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人從不吸菸,卻查出肺癌?肺癌有跡可循,4個異樣別忽視!

北青網 發佈 2024-03-30T17:20:25.115733+00:00

3 月 10 日,「 26 歲男演員蔣智豪肺癌晚期」的消息登上熱搜。事實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抽菸雖然是造成肺癌的「頭號殺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3 月 10 日,「 26 歲男演員蔣智豪肺癌晚期」的消息登上熱搜。3 月 10 日蔣智豪發微博表示自己消失的這段時間裡,一直沒有閒著,在努力地和病魔作鬥爭。

圖源:微博熱搜截圖

蔣智豪說,「這個病讓我最愛的媽媽在 6 年前離開了我,沒想到這麼快到我自己身上了。」「我不抽菸,但是卻在 26 歲的年紀要和他去抗爭,我真的很辛苦。」

從他在微博上曬出的 2022 年 8 月的病例單上看,癌細胞已經大面積擴散轉移。

圖源:微博個人帳號截圖

01

不吸菸為什麼也得肺癌?

事實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抽菸雖然是造成肺癌的「頭號殺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我們的環境中會有一些致癌因素,如果一些致癌因素導致了我們的基因突變,肺癌就發生了。即使沒有主動吸菸,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之中也十分危險。

雖然肺癌整體上還是「鍾情」中老年人,但近年來肺癌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熬夜、加班導致身體過勞,在勞累情況下身體抵抗力會變差,自身對於致癌因素的免疫力變弱,這麼一來就加大患上肺癌的概率。

不吸菸的肺癌逐漸增多,環境、飲食、遺傳因素都與肺癌有關。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02

有家族史的人是高危人群

一定要做好篩查

上海市抗癌協會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2022 版)》,給出了肺癌的篩查和預防建議。

肺癌高危人群:

年齡> 40 歲,合併以下 1 種或多種危險因素者。

1、吸菸≥ 20 年包(年包指每天吸菸多少包乘以持續多少年,例如 20 年包,指每天 1 包持續 20 年或每天 2 包持續 10 年),其中包括戒菸時間不足 15 年;

2、被動吸菸;

3、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4、有惡性腫瘤病史(淋巴瘤、頭頸部癌症或與吸菸有關的癌症);

5、有家族史:一級親屬罹患肺癌;

6、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肺癌篩查建議:

1、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建議做低劑量螺旋 CT篩查。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CT檢查。

2、若檢出肺結節,根據結節影像特徵及大小,如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及多髮結節的具體情況進行胸部CT平掃或增強來複查。

03

肺癌的發病有跡可循

臨床中 5%~15% 已經確診肺癌的患者,在診斷明確時也沒有症狀。若出現乾咳、血絲痰和胸痛一下子能聯想到肺癌,但還有一些容易忽視的症狀。

1.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是肺癌轉移到縱隔淋巴結侵犯喉返神經引起的,在心臟旁邊,縱隔內有控制聲帶的神經,叫喉返神經,肺癌轉移到喉返神經周圍的淋巴結後,這個神經被壓迫或侵犯,我們就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

2.腰痛、脊柱疼痛

當肺癌發生骨轉移最常見的就是脊柱,因此出現腰痛或胸背痛並且有固定壓痛點時,及時就診。

3.肺性骨關節病

這不是肺癌所特有的,但在肺癌患者中很常見,表現為:手指或者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手指末端看起來像鼓槌。

4.體重下降

惡性腫瘤、甲亢也會出現體重下降。因此,若沒有刻意減肥卻出現體重短時間明顯下降要提高警惕。

(健康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