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69.8萬件耀眼的藏品,是華夏瑰寶是心頭愛。

中華遺產雜誌 發佈 2024-03-28T16:15:34.443703+00:00

當我們說到台北故宮博物院,總愛拿它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做對比,這兩座故宮博物院,都以清宮舊藏為基礎;從 1933 年至 1944 年,1.3 萬餘箱故宮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圖書善本,顛沛萬餘里,最終竟奇蹟般地化險為夷。


註:為行文簡略和易於區分,本文個別處將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簡稱為「北京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簡稱為「台北故宮」。

當我們說到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愛拿它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做對比,

這兩座故宮博物院,

都以清宮舊藏為基礎;

在追溯博物院歷史時,

也都將1925年的開院視作誕生標誌。


有人說,

北京故宮看建築,台北故宮看文物。

也有人說,

當年遷台的文物僅占原南遷文物的四分之一,

台北故宮藏品總量

根本不能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相比。


那麼,

台北故宮的藏品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

翠玉白菜, 五花肉、毛公鼎……

台北故宮還收藏有哪些稀世珍寶?

它們從哪裡來?

又是如何選出來的?


為此,

《中華遺產》雜誌隆重推出「台北故宮」專輯,

本專輯分上下兩輯。

上輯將從其館藏文物中的

青銅器、書畫、陶瓷、

圖書檔案、玉器等幾個方面,

盤點台北故宮的重量級藏品

與頭條網友們分享文物看點

及其背後的有趣故事。


收藏在「台北故宮」 的中國

1924 年末,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離紫禁城,次年「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並專辟銅器、書畫、瓷器等陳列室,平民得以參觀這些秘藏深宮的國之重寶。此時的故宮文物,完成了由帝王的「私」藏,到中華民族的「公」物的轉變

抗戰爆發後,發生了舉世聞名的「文物南遷」。從 1933 年至 1944 年,1.3 萬餘箱故宮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圖書善本,顛沛萬餘里,最終竟奇蹟般地化險為夷。

1948 年,國民黨在南京的統治岌岌可危,倉皇之中,決定將「南遷文物」挑選運往台灣,這些文物共2972 箱,其中的古物1434箱、圖書 1334 箱、文獻 204 箱,約占當時駐留南京的故宮文物的四台分之一

這些文物凝結成引人矚目的文物殿堂——台北故宮博物院。69.8萬件華夏瑰寶,不僅是耀眼的藏品,更是中華文明代代相承的昭示。

盤點「台故」 文物家底

兩院文物大PK


銅器:王權重器

1948 年,國民黨遴選遷台文物時,最先挑選出來的文物是青銅器。作為王權的象徵,先秦青銅禮器帶有濃重的政治內涵,為歷代帝王所追捧。這種傳承,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中,意味深遠。


毛公鼎 散氏盤:周室衰微的見證

因銘刻於內壁的銘文,青銅器毛公鼎與散氏盤,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那些銘文不僅是金文書法的精品,還見證了西周晚期周天子權力下移的歷史


宗周鐘:銘文里的雙面君王


來自陝西的西周五祀鍾(hú)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宗周鐘」,是海內僅存的三件由周朝第十位天子「周厲王」姬胡下令鑄造的王器。這三件王器上的銘文相互印證補充,為我們還原出了一個更加真實、飽滿的周厲王和西周王朝。



書畫:最華麗的一抹丹青

▲ 圖為崔白的《枇杷孔雀圖》局部,畫面中央,雄孔雀立於枇杷樹幹之上,昂首回望,栩栩如生,體現了北宋花鳥畫「寫生」的高超水平。孔雀又稱「孔爵」,有加官進爵之意,而滿樹枇杷則寓意收穫滿滿。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書畫總數逾萬件,雖說總量無法與北京故宮的15 余萬件相比,但精品率之高卻令人驚嘆,元以前的早期作品甚至比北京故宮還多,尤以兩宋書畫收藏豐富著稱。

人物畫是繪畫收藏的一大亮點,但真正的「王炸」,當屬山水畫。其中有唐代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李昭道的《春山行旅圖》。有「宋畫三絕」之稱的《溪山行旅圖》《早春圖》和《萬壑松風圖》。

書法珍品則有唐代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之作品《祭侄文稿》,以及北宋四大家蘇軾的《寒食帖》《前赤壁賦》、黃庭堅的《自書松風閣詩卷》、米芾的《蜀素帖》、蔡襄的《腳氣帖》等。


《快雪時晴帖》:天各一方「三希帖」

《快雪時晴帖》寫於一個雪後初晴的冬日,書中的「未果」「力不次」,透露出王羲之在隱幽、恬淡的心境之外,似乎還有一絲對世事的無可奈何。因而此帖用筆勻整安穩,圓勁平和,俯仰生情。

在乾隆的無數寶器中,最為他珍視的,是三件東晉書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為了妥善收藏這三件希世書帖,他特意將書房精心改造一番,命名為「三希堂」。

從此,「三希帖」成為一個整體,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三希帖」,是中國書法巔峰時代的一個縮影。它們在清乾隆時期合為一體,成就了書法史上的一段傳奇。

20 世紀上半葉,《快雪》隨故宮眾多國寶輾轉南遷, 後來被帶到台北。《中秋》和《伯遠》,則流散到了香港,直到 1951 年,才被重金購回北京,入藏故宮博物院。「三希帖」歷經離散,見證了國勢的動盪,意義非凡。


《祭侄文稿》:超越王義之?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為侄子作的《祭侄文稿》,被後人尊奉為天下第二行書。滿紙潦草言,夾雜著唐代安史之亂時的國讎家恨和書家顏真卿的濃郁情感,在大面積的潦草、塗抹中,實現了另一個高度。


宋畫之絕:北宋三巨跡的力量

圖為郭熙《早春圖》局部。他在這幅作品中,以遠觀的視點,描繪初春時節草木萌發的山水景致。他以「捲雲皴」呈現薄霧籠罩的山石,稍近處的樹木作「蟹爪」狀,張力十足,極富動感 。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三幅被讚譽為「銘心絕品」的北宋畫作——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是「共同代表宋代山水黃金時代」的「國寶中的國寶」。這三幅畫作各有特色:范寬「高」,郭熙「動」,李唐「密」。

若以這三件國寶為中心,則可以串聯起三家畫風的脈絡,凝結著中華文明代代傳續的精神和力量,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無形的國寶。


草蟲畫:傳真與天真

圖中清代宮廷畫家描繪的這隻鍬形蟲,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草蟲畫裡的孤例,與真實的鍬形蟲對比,宛若一對。 供圖/戴為愚

宋代理學認為,「理」存在於最平凡的事物中,大自然的草木山川、秋風茅舍、花鳥魚蟲,都是宇宙之理的體現。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宋儒們開啟了「格物致知」之路,「草蟲畫」也正式登堂入室,成為專門的繪畫主題。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中,可以看到不少宋代精彩細膩的草蟲畫冊頁。若是願意佇足欣賞,這些小小的軀體,總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時光流速漸緩、感官體驗放大的新奇世界,感受無處不在的乾坤生意。



陶瓷:用傳世品響應發掘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陶瓷器,主要源流於北京、承德與瀋陽三處之清宮舊藏,截至今年官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陶瓷器共 25595 件清宮舊藏占比為 94% 左右。這些陶瓷器多數為陳設器,多是宋、元、明、清的官窯瓷器,其中宋代名窯瓷器成化鬥彩瓷瓷胎畫琺瑯等明、清官窯瓷器,則是博物院的收藏強項

自 20 世紀 80 年代起,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除了結合自身的研究興趣,更時刻關注著內地瓷窯發掘的最新狀況,策展緊扣中國陶瓷史的研究脈動,響應著中國境內陶瓷考古的最新研究發現。


汝瓷:繪事後素,尚之天青

圖為原藏於清代紫禁城養心殿內的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該造型的傳世汝瓷僅此一件,彌足珍貴。富有光彩的天青釉色,極簡但不平淡,代表了宋代審美。 攝影/動脈影

汝瓷,是燒制於唐宋時期汝窯的瓷器,汝瓷釉色分天青、粉青、豆青、月白、灰青等。天青色,最為人們所喜愛,亦是專屬汝瓷的青。

北宋皇室崇尚簡樸遵循禮制、自然的文化精神。在這種「祖宗家法」的規訓下,深受道教文化影響的趙宋皇族,表現出沖淡、樸素而溫潤寧靜的審美傾向。 而汝瓷對釉色、紋飾刻意地簡化,也體現了審美在精神、文化上的「內斂」。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傳世汝瓷中,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堪稱集大成者:天青釉色、寥若晨星,蟹爪細紋,裹足支燒、芝麻掙針……汝瓷的典型特徵,在這件器物上都可一見。

▲汝窯瓷器中,不開片者屬於鳳毛麟角,尤其為古今藏家所推崇。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傳世汝瓷中唯一不開片的青釉水仙盆。


永樂甜白:低調奢華的權力之美

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永樂甜白蓮花紋梅瓶。其短頸豐肩,斂腹下收,釉色瑩白如脂,在光的映照下,花紋若隱若現。

中國古代白瓷的巔峰之作,當屬明代的甜白釉瓷器。它如白糖般細潤,望之給人一種「甜美」的感受,因此得名甜白。

在欣賞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永樂甜白瓷時,還給人一種感受——又薄又透。要獲得薄胎的效果,需要經過複雜的工藝:瓷石高嶺土配出的原料,需有極好的成型穩定性,避免做到很薄時出現散架、破裂的狀況;拉坯成型後,胎體需晾乾到一定程度,再修刮到理想厚度,此後經燒制、施釉等一系列工藝方成。

永樂一朝因大力發展官方朝貢貿易,基於「受眾」考慮,瓷器異域風「含量很高」,許多造型明顯受到了伊斯蘭金屬器、陶器和玻璃器的影響。

上左圖為1300年左右生產的敘利亞玻璃瓶(供圖/TPG),上有鍍金和琺瑯裝飾。它是穆斯林朝覲用器,扁平形狀,上有兩環,可將其固定在腰帶上。上右圖中的永樂甜白葫蘆形綬帶耳扁壺與其造型十分相似,可見伊斯蘭藝術對甜白釉瓷器的強烈影響。


清代御瓷:短長肥瘦各有態

圖是清康熙琺瑯彩花卉蓮花式盤(又名清康熙加彩琺瑯彩牡丹紋盤),這種在瓷胎上繪製琺瑯彩的器物,是康熙時期學習西方金屬胎琺瑯器的創新之作。 攝影/雨演眼中的世界

這裡收藏的清代官窯瓷器,以康雍乾三朝作品最為精美。器型、紋樣、工藝無不映射出帝王的好尚,彰顯著盛世之下官窯卓越的承造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關於清三代御窯瓷器,民國學者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形容得頗為恰切,他以唐代詩家為喻,稱康熙瓷器猶如李白、杜甫,「無美不臻而波瀾老成」;雍正瓷器頗似王昌齡、岑參,「高華而清貴」;乾隆瓷器則類元稹、白居易、溫庭筠與李商隱,「千人所愛,雅俗共賞」

台北故宮博物院有新奇繁縟的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奢華富麗的「瓷母」,即下圖所示的各種釉彩大瓶(攝影/洛卡奇),它們都見證了乾隆時期瓷器燒造領域對創意與技術的極致探索,可謂異曲同工。


圖書檔案:稽古右文,功在千秋

圖書與檔案,是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數量最多的類型。占到了院藏文物總數的85%以上。

這些圖書中有多少珍品?文淵閣《四庫全書》和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自不用說,但最能體現藏品價值的,當屬被譽為全世界最珍貴古籍的宋版書

至於檔案,數量雖少但不乏精品,包含了政府部門公務往來的文書,官員履歷傳記,歷朝實錄、起居註冊、聖訓、會典等,幾乎囊括了明清檔案所涵蓋的全部內容。

此外,台北故宮博物院還收藏了大量地方志,還有清政府對台灣地區的轄治及台灣地區少數民族相關文獻。


《欽定四庫全書》:大清文化工程的 「頂流」

一套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是清帝乾隆的宏編巨製,也是大清「文治」的一束強光。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抄本,成書最早,曾因藏於紫禁城中供皇帝親閱,審校嚴格,制書精美,可稱經典。


《甘珠爾》:來自乾隆的獻禮

乾隆皇帝為慶祝太后八旬萬壽,特頒旨御製 《甘珠爾》經,由於戰亂的原因,如今這部經分藏於北京故宮與台北故宮博物院。

據統計,這部經書光是每函護經版上鑲嵌的珍珠、綠松石、珊瑚各色珠寶的數量就超過了一萬顆,再加上總計 756 尊由宮中中正殿的喇嘛負責繪製的佛像,以及作為外包裝的繡金龍黃緞、藍白色哈達等織物,可以說每一函乾隆《甘珠爾》都是一件近乎完美的佛教藝術品。



玉器:皇帝的權力與審美


宋真宗禪地玉冊是一千年前宋真宗舉行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場泰山封禪( 1008 年)留下的遺物。溫潤通透的美玉,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物,而宋真宗玉冊,匯集了玉、皇權、泰山三元素,被台北故宮博物院奉為「最重要的國寶」。

宋代以後經濟高度發達,玉逐漸擺脫了皇家禁品的限制走向民間,這時皇帝又希望天下人跟從於他對玉的審美標準。比如,乾隆皇帝就覺得必須改變世間將美玉變為俗器的劣跡,提倡復古。


剔紅:明清官作漆器的典範

圖為萬曆乙未(1595年)的剔紅,盤面中間兩龍對峙,間飾以如意雲紋,布局舒朗。漆層薄而硬,漆色較暗,具有晚明官作剔紅的特徵。

剔紅,即雕漆工藝。是在竹木、金屬、瓷等表面反覆髹塗大漆,堆疊到一定的厚度後,用刻刀在其上雕鏤各式花紋圖案。根據所施漆色的不同,分為剔紅、剔黃、剔綠、剔彩等。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剔紅大約 400 余件,占據其漆器藏品的半壁江山。明清官作剔紅多為身小質輕的器型,一盒一盤,卻承載了雕漆工藝的最高水平,一直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增色生威。


琺瑯:清帝的華美私藏

清 雍正 銅胎畫琺瑯黃地花蝶紋盤。這隻盤子集新創色彩於一身:康熙時期研製的粉紅施以牡丹花瓣,雍正時期新調製的亮青色、深葡萄色等施以其他花卉,多種綠色呈現於花葉中,用色自由,但絲毫不減皇家用器的端莊華麗。 攝影/卡拉·蔡

琺瑯彩,又稱瓷胎畫琺瑯,這項技藝在清代康乾時期,登峰造極。得益於顏料「玻璃白」的運用,極大豐富了畫琺瑯的色彩,給雍正時期的琺瑯帶來了「秀」「雅」,給乾隆琺瑯帶來了千變萬化的色彩遊戲。

華貴雍容的清宮琺瑯,一直保持著「庶民弗得一窺」的神秘,只為皇帝的個人生活增添趣意。如今,它們在聚光燈下一展姿顏,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寶物矩陣里最華美的成員。


鏤雕:竹牙上的縮微世界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玉石、竹、木、牙、角等各種類型的雕刻,它們尺寸微小、 鏤雕繁密,有的還帶有可活動機關,均屬明清時代的精品,作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常設展中的「台柱子」,雕刻也是最打動人心的珍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