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清朝名將施琅對收復台灣的貢獻與謀取日本的建議

酆鮑史唐v 發佈 2024-04-11T11:22:02.604601+00:00

雖然是一句玩笑,但其實憑藉當時的清兵水師的實力,是有機會的,而且在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在一舉收復台灣後,便立即上書皇帝,提議繼續進攻日本,並且指出當時的日本還是被稱為倭子國,長期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民眾的生活。

對待日本這個國家,大多數中國人都很難放下對於戰爭歷史的苦難,所以我們也會玩笑地說,就應該在我們大清朝的鼎盛時期把日本也收為我們的「小弟」。

雖然是一句玩笑,但其實憑藉當時的清兵水師的實力,是有機會的,而且在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在一舉收復台灣後,便立即上書皇帝,提議繼續進攻日本,並且指出當時的日本還是被稱為倭子國,長期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民眾的生活。

康熙皇帝在看了他的奏摺後龍顏大悅,但是最後卻駁斥了施琅的提議,放棄進攻日本,這是為什麼呢?施琅為什麼極力提議進攻日本?

施琅:出走半生顛沛流離,歸來仍是投清抗明

施琅出生在福建的一個小鎮裡,家中依靠祖父打下來的基業生活還算富足,但是到了父親這輩家道中落,施琅也是在還能吃飽的條件下成長。

因為祖父為官一方的功績,所以即使家中情況一般,但是百姓對於施家仍有尊敬之情,從小就認為施琅的未來會有一番作為。

可惜施琅不愛讀書,但一身肌肉健壯,立志於習練武功,保家衛國,成為掌管軍隊的武將。

於是在施琅十七歲的時候便加入了明朝將領統領總兵的鄭芝龍的手下,施琅通過自己在戰場上不懼生死,身先士卒的衝鋒行為,獲得了很多的戰功。

但是在1646年,清兵明反,清軍統帥博洛利用鄭芝龍的聲威將其手下的舊將一併收入自己的麾下,其中年輕的施琅也在其中,這是他第一次進入清軍的陣營。

可年輕氣盛的他怎麼可能輕易就站在自己之前守衛的國家的反面,尤其是在清軍將領對待被收回的軍隊將領是不理睬的態度,這使得施琅十分氣憤,自己還有一身本事卻無處可施展。

於是在1648年,在一場與鄭成功的對戰中脫身而出,巧妙地投身到鄭成功的軍隊中,成為了鄭成功手下最年輕有為的將領。

可是好景不長,施琅擁有很強的率軍能力,但性格過於囂張跋扈,鄭成功對於他並不是很放心,便有意將他的兵權削弱,失去了權力的施琅氣不過,便對鄭成功統領感到不滿,與鄭成功手下的曾德也產生了矛盾。

因為曾德與鄭成功家族的軍隊有親密的關係,所以常常利用人際關係拉攏各方人物,奪取了一定的權力地位,

而當時的施琅被鄭成功剝奪了軍權失去了能力,看著與自己一同來的曾德獲得如今的好處,便極其憎惡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將曾德從捕獲不殺之令,直接改為了當場斬首。

也正是通過了這件事,施琅與鄭成功也算是真正的結下了梁子。

鄭成功因此認為施琅有反動的心思,便下令將施琅的父親與弟弟一起殺害了,而聽聞了自己家人的死訊,施琅便與鄭成功一刀兩斷,離開了鄭成功的軍隊,加入了清朝的軍隊,誓言與鄭成功永世為敵。

這便是施琅加入清軍經歷的主要過程,一進一出,再次進入清軍的施琅與第一次可大為不同,

在1662年,施琅便通過自己顯赫的功績提升為福建水師提督,並且在這幾年中都有上書康熙皇帝渴望收復被鄭成功占領的台灣地區。

施琅:一舉雄心收復台灣,建功立業謀取日本

自從加入了清軍的軍隊後,施琅一直都在為討伐鄭成功帶領的軍隊做出奉獻,其中是包含了施琅對於殺害家人的復仇的心理,但也不可否認施琅對於國家領土統一做出的貢獻。

但是在討伐鄭成功的軍隊的任務並沒有那麼輕鬆,尤其是當鄭成功殘餘的將領逃亡到台灣後,因為有海峽在其中的隔絕,所以清軍一直沒有直接對台灣發起進攻。

清軍一開始對待台灣地區的態度是招安,其損害最小,但是台灣地區的主要將領發生了更換,鄭成功在台灣離世,其兒子便繼承了他的地位,但是在其內部也有幾方勢力在爭奪地位。

到了鄭成功孫子這代即使個人是個對人對事的好君王,卻被小人毒害,使得整個台灣地區的掌控者發生了改變。

在其背後的控制者一昧堅持自己的地位,拒絕清朝的求和,於是收復台灣終將是通過一場大戰進行結尾。

施琅在其任福建水師提督的十幾年間,一直對台灣地區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調查分析,擁有了充足的信息自然自信十足,在與康熙皇帝的上書中,明確了清軍取得勝利的成功率很高。

於是在康熙皇帝的點頭之下,一舉進攻台灣,順利收回台灣地區,做出了他一生自感偉大的成就,保障了沿海一方百姓的安穩。

於是他便趁熱打鐵,在奪取了台灣地區的勝利後,便向康熙皇帝建議攻打日本,而施琅之所以攻打日本也出於多方因素。

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我們可以得知,日本一直在我們國家的沿海地區進行騷擾,時不時就會有海盜、倭寇侵犯我國百姓的生活安全,並且已經持續好一長時間了,這對於常年在沿海地區作戰的施琅來說,也是常有聽聞。

還有就是現今清朝的水師實力強大,根本無需畏懼這隔海相望的小國,這也是展示當時清朝實力的機會,使得其他小國不敢對我們起什麼野心。

當然在施琅提出這個計劃的背後是其自己的私心,當時的他年歲已大,如果在這幾年還不能多取得一些成就,日後便很難再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自己也將失去自己對於國家的價值。

所以當時施琅才會如此急迫地想要攻打日本。

其實當康熙皇帝看到施琅的奏摺時,正好他也有這個想法,畢竟自己已經平復三番、又收回了台灣,

如果能把倭子國(康熙對於日本蔑視的稱呼)也一併占有,並可以使得國家的土地更加寬廣,所以當時康熙是支持施琅的計劃的,但是沒隔多久,這個計劃便被全盤否定了,這是為何?

康熙:朝臣極力反對進攻計劃,全觀國家事患不斷

就在康熙同意了施琅進攻日本的計劃後,第二天上朝時便收到了鋪天蓋地的反對進攻計劃的奏摺。

康熙皇帝先是感到奇怪,但是看到各方文書後,引起了新的思考。

臣子們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反對的理由,

第一點是日本距離我國海路遙遠,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我們又不了解其地理位置,根本沒有作戰勝利的準備,就這麼輕易的發動進攻只會自討苦吃。

第二點是,我們根本就沒有錢再進行作戰了,在這之前,我們為了平復三番,收復台灣,已經花費了大量的金錢,

百姓也長期生活在戰亂之中,生活苦不堪言,百姓對於朝廷的怨氣也不小,再加之國庫虧損,如果還要進攻日本,勢必要向百姓增加賦稅,到時社會動盪,國家難以長治久安。

第三點是,我們有時間理距離我們這麼遙遠的日本,不如先來看看就在我國準噶爾地區的外族分子,仍在進行一些侵害我國領土的行為,其情況也很嚴峻。

我們自身內部的問題都沒有全面解決還怎麼有時間去管理遠隔萬里的另一個小國。

第四點是,日本在當時根本就產生不了什麼風浪,其實力與清朝相差甚遠,

我們根本就不用擔心其對於清朝的影響,在我們治理好國家自身的問題之後再去解決日本的問題也不遲。

還有的朝臣便認為這是施琅個人的私心,就是為了自身的功名成就而引導皇帝進行對日本的進攻計劃,是欺君之罪。

於是在康熙皇帝面對這麼多向他奔來的問題,他也只能在權衡之下,放棄了對日本的進攻,駁回了施琅的提議。

其實從這裡我們看出,治理一個國家,實行一個計劃安排是需要從全國各個方面進行權衡的,身為君王則不能只靠自己的個人想法進行國家的治理,是需要聽從各方的見解進行判斷。

或許我們現在會說如果當時對日本進行了進攻會不會就沒有之後的慘烈的歷史,但是世界上沒有如果,歷史也不可能重來。

我們現在是通過學習歷史中的經歷與感悟來規避錯誤的發生,但是一件事情的發展是通過各個不同的影響而產生的有好有壞,這都是當時的我們難以預測的。

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從中增長知識,一代王朝的興衰,一件事的成敗,一個人的磨練,都不是一成而就的。

於是在被駁回提議的施琅的後半生中,一直都沒有其他的成就,反而自甘墮落,成為了吸食百姓血汗的貪官,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也終究難有什麼好的結局。

而康熙皇帝能一直成為歷朝歷代來被認可的好皇帝必然是有其長處,善於聽取他人的見解,對於國家有自己的忠心,可敬可嘆。

資料:

《清史稿》北洋政府

《施琅將軍傳》施偉青

《康熙皇帝》孟昭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