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發展演變,以及士族勢力的興衰

冷賦憶史 發佈 2024-03-30T05:51:03.073577+00:00

東漢中後期,由於宦官專權,政治腐敗,察舉選官名實不符,很難選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時,漢末以來,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百姓背井離鄉,「人士流移,考詳無地」,難以掌握士人的真實情況,使察舉制無法實施。

東漢中後期,由於宦官專權,政治腐敗,察舉選官名實不符,很難選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時,漢末以來,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百姓背井離鄉,「人士流移,考詳無地」,難以掌握士人的真實情況,使察舉制無法實施。

曹操在割據勢力混戰過程中,實行「唯才是舉」,廣泛吸收人才。曹丕稱帝之後,為使"唯才是舉"這一選舉原則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遂根據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創立"九品官人法",亦稱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具體實施辦法就是在州、郡、縣設立「中正」,均由在朝廷擔任高級官職的本地人充當。中正負責考察本地士人的家世門第和品德才幹,評定等級(即品),共分九品,並寫出評語,上報中央政府。中央有關部門選任官吏時,主要依據中正為士人評定的品第,授予相應的官職。

曹魏初行九品中正制時,由於中央選擇的中正多以「賢有識見者為之」,中正能夠採擇輿論,品評人物也能夠做到「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這項制度體現了「唯才是舉」的精神,並且選拔出一些比較有才幹的人充實官吏隊伍。

但是,到了曹魏後期,中正對士人的品評越來越重視家世門第,使九品中正制蛻變成維護世家大族政治特權的制度。

西晉時期,中正一職都為各地在京做官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他們品評人物時,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轉化成為世家大族壟斷選官途徑的工具。九品中正制的發展演變,使世家大族的勢力急劇膨脹,從而產生了士族門閥。士族門閥是以家族為單位,以門第為標準,在社會上、政治上形成的統治集團內部的特權階層。

士族門閥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出現的世家大族。東漢時期,伴隨著田莊經濟的崛起,世家大族在經濟上擁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在政治上通過察舉選官和私家傳授經學,形成了"累世經學,累世公卿"的局面。

三國初年,曹魏和蜀漢雖然採取一些措施,打擊豪強大族,但其政權基礎仍是世家大族。魏、蜀、吳三個政權都是依靠世家大族支持而建立起來的。司馬氏代魏建晉,也是藉助於世家大族的力量才得以實現的,其中平陽賈充、河東裴秀、太原王沈是其代表。所以,「泰始中,人為充等謠曰:『賈、裴、王,亂紀綱;裴、王、賈,濟天下。』言亡魏成晉也」,形象地說明了世家大族在滅魏建晉過程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於此可見,世家大族已經能夠左右一個王朝的興廢。正因如此,西晉政權建立後,不得不採取措施,確認和維護世家大族的政治、經濟利益,與他們共享勝利果實。

伴隨著世家大族勢力的增長,他們享有的各種特權由習慣上的傳承變為法律上的承認。於是,魏晉之際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的法令規定。諸如曹魏實行的"租牛客戶制",東吳的世襲領兵制和賜田復客制,西晉的官吏占田蔭客制,以及九品中正制等。這些制度的實施,使世家大族的政治、經濟特權通過法律的確認和維護,完成了制度化的歷史過程。士族門閥制度終於在魏晉之際得以形成和鞏固。

魏晉時期形成的士族門閥制度,體現出士庶區分的嚴格性和士族政治、經濟特權的合法化。士族門閥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極力擴大其與庶族寒門的差異,使二者之間的界限明朗、深化,史稱"士庶之際,實自天隔"

士族與庶族的政治地位不同,社會地位也相差懸殊,連生活習俗都保持著嚴格的區別,互不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士族門閥在改朝換代的風雲變幻中,始終居於社會的統治地位,安穩地享受著世襲的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經久而不衰,如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等顯貴士族門閥,歷經兩晉南朝各代,一直處於權力中樞地位,根深蒂固,堅如磐石。南朝梁時,琅邪王氏後裔王筠還自我誇耀說,兩晉以來,「非有七葉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繼…如吾門世者也"。

士族門閥制度在東晉時期達到鼎盛,其權益受到更多的保護。政治上,士族門閥「貴仕素資,皆由門慶,平流進取,坐致公卿」,憑藉門第和資歷壟斷仕途,國家權力中心的錄尚書事、中書監(令)、尚書令(僕射)等高官潛職,幾乎完全被門閥所把持,庶族寒門只能充任一些低官獨職。

士族門閥不僅享受依官品占田的特殊待遇,而且可以封占屬於國家的山林川澤。士族門閥與庶族寒門之間的界限也更加嚴格,以「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作為政治準則,等於宣告士族門閥不受法律約束。

士族門閥制度從東晉末年開始走向衰微,到南朝更趨沒落,寒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士族門閥的衰落,是經濟關係變化、各種社會鬥爭的打擊及其自身腐朽造成的結果。南朝時期,家族關係和依附關係發生變化,動搖了士族門閥依存的經濟基礎。

家族析分現象在南朝各代已經十分普遍,史載:「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異計,十室而七矣。庶人父子殊產,亦八家而五矣"。大家族在析分過程中,財產分散,破壞了家族經濟的統一。各個家族的分支交往稀少,關係疏遠,宗法觀念淡漠,從而使士族門閥在家族分化的過程中勢力減弱。

與此同時,東晉與南朝各代政權多次實行將僑居人口按現居住地登記管理的"土斷"政策,以及放免奴客等措施,使士族門閥控制的依附人口大為減少,人身依附關係有所鬆弛,這也削弱了士族門閥的勢力。

農民反抗鬥爭的打擊,對士族門閥的衰落起了重要作用。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多次發生農民起義,尤其是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戰爭,直接打擊了一些士族人物,有的家族「合門遇禍,資產無遺」。

統治集團內爭及其相互殘殺,促使士族門閥整體力量遭到削弱,如東晉初年的王敦之亂,誅殺周顫、沈充等士族人物,周、沈兩家士族勢力從此一蹶不振。桓溫專權時期,極力排斥庚氏和殷氏等士族,司馬道子執政和桓玄叛亂,沉重打擊了太原王氏家族勢力。梁朝發生的侯景之亂和江陵之變,使南方士族門閥迭遭致命打擊,勢力愈益衰弱。

士族門閥由於政治、經濟特權受到法律保護,高門子弟憑藉門第就可以「坐致公卿」,從而喪失進取心和競爭力。他們普遍追求享樂,不學無術,參加策試僱人答卷,出席宴會請人賦詩。平日裡寬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乘車,入則人扶。

長期的寄生生活,使他們「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贏氣弱,不耐寒暑」,生存能力也大為下降,一經變亂,只能坐以待斃。凡此種種,無不表明士族門閥已經失去繼續掌握政權的能力,從而為庶族寒門的崛起提供了良機。

南朝時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及作用都明顯提高。他們在國家機構中擔任的官職雖然品級仍不很高,但機要性極強,因此掌握了許多實權。寒人擔任的中書舍人一職,原來只是中書省的一般官吏,職責為掌理表啟章奏。但在宋、齊時已經侵奪了宰輔機構長官中書令的職權。

中書舍人分掌政務,往往專權用事。劉宋時,寒人出身的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等人擔任中書舍人,孝武帝劉駿處理官吏的選授、升降和賞罰等大事,都與他們商議,然後作出決定。

寒人在地方州鎮擔任的典簽,原先不過是府州內部議論政事時傳遞文書的小吏,但在南朝各代大力加強皇權的過程中,它的作用受到重視。從宋孝武帝時起,為了抑制士族在地方府州中的勢力,便任命寒人為典簽,對府州行使監察權,以至"諸州惟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