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化」出鄉村建設「新風貌」

金羊網 發佈 2024-03-29T06:05:25.954122+00:00

近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近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但隨著現代化快速推進,不少具有鄉村特色的房屋逐漸被城市磚瓦和水泥結構的「流水線」建築所取代,多樣化的「鄉土性」被標準化的「現代性」所覆蓋,「千村一面」、鄉村克隆城市的套路大行其道。那麼,如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實現鄉村建設「新風貌」?筆者認為,不妨試試從特色化、個性化、人文化落筆,「化」出鄉村建設「新風貌」。

從特色化起筆,「化」出「留得住鄉土味道」的鄉村新風貌。長期以來,受限於農村基礎建設差,村民往往會對城市便利的生活條件充滿嚮往,鄉村逐漸成為落後的代名詞。導致不少人認為農村現代化的過程就是農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的過程,不加考量地處處模仿城市,依葫蘆畫瓢的「蓋大樓」、整齊劃一的「刷白牆」,不加考量地處處模仿城市,將城市建設簡單地複製粘貼到鄉村,只看得到「顏值」的提升,內里卻一成不變,不僅溫馨親切的「鄉味兒」沒了,更偏離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需要。鄉村現代化不能照抄城市現代化的「作業」,各地應當依託鄉村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避免過度追求表面形象等問題,堅持政府引導、農民參與、農民建設三者結合,積極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優先保障農民居住、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空間和產業用地需求,最大程度保留村莊原貌,守護鄉土本色,留住鄉土味道,才能既讓村裡的人願意留下來,成為村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又讓村里走出去的人感到思念,成為村民記得住「鄉愁」。

從個性化行筆,「化」出「看得出地域特點」的鄉村新風貌。在近些年的基層實踐中,不少地方村莊整治成為「拍腦袋」決定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村村有變化卻是處處皆一貌。鄉村現代化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樓亭廊「堆盆景」,立足鄉土特徵、地域內的自然山水特點和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充分體現本地文化風貌。實施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建立完善傳統村落調查認定、撤併前置審查、災毀防範等制度。制定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建設指引,一方面既要滿足村民改善住房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保留地域特點,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鄉村地域風貌,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現代化鄉村,成為村裡的人生產生活有保障的樂園,成為村外的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從人文化收筆,「化」出「摸得到文化脈絡」的鄉村新風貌。文化授予地方發展的新的活力和方向,這些都是我國幾千年農耕文明的外在體現,因此在鄉村現代化建設中,要緊扣地方文化特色,摸准地方文化脈絡,深挖當地歷史遺存和傳統文化,讓原本的風貌繼續孕育在鄉村間,成為延續中華文化與歷史文脈的有效載體。比如,雲南勐臘縣河邊村詩一樣的「瑤族媽媽的客房」,舊村莊改造不僅外觀美觀且現代化,居住環境大幅度提升,更保留了少數民族特有的干欄式木樓風格,繼承和弘揚瑤族村寨文化,「化」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現代化鄉村新風貌,實現多方面的共贏。(牟奕婷)

編輯:吳方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