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重建MDT門診見聞:有人曾花百萬追求完美,有人怕得病想切除乳房……

新民晚報 發佈 2024-04-05T15:17:04.808035+00:00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吳炅正在與患者和家屬溝通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每周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乳腺外科吳炅教授都會來到位於浦東院區的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和他一起看門診的,還有放射治療、影像診斷、護理等方面的專家。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吳炅正在與患者和家屬溝通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每周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乳腺外科吳炅教授都會來到位於浦東院區的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和他一起看門診的,還有放射治療、影像診斷、護理等方面的專家。這是全國首個聚焦乳腺癌術後的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始於2021年。

活下去是本能,追求美是天性。切除乳房的女性,掙脫了死亡的陰影,自我重建的治癒之路還順利嗎?「三八婦女節」前,記者走進這個門診——

乳腺癌後,這是最好的「結局」

2020年,27歲的張琳琳(化名)體檢發現右側乳房有個包塊,穿刺活檢結果是惡性的。醫生給出的切除乳房方案,更將她的精神防線徹底擊潰。

「為了保命,手術是唯一的選擇。」張琳琳說。幾小時後,一側的乳房沒有了,眼淚也隨之流下來。

在中國,每年有30多萬女性,遭遇了和她相似的命運,因患乳腺癌,失去了一側或雙側乳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這樣的結果。2021年,張琳琳來到腫瘤醫院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她要重建乳房。吳炅教授團隊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由於乳房已被切除,在「即刻重建」和「延期重建」中,留給她的選擇只有後者。

這兩種方案,前者在乳腺癌切除手術的同時完成,只需一次手術和恢復期;後者則在乳腺癌根治手術、術後輔助放化療結束後,擇期進行。相對後者,前者乳房殘留組織順應性好,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腺美學元素。但部分即刻重建的患者,也可能要面對術後輔助放療對重建乳房產生的影響。方案各有利弊,須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患者意願,作出最適合的選擇。

在歐美發達國家,乳房重建率達到60%以上,而我國僅為10%左右。乳腺癌的綜合治療,除手術外,還需要其他輔助治療,張琳琳有些擔心:在乳房內放置假體,會不會增加復發風險?

吳炅告訴她,這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只要調整好心理預期,不必過多擔心。乳房重建有嚴格的適用人群,她的情況良好,可以做乳房重建,不會增加復發風險。

手術很成功,這一次她來諮詢什麼時候可以停止內分泌治療,因為她想生孩子。她最關心的是,自己年紀輕輕就得了乳腺癌,這種「不好的基因」是否會傳給孩子?

多學科團隊查看了她的資料,經討論後,團隊告訴她,可以暫時停藥備孕,孩子生好之後再繼續吃。另外,她已在腫瘤醫院做了基因檢測,她的基因突變,並非明確的會引起腫瘤的突變,遺傳給下一代的概率較小。

張琳琳的顧慮打消了。走出診室前,她問吳炅,自己的胸部是否還有優化空間。吳炅笑了,「你的狀態那麼好,我認為不需要做其他改善了。」

張琳琳也笑了,「我也覺得現在這樣很好!」

圖說:吳炅和團隊正在與一名異地患者視頻問診,通過數字版檢測報告數據進行初步診斷

為了「完美」,她不怕任何「麻煩」

36歲的陳麗佳(化名)也是一個乳房重建患者。她身材高挑,穿著時髦,化精緻的妝,是「打飛的」來看病的。

她從文件夾里取出厚厚一大疊病歷資料遞給吳炅,上面用了各色彩筆標註。「我的經歷太坎坷了。」沒等吳炅開口,陳麗佳便開始回顧「重建」前後的心路歷程。

她是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女性,生活條件也較優渥。2018年患乳腺癌,做了保乳手術,後來發現,病灶邊緣未切除徹底,需要重切。這一次,她進行了乳房全切。為了防止另一側發病,陳麗佳選擇了預防性切除。術後,她在當地找到了最好的乳房重建醫生,進行了乳房重建。

根據材料不同,手術有植入假體或自體組織移植等方式。方案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病情、意願、預期等。陳麗佳採用了假體——在國內乳房重建患者中,超過八成選擇這一方式。

術後的人生,本可以是新的開始,但手術的結果令她並不滿意,為此又進行過優化和調整。這一次,她來到上海詢問修複方案。「只要效果完美,我不怕麻煩,在乳房上我已經花費了近百萬。我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她希望找到「最好的醫生」,做「最好的手術」。

吳炅為她檢查發現,重建的乳房可能出現了輕微的假體偏轉,導致胸型有那麼一點「彆扭」,但也並非像她自己說得那麼糟糕。「你的預期很高,任何醫生可能都無法達到你的要求。」不過,他還是給出了建議,「可以進行脂肪移植,少量多次,脂肪移植不會誘發癌症,這樣子你的修復動靜小一點。」

吳炅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對術後的生活質量提出更高要求。乳房重建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乳房美容手術,確保腫瘤療效永遠是首位。他也會反覆提醒,失去了乳房,不代表人生就「殘缺」了。重建是一種選擇,卻不應成為一個「枷鎖」。擊敗病魔,不僅需要規範的治療,也需要積極的心態。

圖說:吳炅和他的團隊正在與患者溝通

困惑的男人:妻子想要切除她的乳腺

當天門診的最後一位患者,是一位40歲男性。他兩手空空,什麼資料也沒帶。他打開視頻連線,屏幕那頭是身在外地的妻子。

妻子鄭慧(化名)今年35歲,但因工作原因兩人分居兩地。妻子的母親不久前因乳腺癌去世,這件事情對她打擊極大,更令她沮喪的是,基因檢測發現,她存在BRCA2基因突變,這是一個「致病突變」。

「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中任何一項突變都會引起基因的不穩定性增加。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最新一項研究顯示,一般女性一生罹患乳腺癌的概率為12%,而BRCA1/2致病性基因突變的攜帶者到70歲乳腺癌風險則提高到50%-85%,卵巢癌的風險為11%-40%。」網上查詢到的資料令鄭慧擔驚受怕。她想起來,多年前,安吉麗娜·朱莉做了預防性切除乳腺,也是因為存在BRCA基因突變。

鄭慧目前還是醫學意義上的健康人,沒有患病,但是為了在乳腺癌來臨前降低患癌的可能性,她想選擇一種激進的做法。「吳教授,我在網上看到你做手術很好,能幫我切除乳房並即刻重建嗎?」

吳炅委婉地告訴她,預防性切乳在醫學界存在爭議,對患者有多少獲益仍需要長期跟蹤和評估。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醫生對預防性切除保持謹慎的態度。「你的身體狀況完全正常,即使基因突變致病率高,但不代表真的會患病。現在乳腺癌早發現早治療,預後很好,預防性切除並不能100%阻止乳腺癌的發生;而且,預防性切除,即便接受重建,也有一定的手術併發症,根據以往的研究報導,手術以後因為感覺的減退,有些人的滿意度並不高,進而影響到生活質量。」

其實,鄭慧的家人也對她的這種執念不解,丈夫的觀念更趨保守,「有病治病,沒病為什麼要做這麼大的手術?」

吳炅認為,「朱莉效應」增加了一些女性想要切除乳腺的迫切性和盲目性。有了乳房重建手術後,她們似乎更大膽了。但是,臨床上對於非乳腺癌患者實施切除手術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你剛剛經過家庭變故,還沒有平靜,作出的決定可能不成熟的。雖然醫生可能對這類手術很有把握,但手術也有潛在的局限性,千萬不要草率……」

面對乳腺癌,不少患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恐懼,在吳炅領銜的這個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失而復得」的故事背後,依然有很多遺憾、誤解和偏見。「比如,很多患者擔心重建手術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更有不少患者在術前並不知道有乳房重建這一選項,從而錯失了重建的最佳時機。」吳炅說。

乳房重建在國際上已有非常成熟的臨床規範指南。早期的患者,能保乳則保乳,並非所有患者都切了乳房去做重建。另有部分局部晚期患者,局部情況比較嚴重,或淋巴有轉移,但身體遠處其他地方沒有轉移的,就先做輔助治療,腫瘤縮小以後如果患者意願強烈也可以做保乳或者重建,若腫瘤退縮不明顯,就不建議做重建了。乳房假體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乳腺癌患者接受乳房假體重建後,發生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的比率和接受全乳切除術的患者是類似的。

乳房重建手術也需要專科護理團隊加強病人的全過程管理和指導。乳腺外科浦東院區護士長管佳琴告訴記者,「現在乳腺癌病人越來越年輕化,經過規範治療生存期很長。所以,治療疾病只是第一步,我們更希望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療後,重回往日的狀態。」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