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聽一句「我理解你」,很難嗎

新週刊 發佈 2024-04-07T10:44:07.019707+00:00

前段時間,法國導演佛羅萊恩·澤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困在心緒里的兒子》登上中國內地大銀幕,而關於青少年抑鬱的話題,近幾年越發引人深思。

前段時間,法國導演佛羅萊恩·澤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困在心緒里的兒子》登上中國內地大銀幕,而關於青少年抑鬱的話題,近幾年越發引人深思。

TA擅長解答多邊形抽象幾何題,TA總是校服扣子整整齊齊,TA朗朗書聲笑意盈盈,忽略掉那些不被允許的,塞進抽屜的私小說、捏成一團的不及格試卷、被堵在巷子口的十幾分鐘,這都只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在美國紀錄片《走出抑鬱陰影》裡,喬伊·莫斯11歲加入黑幫,23歲被關進監獄,半部青春史都在和憤懣較勁,用街里街坊的話說就是這孩子廢了。

他承認,教會他扣動扳機的不是黑幫老大,而是寂寞的無人的新澤西街區,沒有擁抱,沒有一聲哪怕輕得聽不見的「我理解你」。

這橫衝直撞的無頭蒼蠅般的世界,欠未成年人一個逃生出口,一次鄭重其事的聆聽。

本期推薦,想給青少年一個被看見的窗口。

《去他*的世界》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導演:喬納森·恩特威斯爾 / 露西·徹尼亞克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首播時間:2017-10-24

有人說這部劇就像是喪到家版本的《怦然心動》,畢竟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一帆風順的傻白甜愛情。

男主角James有個在他小時候當面開車跳湖自殺的抑鬱症母親,嘗試想要幫忙卻無助的父親。女主角Alyssa有著對她不斷性騷擾的繼父,對此視而不見的母親,和十年未曾見面的生父。兩個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相互「利用」,最後相互救贖。

第一部的最後他們逃到海邊,一聲槍響,站在海前,沒有邊界,也沒有遠方,眼中儘是迷茫。

劇中有段詞寫道:「缺少愛的人的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愛是什麼樣的。所以他們很容易被騙,容易看到並不存在的東西。但是,我們時常都會選擇這樣欺騙自己。」

或許在他們混沌的世界裡,保持混亂才是最清醒的做法。寫到這,耳機里傳來Ricky Nelson的《Lonesome Town》。就像歌詞寫的一樣,孤寂的土地和苦命的鴛鴦,悲傷的人來到此地,心中充滿淚水與絕望。

每個人都只會以同一具肉體活這一遭,累的時候不妨找個海邊吶喊一句:去他*的世界!

Zhé是來自瑞亞的推薦

《操行零分》

(Zéro de conduite: Jeunes diables au collège)

導演:讓·維果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首映時間:1933-04-07

很久沒看過黑白電影,《操行零分》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

上中學的時候,誰還沒有被扣過德育分?

而電影中封閉的寄宿學校里,老師每一次拍手時學生該做什麼都被嚴格規定,不容出錯,否則就會受到操行零分的懲罰。

故事中的四個主人公像極了以前班裡那個特別愛和老師頂嘴的小男生,有時你會覺得他聒噪,偶爾也會羨慕他的勇敢。

因為,他們永遠會千方百計地在嚴絲合縫的管教中尋找到一個喘息的機會。

私以為,這部電影很適合露天放映——黑白片特有的微微閃爍的屏幕,讓觀眾臉上的光線不斷地亮起又暗下,整部片子都有一種隱約的、急促的喘息感。

正如那群急需長舒一口氣的孩子們。

Zhé是來自牧羊的推薦

《壞血》

(Mauvais sang)

導演:萊奧·卡拉克斯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首映時間:1986-11-26

德尼·拉旺就著大衛·鮑伊的《Modern Love》在街頭狂奔一段真是神了。有人說,遇上愛情或是被愛情拋棄的時候,胃總是最先有感覺的。

德尼·拉旺在表達愛意之後狂捶自己的肚子,在深夜街頭髮狂,臉上混合著狂喜、窒息、迷醉和劇痛不已的表情,是對這個理論最好的詮釋。

《壞血》的愛也是熾烈的、突然的,這是獨屬於青春時期的愛。自我意識的覺醒帶來的孤獨,唯一解就是不可救藥地愛上一個人。

《壞血》中還虛構了一種末世疾病,專在有性無愛的人中傳播,無藥可救。多麼有青春期氣息的胡思亂想啊,真愛才是最重要的,你們這些不曉得愛的人,只配毀滅。愛而不得的我,也毀滅吧。

每個人年少的時候都有過不重視自己生命的衝動,這不是青少年的罪過,僅僅因為「匱乏」是大多數青春期的主題:我們擁有和所珍視的是生命,能奉獻的也就是我的生命罷了。所以《壞血》中的少男少女們,在面對危險時歌唱和大笑,用自毀做最後的示愛。

卡拉克斯拍的不是電影,是獻給青春期的讚歌。

Zhé是來自阿高的推薦

《陽光普照》導演:鍾孟宏製片國家/地區:台灣首映時間:2019-09-06

初看《陽光普照》的片名,以為是部青澀而明朗的青春片,這也是大部分人對青春的回想,其實不然。

打開這部電影的時候,突然就被長期以來我們忽視的,或者刻意去遺忘的憋悶擊中了。對啊,有很多個抑鬱的時刻在青少年時期悄然掠過,它也許是個念頭,也許突然出現在某節課上。

就像許光漢扮演的好好學生,在教室里午休醒來,一瞬間覺得孤立無援,明明所有同學都趴在桌子上,可他卻忽然發覺青春那種孤獨、失落、抑鬱變得巨大。

他非常乖巧和上進,對人溫暖客氣,也常常承擔爸媽的煩心事,就連悄悄躍下高樓的那一晚,他都疊好了衣服、整理好了房間,就跟普照的陽光一樣,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然後突然斷線。

他好像沒有自己的一片陰影,動物、老師、同學、路人、家人都有自己的陰影可以躲藏,但他沒有,他只有人人稱讚的陽光。

這就是《陽光普照》,很多人都忘記了世界上還有普照之後那一片片抑鬱的陰影。

Zhé是來自方詠心的推薦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首映時間:1959-05-04

法國有一句諺語: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驅除惡魔,變得健康聽話。

《四百擊》是1959年弗朗索瓦·特呂弗拍攝的電影,講述13歲小男孩在被送進少年罪犯拘留所之前鬧的種種故事。

他因為一張招貼畫被老師嚴厲懲罰,寫了篇不錯的文章卻硬被老師呵斥說是抄襲巴爾扎克,不小心撞破母親偷情而遲到,撒了大謊,被老師冷不丁扇了耳光。

但他也有愉悅的時刻,雖然很短暫且膽戰心驚,就像電影裡頭的小學生緊張地抄寫,不許錯、不許沾上墨水、不許有一點點污漬,越是著急,越是犯錯。

電影末尾,他從少年管教所的球場裡衝出來,鑽過籬笆小洞,在警笛的鳴叫聲中不停奔跑,穿過許許多多的風景,從高坡頂上滑向大海,回頭望著觀眾。

從1959年到2023年的所有觀眾中,有太多經受了「四百擊」的曾經的兒童。

Zhé是來自千反田的推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