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會上 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議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

錦觀新聞 發佈 2024-04-07T22:50:26.114992+00:00

如何通過創新增強城市韌性,建設能夠及時有效抵禦危機併兼具包容性的未來城市?3月6日,在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Re:Think 2022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會議上,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成都,共議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

如何通過創新增強城市韌性,建設能夠及時有效抵禦危機併兼具包容性的未來城市?3月6日,在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Re:Think 2022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會議上,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成都,共議智慧城市與韌性未來。

城市的韌性未來

成為「巨人」先造平台

城市是大部分人居住的家園,同時也是創新和前沿科技萌發的中心。主論壇中,嘉賓們聚焦於科技和創新如何賦能城市,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治理等方面去塑造更具韌性的未來進行了探討。

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以「科技創新賦能城市的韌性未來」為題進行了分享。從字面意義來看,韌性城市指的是對衝擊的緩衝能力。打造一座韌性城市則需要從規劃策略到風險管理、從基礎設施到生命線工程等多種要素在內的全方位部署。「巨人的肩膀是平台、逆向的創新、無形的資產、具有韌性的生命線工程體系。」針對一座韌性城市的「建築」,劉燕華在演講中提出這四個重點。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劉燕華認為,一個城市要想成為「巨人」,必須要打造平台。平台是什麼?「平台並不是建立一個機構,比如孵化器、實驗室之類,而是由多個個體組成的一個體系,每一個平台建設必須要扮演特殊的角色。」

談到逆向創新,他認為,用未來倒逼現在的逆向創新模式頗為契合韌性城市的建設,「用過去來推導未來,這是計劃。用未來倒逼現在,是策劃。」他認為,韌性城市的建設就是要從風險分析入手,防患於未然,因而,逆向創新活動應該成為城市經濟系統和發展建設的主導方式。

針對無形資產,在科技人才、領軍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基礎上,劉燕華還做了更多延伸。在他看來,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聲譽、人民的生活品位在具備了獨到特色和吸引力後,同樣也是城市的無形資產。

劉燕華重點談到了「具有韌性的生命線工程體系」的建設,他認為這一工程體系是韌性城市的基礎。所謂「韌性的生命線工程體系」並非僅指簡單的物理載體,韌性的科技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均是生命線工程體系的組成部分。簡單來說,科技系統需具備災害的預測與預警能力,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需具備對突發災害受損的判斷、應急能力和決策力。

「信息技術要服務於各個領域,必須打造平台建設;城市的發展潛力取決於思路,即創新的逆向創新;未來城市價值的高端是無形資產;未來城市韌性的底氣是注重生命線工程。」演講尾聲,劉燕華對「科技創新賦能城市的韌性未來」做了一句話總結。

從「新課題」出發

邁向韌性城市需十步驟

韌性城市具有吸收、恢復以及防禦未來衝擊的能力,能夠促進可持續發展、社會福祉和包容性的增長。韌性城市是應對越來越多不確定性的一項長遠的、具體的戰略措施,也是一門「新課題」。那麼,如何邁向韌性城市?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主論壇演講中分享了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這十個步驟,既有著眼於具體的「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築,應考慮平疫結合、平災結合」「編制生命線工程」等「戰術」,也有著眼於方法的「建立韌性城市設計研究的新機構」「轉變傳統的城市安全和防災思維觀念」的「戰略」。

仇保興在分享中談道,推行韌性城市也是一次對決策者和市民觀念的更新。仇保興說,面對災難,傳統的城市安全和防災思維就是建造巨大的攔水壩,把各種災害和不確定性都拒之於城外。「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工程浩大、浪費巨大,有時候還會製造出新的脆弱性來。這種把災害擋在外面,企圖用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的模式,實際上正在成為脆弱性的源頭。因此,一定要轉變觀念。」

他認為,無論是生命線,還是城市的空間結構,抑或是城市的運行,都應該追求韌性的模式。所謂的韌性,就是要用分布式,用在城市的供應鏈上,化整為零。「韌性城市是對原有工業文明時代建設思路和模式的創新,必須與分布式的生命線協同建設,即韌性、宜居、智能是三位一體的設計方案。」

爐邊對談「國際合作共建全球韌性」的環節,則是聚焦於共建全球韌性,邀請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賽普勒斯駐華大使瑪莎·瑪夫羅瑪蒂、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倪瑞蘭、加拿大駐重慶代總領事謝和安四位對話嘉賓,進行了一場開放式的交流。

對話中,幾位嘉賓分別交流了各自對於「韌性」的理解以及如何讓韌性發揮作用。他們均認為,科學的規劃是提高韌性建設、提高城市韌性的基礎。談及如何面對極端氣候下頻發洪災、山火、地震等災難事件,構建韌性城市,幾位嘉賓表達了同一個觀點,極端氣候所引發的自然災害事件是一個全球各國都在面臨的挑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彼此分享知識,緊緊攜起手來共同面對。

當天的會議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姜曉萍分別著眼於低碳經濟、全球環境治理與展望、城市社會治理等不同維度分享了真知灼見。

在圓桌會議環節,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以「高新造」地震預警系統為例,與來自企業、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嘉賓探討了科技創新對於韌性城市提供的動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吳怡霏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盧婭芮 供圖 主辦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