受以後,就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國內地特色的石窟藝術,並對以後中國石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令人矚目的是,在同屬於北涼國境內的肅南與酒泉地區,也發現了類似於涼州石窟的北涼國的中心柱窟。

圖3

圖4

金塔寺石窟

在張掖縣以南約60公里的祁連山腳下,有一處頗具規模的馬蹄寺石窟群。從馬蹄寺向東南再走大約5公里,就會看到在高約100米的峭壁上,開鑿著兩座石窟,這就是肅南的金塔寺石窟。這兩座東西相鄰的石窟,都是平面近似於方形的中心柱窟,其中東窟寬9.7米,高6米,正中的方形中心塔柱每面開鑿了三層佛龕,龕內龕外安置著彩塑的佛、弟子、菩薩、千佛、飛天等像(圖3、4),窟室的左、右、後三壁都繪製著壁畫,共有三層,而最內的兩層壁畫內容卻不太清楚。西窟的規模稍小一些,方形中心柱的每一面也是開鑿了上下三層佛龕,在龕的內外有彩塑佛、菩薩、思維菩薩、弟子、千佛、天王等形象(圖5)。窟室的左、右、後三壁也保留了三層壁畫,最裡面的一層畫的是千佛題材,很有可能是北涼國時期的作品。西窟頂部在環繞中心柱的地方畫著供養菩薩,外側還繪著一系列飛天,象徵性地表現著無際的碧空。

圖5

圖6

文殊山石窟

從酒泉城向南大約行走15公里,就到了文殊山石窟群,它們分別開鑿在前山和後山兩處,在前後山之間還有六七所小石窟。其中前山的千佛洞和萬佛洞都是平面近似於方形的中等規模的中心塔柱窟。千佛洞的寬度在3.8米左右,高3.6米,在主室的前部還有前室,但原來的進深已經不清楚了(圖6)。中心塔柱的每面都開了兩層佛龕,一般是在龕內塑坐佛像一尊,在龕外的兩側各塑一尊脅侍菩薩。窟室西、北兩壁的壁畫保存較好,其中北壁的壁畫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畫的是排列整齊的小千佛像,下部畫的是10身立佛像;西壁的中部畫著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兩側上部也畫著千佛,下部畫的是供養人行列。千佛洞的窟頂環繞著中心塔柱畫著翱翔於空中的飛天與伎樂天。萬佛洞也是北涼國的石窟,不過窟內的表面都被西夏的壁畫所覆蓋了。

圖7

金塔寺與文殊山的北涼國石窟藝術,具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在壁畫方面,金塔寺石窟頂部的菩薩與飛天都是高鼻深目的形象,有著體高肩寬的身材。它們的畫法是用朱色線條準確而又簡練地勾出人物的形體,再用石綠、淺黃或純白等色來塗繪衣飾部;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壁畫中的佛與菩薩也表現出了魁梧的體格特點,它是先用土紅或白色繪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再用較深的寬線在顏面和肢體邊緣勾出輪廓,然後以紅線或黑線勾勒,以鮮艷而又濃厚的色彩塗衣裙和飾物,衣裙的邊緣最後還要用較深的顏色暈染一次,以增強人物的立體效果,這種技法與龜茲早期石窟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在塑像方面,主要是金塔寺石窟的塑像,佛和菩薩都是面相渾圓,眉眼細長,深目高鼻,身軀健壯;菩薩與飛天姿態多樣,造型生動。特別是在中心柱表面大量採用高塑的方法,使一些塑像貼壁而坐或凌雲飛翔,烘托得佛國世界更加熱烈非凡(圖7)。

看到北涼國的石窟,會使我們聯想起克孜爾石窟象徵性中心塔柱,的確,這兩個地區之間同樣盛行的繞塔禮拜思想應該存在著相互繼承的關係。龜茲地區雖然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但與它隔著大沙漠對峙著的絲路南道間的于闐國里,流行的卻是大乘佛教,而且在當時興建了許多帶有佛塔的寺院。龜茲與于闐的佛教藝術傳到了河西走廊的北涼國,才造就了這裡嶄新而獨特的石窟藝術。真正體現漢民族精神的佛教石窟藝術,就是從這裡起步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