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員的一天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下班才是真的要了老命

侯博士的筆記 發佈 2024-04-11T14:17:32.369289+00:00

文|侯博士的筆記編輯|侯博士的筆記前言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視劇中看到過上早朝時皇帝訓斥大臣的場面,而眾多大臣低著頭不敢說話,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引來殺身之禍。可見,在清朝上堂可是個要命的差事。實際上,對於清朝官員來說,上朝還不算受罪,下班後才是最要命。

文|侯博士的筆記

編輯|侯博士的筆記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視劇中看到過上早朝時皇帝訓斥大臣的場面,而眾多大臣低著頭不敢說話,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引來殺身之禍。

可見,在清朝上堂可是個要命的差事。實際上,對於清朝官員來說,上朝還不算受罪,下班後才是最要命。

那麼清朝的大臣「下班」後都有哪些事呢?

清朝官員的「打卡上班」

大多數人都以為在清朝只要你當上了官你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如果你這麼想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在清朝,官員們的一天可是非常忙碌的。

身為清朝大臣,每天的上朝事宜是必不可少的,這件事就像現代人們開早會一樣。但不同的是,這些大臣們需要熬夜準備明日上早朝的資料,他們在晚上的時候梳理自己一天的工作,而且還要想到明天皇帝會問自己哪些問題,從而針對性的做一些應答策略。

有的人會因為這些公務而「奮戰」到半夜,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避免皇帝提問自己的時候磕磕巴巴說不出來話。

做完這些繁瑣的公務後,大臣們如果想翻身睡個懶覺?那可不行。

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就要準備好上朝時候的衣物以及奏摺了。這樣忙碌一晚上。讓很多大臣在上朝前都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不僅如此,由於古代的交通環境,這些大臣們「上班」通勤則需要1.2個時辰,並且,那些官階低的官員還不能乘坐馬車,否則就是對皇上的不尊。

所以,極大部分的官員需要步行前往紫荊城。

如果在碰上的颳風下雨啥的,那些參加早朝的大臣則需要提前數個小時從家裡出發,只要大臣們上早朝的時候遲到,那麼,皇帝很有可能將其處死。

因為有史書記載,清朝的上朝時辰是五更,換算成現在的時候也就是凌晨4-5點的樣子。

清朝官員出門上早朝的時候,應該在凌晨1.2點左右。一兩個時辰的路程。而且還要走路前往。這讓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臣苦不堪言。有些甚至會直接累倒在途中。

而那些已經到紫禁城的大臣們則要第一時間前往主理太監那「打卡」,然後再由太監們備案。

這個時候大概是凌晨4.30左右。距離早朝也僅剩半個小時。

隨著大臣們的陸續報導,上朝的時辰也到了。

太監的一聲「上朝」讓早朝拉開了序幕。

眾大臣跪拜皇帝完皇帝之後,挨個匯報自己的工作,在這期間對於臣子可謂是極度煎熬。

由於早朝持續的時間很長,他們只能跪在外面,而且早朝的環境特別壓抑很多大臣根本不敢發出一點聲響,更別說上廁所之類的事件。

在加上長時間的跪拜,很多大臣只能忍著膝下的疼痛堅持完上早朝。

在皇上處理完種種事務之後,隨著主理太監的一聲「退朝」,大臣們才結束這心驚膽戰的「晨會。」

早朝結束後,大臣會將皇上下達的命令傳遞給下屬,然後在規劃一下這兩天的事務。

在這之後,他們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有些人會返回自己的府邸補個回籠覺,而有的人則會去維護自己的官場關係。

清朝和其他朝代一樣,那些手握大權的人都會有自己的黨羽,他們通常會在這個時間來打點上下關係。

俗話說,官場如同戰場,這些大臣們為了能在朝廷上立足,下班後的他們不得不奔波在各種應酬之中。

清朝大臣們吃不完的酒局

而應酬常見在飯桌酒局中,所以,官員們下班之後幾乎是一場接一場酒局。

剛開始只是同僚之間的推杯換盞,漸漸的、師生、親友、等都會邀請大臣前往自己的家中赴宴。

俗話說無酒不成局,沒有酒的飯局是不一個完整的飯局,只有在推杯換盞之間,那些設宴的人才會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說出來,如升官發財、或賄賂官員等等。

所以會有些官員整日都是醉醺醺的,這樣不僅會耽誤政事,而且還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久而久而,每日沉浸在酒色和應酬的大臣,怎能不勞累?

所以說,清廷是一個腐敗的朝廷。科舉制度在清朝如此盛行,每年都有大量的學子湧入京城考試。

但是就算中舉入仕之後,他們要面臨著並不是整日的酒局,而是要想辦法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

這樣大量毫無意義的酒局浪費大多數官員的精力和時間,他們每天沉醉在其中,可能早就將清廷的復興拋於腦後了。

但是並不是全部的清廷人員會有如此生活做法,其中不乏有許多人會對於這種事情置之不理,一心只為百姓。

他們在這種空餘時間,會親自查看百姓的現狀,從而採取一系列政策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百姓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這樣一來,兩方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清廷的部分官員們走馬觀燈般遊走在各場酒局之間,又有什麼精力去專心自己的事業?

而且清朝的部分官員除了喝酒應酬外,他們下班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被頻繁的登門拜訪。

被各種各樣的人登門拜訪

現在的人們會在中秋節或者春節拜訪自己的親朋好友,增加彼此的感情。

而這種拜訪的習俗在清朝的時候更為重要,尤其是在那些官員身上更為突出。

在清朝的時候,只要你說家裡有什麼人在朝廷當官,嚯,那傢伙,人們巴不得貼你身上。

因為那時候,清朝的官可是一個好差事,你甭管官大官小,只要是能管事,人們就會認為是個大官。

所以,親朋好友們不要命的巴結那些當官的親戚。

以至於一些官員的家門檻都快被親朋好友踩爛了,官員們除了接待平時親朋好友的拜訪,還要接待自己的親戚、發小等等。

這些人來拜訪的目的無非就是一個:「給我個官噹噹。」所以官員們為了應付這些事情可謂是頭疼不已。

畢竟這些人有的是自己的親戚,有的人是自己朋友,直接拒絕又顯有些不近人情,不拒絕,自己又無法做到他們的請求。

所以為了不駁朋友的面子官員們只能委婉的拒絕:「像你這種條件,想當官很容易,來日我啟奏聖上,一定給你個官。」

此外,官員們也要帶著禮物去拜訪別人

他們為了自己的仕途會去拜訪自己的上級和同僚。以鞏固自己的朝廷的地位。

先不說這些人的能力怎麼樣,最起碼人家將人情世故玩的是明明白白。

而清朝官員能有以上做法。想必有極大部分原因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

但是還不止這些,其實最難纏的還是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

表哥結婚了,我這個當官的弟弟得去吧。

表姐生孩子了,我這個當官的弟弟還得去吧。

二老姨去世了。我這個當官的還得去。

這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自己的身份太「耀眼」了,大清官員參加類似的宴會大多數都是去給宴會主人撐場面的。

人們一看,喲,這家人里有當官的。那我們以後可不敢招惹他們家。

就算官員們不想去,也會被宴會方多次邀請。最終礙於親戚的面子,自己又不得不赴宴。

所以「忙碌」的生活讓他們無法顧暇其他。不過,這種忙碌只是為自己的頭頂上的烏紗帽奔波罷了。

那造就如此大臣們如此行為的究竟原因是什麼呢?

為了自身的利益不作為

其實,在剛開創清朝的時候,每一位大臣都勤勤懇懇,為了清朝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那時百姓們安居樂業,人們過著富足的生活。

在這時期的清朝已經迎來的最為繁榮的階段。

可是,到了光緒帝末年,清朝已經開始了衰落的跡象。

所以,清廷大臣們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紛紛勾結私黨。那時,朝中已經有了各自黨羽之分。

到了同治年間。清朝衰敗的現象更加嚴重,官場中。結黨營私,賄賂成風。而且軍隊中裝備陳舊,操練不勤。

朝中大臣雖然在表面上還是對皇帝言聽計從,但是背地裡早已想好了自己退路。

以至於清廷的大臣在下朝之後,紛紛前往自己黨羽的家中鞏固好平日裡的關係。

因為在官場中,爾虞我詐,背後捅刀子的事情數不勝數。在這時,只有維護好自己上下級的關係,才能將自己的「鐵飯碗」保住。

可是,這樣的日子一長,清廷大臣們每日都為自己的前途和官職考慮,沒有人處理百姓的衣食住行。更沒人關係百姓的生死。

不僅如此,甚至有些大臣將皇上下達的皇命都置之不理,只知道沉醉在飯局和打點上下的關係中。久而久之,百姓們民不聊生,大臣們也無心處理政務。這樣就會處於一個惡行循環,加速清朝的滅亡。

所以,在光緒帝登基的時,朝中已經被大臣們弄的烏煙瘴氣,民變四起。

而光緒帝面對這樣的結局更是無從下手,因為大臣們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部分大臣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就已經很滿足了,甚至於已經不在乎清朝皇帝是誰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層出不窮的人際往來讓這些大臣們已經身心疲憊。所以才會在自己本職工作中心有餘而力不足。清廷臣子的不作為,縱使大清王朝的覆滅。這兩者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直至公元1912年,大清王朝正式滅亡。

結語

總而言之,清朝官員在每日的工作中有極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毫無意義的酒局和飯局中。

但是這些非工作的事情是非常消耗精力的。這種狀態下已經讓他們無法在有精力去處理其他事務。

無人管,無人問的百姓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無路可走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

直至清朝的滅亡前期。部分大臣們還奔波在應酬和打點關係中。

但是,反過來想想,如果他們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那麼清朝也不會這麼快就會滅亡,可是大臣們並沒有意識這一點,最終他們種下的惡果也只有他們自己嘗。這樣看來,這些大臣所受的罪也是毫無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