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為什麼能夠專權?最壞的宦官是哪幾個?

縱橫三千年 發佈 2024-03-28T13:11:55.432017+00:00

民間甚至流傳著一句話,「當官不如當太監」,調侃的背後也顯示出了當時宦官的權利地位之高。但宦官的權利為什麼能這麼高呢?

明朝的時候,宦官的權力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

民間甚至流傳著一句話,"當官不如當太監",調侃的背後也顯示出了當時宦官的權利地位之高。

但宦官的權利為什麼能這麼高呢?今天就讓我們細細探討一番。

朱元璋在1368年創立了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大明王朝。

而剛開始的朱元璋也是一位極為優秀的皇帝,凡事都是親力親為,這也使得朝廷上下一片祥和,貪官污吏在朱元璋在位期間都收起了自己的手腳。

而朱元璋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的人,縱觀歷史,多少個繁榮昌盛的朝代都是因為丞相的權力過於龐大,才導致一個王朝由盛轉衰,甚至於滅亡

對於當初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胡惟庸,朱元璋認為,胡惟庸具有很大的才華,對其也是極為賞識,在大明王朝建立後直接封他為中書省的宰相。

但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中,胡惟庸的行為無不彰顯出權力的氣息,有些事情甚至不稟告朱元璋就直接執行下去了。

朱元璋作為一個窮苦家庭的泥腿子出身,能夠走到今天皇帝這一步,可謂是不容易,對自己歷經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又怎麼會讓它受到一點威脅。

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皇帝是一個無情的職業,王朝建立後的大部分功臣的下場我們可以看見。

於是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中央管轄下的權威性,在用謀反罪誅殺了胡惟庸後,便廢除了由秦朝創立並沿用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

廢除丞相制度後,中央權力得到了極大的加深,但沒有了丞相的輔佐,皇帝的日常事務變得極為繁重。

於是朱元璋便創立了內閣

剛開始,朝廷內的宦官只負責打掃衛生和傳話,而且朱元璋此人眼光極為深遠,他明令禁止宦官插手朝廷內務。

明朝剛開始的幾個皇帝都非常用心執政,宦官們並沒有什麼機會插手內務。

但皇帝們從小在皇宮中長大,嬌生慣養之下,能夠用心執政的也只有那麼幾個。

面對繁重的事務,又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住,於是乎,宰相制度的廢除成為了宦官權力膨脹的導火索。

甚至於到後來宦官出現了專門的機構,統稱為二十四衙門,而二十四衙門又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權力的膨脹日益明顯。

而在古代"太"字是極為尊貴的,例如太子、太后、太師,在宦官之中,甚至只有十二監的長官才能被稱為太監

人們為了巴結這些宦官,稱他們為太監。這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出,在古時明朝,宦官的權力達到了何等程度。

所以說在明朝,閹割進宮成為了明朝最有前途的一個選擇。

對比歷史上的眾多朝代,可以說,在明朝當官是最累的。

明朝的官員拿著歷史上最低的俸祿,最小的權利,幹著最累的事。一年甚至只有三天假,拿到的俸祿也只管家人溫飽而已。

相比於明朝的宦官,大富大貴,大魚大肉之下,盡顯權力的尊貴。

明朝的那些著名宦官

而在古代明朝宦官權力達到了巔峰的情況下,也出現了不少古今聞名的著名太監,下面我們便一起來探討一下明朝著名的宦官。

王振是明朝蔚州人士,教書先生出身,教人識文斷字。

可能是因為讀書人都希望進入官場,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再加上王震本人是一位窮困潦倒的教書先生,長期的一窮二白使得他對於名利極為渴望

但由於古代像王振這樣的讀書先生數量太過龐大,競爭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科舉考試的題目並不簡單,導致王震多年科考不中,他便想到走宦官這條路,以此來進入朝廷。

明宣宗在位期間,王振並沒有得到賞識,而太后對其也並不是很喜愛,王振在官場混的不是很好。

但不久後明宣宗和太后相繼離世後,明英宗繼位,成為大明王朝新的皇帝。


可能是因為此前的王振當過很長時間的教書先生,對於宮廷之中其他伴隨皇帝身邊,隻字不識只會侍奉的太監來說,王振更為突出。

最終王振得到了明英宗的重用,成為了大明王朝第一位權傾朝野的宦官。

王振利用皇帝的寵幸,在朝堂中排除異己,大肆攬權。使得當時的朝廷人心惶惶,上下呈現出一片混濁黑暗的局面。

當時大明的邊境盤踞著一個蒙古的瓦剌部落,經常出兵騷擾邊境。王震作為讀書人,自然也是熟讀經史,希望通過建功立業從而青史留名。

於是王振極力勸說明英宗揮兵北上,狠狠教訓一下蒙古人,並且指明了讓皇帝御駕親征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當時的明英宗對王振何其信任,對於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勸說渾然不顧,聽從了從來沒帶兵打過仗,只會紙上談書的王振的建議。

於是明英宗御駕親征,帶領五十萬明軍揮兵北上,征伐蒙古瓦剌部落。結果明軍大敗,五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王振本人也在戰敗後被軍中士兵氣憤之下活生生打死。

而明英宗何其昏庸無能,回京之後居然認為王振是為大明殉國而亡,甚至為他修建了一處祠堂。

從此可以看出明英宗對於王振的信任達到了何等程度,也可以看出明朝宦官的權力和地位多高,居然可以憑一己之力勸說一國之君派動五十萬大軍。

而明朝的宦官可遠遠不止王振一人,權傾朝野的宦官大有人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明朝其他幾位著名宦官。

明熹宗在位期間,民間有一個地痞無賴把老婆和孩子都賣了用來賭博,後來因為還不起賭債,進宮當了太監來還債,他就是魏忠賢

魏忠賢50歲之前都默默無聞,但後來魏忠賢討得皇帝歡心,因此極受皇帝的賞識,甚至於在當時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豪橫地位。

當時的皇帝被世人尊稱為九千九百九十九歲,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而在當時魏忠賢被別人稱為九百九十歲,可以看出魏忠賢的地位之高。

明熹宗也是極其的昏庸無能,長時間不處理政事,使得魏忠賢得以乘虛而入。魏忠賢藉助於皇帝所賜予的特殊權利,在朝堂上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至於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後來的魏忠賢不滿足於臣子的身份,甚至於後來魏忠賢更是把皇帝害死,想要自立為帝,但是被忠臣崇禎誅殺。

在大明王朝和魏忠賢一樣權傾朝野的還有劉瑾。此人並非皇親國戚,也不是才華橫溢,但此人極其善於察言觀色。得到明武宗的賞識後專權獨政,更是被後世稱為明朝第一大宦官。

如今提起中國歷史上貪官污吏,可謂是數不勝數,大大小小的老虎蒼蠅無不影響著朝廷的發展。

而在今天,我國的歷史學家也對歷史上的所有貪官污吏進行了一個贓款排行,其最高贓款甚至高達990億。

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認為此人是清朝和坤,因為和坤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當時的和坤被抄家時全部家當甚至高達十二億兩白銀,折合成現在的貨幣相當於人民幣900億,相當於當時大清二十年的財政收入。

即使和珅的貪污已經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但比起和珅還有更甚者,劉瑾在被抄家的時候家產折合成現在的貨幣是960億人民幣,真可謂是富可敵國。

劉瑾在職期間,皇帝形同虛設,朝堂之上他的權利無人能及。於是劉瑾便利用滔天權利大肆攬財,在朝堂上相當於皇帝的化身,世人甚至稱劉瑾為立皇帝

但一個人不可能長時間權傾朝野,1510年劉瑾被凌遲處死,受千刀萬剮,到最後留在世界上的只有一副骨架。

而在大明王朝不僅有專斷獨權的太監,也有著建功立業的太監鄭和

鄭和原名馬三保,曾奉旨七下西洋,最遠到達印度洋。

鄭和下西洋在世界上傳播了我大明王朝的威信,讓人類知道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大明王朝。

在我國的航海史上,鄭和下西洋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壯舉。而鄭和本人也在1431年被封為叄寶太監,為後世所敬仰。

歷史上鼎盛的大明王朝,宦官為什麼能夠專權?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朱元璋對於丞相制度的廢除,更因為明朝後期皇帝的腐敗與昏庸無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