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榆錢,有「余錢」,榆錢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窮人的「救命錢」

老唐曰 發佈 2024-04-11T06:42:11.501689+00:00

「東家妞,西家娃,採回了榆錢兒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時我也採過它。」春天一到,馬路邊,公園裡,小區樓下,到處都能見到采榆錢的身影。

青黃不接

「東家妞,西家娃,採回了榆錢兒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時我也採過它。」春天一到,馬路邊,公園裡,小區樓下,到處都能見到采榆錢的身影。綠色的葉兒,黃色的花兒,圓形的葉片,帶回家無論是清炒、涼拌還是調餡蒸菜團,都是難得的美味。

榆錢是是榆樹的種子,也是春日裡最常見的野生食物之一,它的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由於它是「余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以有「余錢」的說法。榆錢的口感有點像花生,又有點像松仁,咬起來酥脆香甜,帶有一絲苦澀,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身體大有裨益。

現代人食用榆錢,一半是為了趣味,一半是為了懷念,果腹早就不是重點了。不過,對於古代人來說,在幾千年的時間中,榆錢都充當了窮人「救命錢」的角色。

《詩經·小雅·采菽》中說:「民今之無瘠(jí),我其有莫(mò)。」意思是說:現在百姓沒有饑荒之憂,我怎麼能有呢?這裡的「莫」就是指陳糧。三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月份,如果一年的收成不好,或者遭遇災害、戰亂等突發事件,就可能導致陳糧不足以支撐到下一年的新谷收穫。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面臨饑荒的威脅,而此時,榆錢就成了應急的口糧。

榆錢的食用歷史

榆錢的食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小雅·斯干》中有「斯干有柏,其實如璧。民之多辟,無自立息。」的記載。其中,「斯干」指的就是榆樹,「璧」指的就是榆錢。這說明當時人們已經知道了榆錢的存在,並將其與玉璧相比。

據《本草綱目》記載,唐代時期就有人用榆錢做菜或泡酒。宋代時期,人們更是將榆錢視為珍饈美味,用它製作各種佳肴。《宋史·食貨志》中記載了一道名為「雞蛋炒榆子」的菜餚,方法是將雞蛋和去皮的榆子一起炒熱食用。

明清時期,食用榆錢的習慣更加普遍。不僅農村裡的普通百姓會在春天採摘新鮮的嫩果來食用或保存,就連城市裡的富貴之家也喜歡用它做菜或泡茶。《隨園食單》中介紹了一種名為「清明粥」的食譜,其中就有加入了干制的榆子作為配料之一。

現代人對於食用榆錢也有著不同的創意和偏好。有些人喜歡將它與其他水果或堅果混合製成沙拉或果仁酥;有些人喜歡將它與麵粉或米粉混合製成麵包或餅乾;還有些人喜歡將它與牛奶或豆漿混合製成奶昔或豆花等甜品。

千年之中,榆錢這樣看起來不起眼的野菜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域都展現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不僅充當著青黃不接時窮人「救命錢」的角色,也承擔起了豐富美食的重任。

先苦後甜

蘇軾在遭遇貶謫之後寫下了「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的詩句,自嘲一輩子東奔西走,只是為了一張「口」,對於東坡先生這樣身在廟堂的人來說,「為口忙」自然是上不了台面的,不過,對於生活在底層的勞苦大眾來說,很多時候,果腹就已經是最為艱難的一件事了。中國不僅是一個吃苦耐勞的民族,還是一個擅長苦中作樂的民族,榆錢正是這種精神的集中體現。

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總能以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去應對,用更加積極主動方式面對生活。從古代到現代,大到戰爭、災難、貧困、瘟疫,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煩惱、壓力,我們總是能用各種方式來調節心情,尋找快樂。

- 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寫下了「風吹柳花滿店香」的名句,表達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畫家齊白石在晚年失明後仍然堅持創作,並自嘲說「我畫得比你們看得還清楚」。

- 民間藝術家張大千在遭遇政治迫害後流亡海外,並將其視為「遊歷天下」的機會。

- 網友們在口罩時期,依然在發布各類有趣的視頻和圖片,展現自己的創意和幽默。

三年已過,老唐和很多人一樣,日子都很難過,到了人生中最青黃不接的時候。但是,日子再難也得過下去,熬不下去時就到野外采一籃子榆錢,嘗嘗入口的澀,品品後口的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