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枝變菌棒,菌棒變有機肥,小鎮1200畝果園 「循環」起來!

農村大衆 發佈 2024-04-08T10:37:43.612624+00:00

惠民縣魏集鎮有1200多畝以種植梨樹為主的果園,有300多個以種植香菇為主的食用菌大棚。當地農民種果樹的在果園裡忙著,種食用菌的在大棚里忙著,看似沒多大關係。魏集鎮黨委書記肖軍偉卻說,這兩個產業在魏集鎮是循環農業,通過循環讓全鎮的果園變成了生態果園。

惠民縣魏集鎮有1200多畝以種植梨樹為主的果園,有300多個以種植香菇為主的食用菌大棚。當地農民種果樹的在果園裡忙著,種食用菌的在大棚里忙著,看似沒多大關係。魏集鎮黨委書記肖軍偉卻說,這兩個產業在魏集鎮是循環農業,通過循環讓全鎮的果園變成了生態果園。

惠民縣食用菌產業黨建聯盟理事長、魏集鎮河套崔村黨支部書記崔明訓既有梨園,也有食用菌大棚。他詳解了肖軍偉所說的這兩大產業在魏集鎮成為循環農業的原因。

每年冬天都要修剪果樹,平均一畝果園可剪下來400斤鮮果樹枝子。早期農民做飯用土灶,這些果樹枝子便成了燒水做飯的好東西。隨著農民做飯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器、煤氣、天然氣,年年冬天被剪下來的果樹枝子,便也成了無用之物。

種植食用菌,需要菌棒,而果樹枝子因其特有的香味,粉碎後是做菌棒最好的原料之一。魏集鎮的300多個食用菌大棚,一年約需要90萬個菌棒。「一個菌棒,約需要2斤粉碎後的果樹枝子做原料,一斤鮮果樹枝子可以出約6兩乾料。」崔明訓說。這樣算下來,魏集鎮的食用菌種植,一年約需要180萬斤乾果樹枝子。

有果園的農民不願把自家的果樹枝子粉碎後做成菌棒,因為這需要場地、機器、技術、銷路等,自家那幾千斤果樹枝子量少,做起來不划算。種食用菌的農民也不會因為自家一年需要一二萬個菌棒,去自己收購果樹枝子做菌棒,太費時間。惠民縣有家公司,便干起這一生意,以每斤0.1元的價格收購農果手裡的鮮果樹枝子,做成菌棒後賣給種食用菌的農民。

以果樹枝子為原料的廢菌棒變成有機肥回到果園裡,果樹開出更美的花、結出更香的果。

「果樹枝子含有的糖分、木質素高,用它們做出的菌棒種香菇,出菇多不說,而且個大、蓋肥厚、香味濃。」崔明訓說。因為這一原因,更是因為有了專門收購加工果樹枝子的公司,魏集鎮1200畝果園修剪下來的果樹枝子,不但沒有因為時代發展變成廢物,而且都被收集利用起來。當然,魏集鎮食用菌生產所消耗掉的果樹枝子,遠遠不止1200畝果園所能提供的果樹枝子,好處在山東省是果品生產大省,可以到各地收購。

出完菇的菌棒變了個名字,叫廢菌棒,對種植食用菌的農民來說,沒了任何用處不說,還占地、污染環境。魏集鎮的果樹種植大戶便以每個0.1元的價格收購廢菌棒,粉碎後加入牛糞、微肥、豆粕等,讓其發酵變成上好的有機肥,回到果園滋養果樹,生產出更多質量更好的果品。

一個廢菌棒在一斤左右,加上牛糞等,最終變成的有機肥,超過一斤。 「這樣算下來,魏集鎮一年至少有90萬斤有機肥,被農民施用到1200畝果園。」肖軍偉說,「在果樹枝子變成菌棒、廢菌棒變成有機肥回到果園這一循環中,我們鎮的果品、香菇品質好、銷路好,就很好理解了。」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孫成民 通訊員 徐淑擴 王曉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