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黃酒,為何如今鮮有人喝?內行人:時也命也

江湖酒事 發佈 2024-03-26T19:25:46.906906+00:00

在《孔乙己》這部作品中,魯迅先生用生動的文字描繪出了虛擬魯鎮的獨特人文風情,其中主人公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情節給很多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酒事君便是其中之一。

在《孔乙己》這部作品中,魯迅先生用生動的文字描繪出了虛擬魯鎮的獨特人文風情,其中主人公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情節給很多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酒事君便是其中之一。雖然當時年紀尚小,但在懵懂間我依舊對當地人們所喝的酒產生一種莫名且強烈的憧憬,直到長大方才了解那便是所謂的黃酒。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黃酒在我國歷史上擁有長達千年的發展,在大部分的時間段都牢牢占據著主流酒的位置。不過如今,黃酒的地位卻十分尷尬,不僅鮮有人喝,還被不少人用作料酒進行烹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黃酒之所以現在將主流酒的位置拱手讓給了白酒,主要還是時代大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在清末民初那段時間,國內不僅戰亂頻發,還時常會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因而稻米、黍米、小麥等重要糧食作物的產量都遭遇到嚴重的縮水。眾所周知,這些作物都是釀造黃酒的主要原料,不過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國人果斷在填飽肚子和滿足精神需求之間選擇了前者。

在這個時候,白酒便迎來了自身發展的最佳契機。因為它的主要釀酒材料是高粱,相較於其他的糧食作物,高粱的食用價值要低得多,同時產量也有足夠的保障。所以隨著黃酒產量的下降,不少酒廠都將發展的重心轉移到了成本更低、產量更高的白酒身上。得到了各方助力的白酒,便以黃酒替代品的身份快速發展,它的市場規模與影響力也在不斷攀升。

而隨著白酒的大規模普及,之前青睞低度黃酒的國人們逐漸適應並接受了度數更高、口感更刺激的高度白酒。相比黃酒,白酒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優勢,其一便是度數高,不僅存儲方便,也便於運輸到各地售賣。其二便是它的口感刺激,往往只需要喝上一小口,便可以滿足在當時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對酒和感官刺激的雙重需求。

隨著釀造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銷售規模的持續擴大,白酒在市場上的地位越發牢固。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白酒便正式取代了黃酒的地位,成為了國內的主流酒。

當然除了時代環境這一因素外,黃酒的地域性同樣也是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原因。截至目前,江浙、福建等地還有一些老酒友依舊會喝黃酒,但也僅限於當地,黃酒走出省份之後依舊是寸步難行。

不知道在看文章的大家平時還會喝黃酒嗎,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交流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