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司令鄭桂林抗日傳奇(六)

錦州發佈 發佈 2024-04-26T19:11:27.443206+00:00

日本為了實現攻占山海關和熱河省完成第四期侵華計劃,1933年1月1日,日軍在榆關製造事端,炮擊臨榆縣城,著名的榆關之戰爆發。

第七章 天狗奉命出關外 長城抗戰立新功

日本為了實現攻占山海關和熱河省完成第四期侵華計劃,1933年1月1日,日軍在榆關(山海關)製造事端,炮擊臨榆縣城,著名的榆關之戰爆發。1月3日,山海關淪陷。1月4日,日軍又攻占了五里台,1月10日占領九門口,控制了關內外交通要道。榆關之戰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

山海關淪陷後,是年2月21日,在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指揮下,以漢奸張景惠為「滿洲國討熱軍總司令」率部10萬餘人,以錦州為基地,兵分三路進犯熱河。

在熱河保衛戰爆發之際,蔣介石在全國輿論的壓力下,命令張學良率東北軍全力抵抗。北平救國會為了支持張學良,密令遼熱邊境的抗日義勇軍各部,向長城附近集結,配合東北軍防守山海關各城口,牽扯日軍進攻熱河的步伐。1933年1月中旬,鄭桂林奉命率四十八路軍由綏中向長城義院口、九門口一帶移動……


九門口,又稱「一片石」,位於葫蘆島綏中縣與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交界處,這裡群峰疊嶂,地勢險要,坡陡崖峭,既是關內外的分界線,又是山海關的側翼,被譽為「京東首關」,軍事地位十分重要,乃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我軍決心從日軍手裡奪回來。

鄭桂林率部進入長城時,九門口的戰鬥異常激烈!日軍三宅所部野炮,分兩路向九門口夾擊,發炮200餘發,九門口長城被日軍轟燃多處,滿目瘡痍。1月11日晨,日軍又派飛機5架協同野炮隊向我軍陣地狂轟濫炸,我軍陷入苦境……

鄭桂林為了牽制九門口的日軍,率部3000人,由石河溝出動繞擊李家堡之敵,日軍大敗潰退到萬家屯,使戰場有了轉機,將士們士氣旺盛,均表示願與長城共存亡,誓死固守! 1月12日上海《申報》以「九門口日軍敗退——鄭桂林部繞擊敵軍後路」為題進行了報導。

1月25日,四十八路軍與東北義勇軍第八梯隊王慎蘆會師,聯合反攻九門口。第二天

下午7時,鄭桂林調精銳部隊兵分兩路夾擊九門口。日軍用機關槍和大炮還擊,頓時硝煙四起,炮火轟鳴聲震耳欲聾,義勇軍奮不顧身往前沖,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當義勇軍接近城邊時,幾百顆手榴彈一齊向城內拋擲,拋物線在空中交織著,仿佛製成了一個偌大的天羅地網。在炸彈隊的掩護下,一部分戰士爬上城樓,與日軍發生巷戰,展開肉搏,剎那間,鮮血如鵝毛般四處飛濺……此役斃敵100餘名。後來終因進城部隊彈藥告罄,不得不撤退,由於沒有梯子,將士們由城上往下跳時跌傷30餘名,傷亡20餘名。

27日拂曉,日軍由山海關、前所派騎兵300名,炮10餘門、汽車6輛增援,鄭桂林指揮兵分兩路,一部分占據山頭死命抵抗,一部分由九門口東南方施行側背攻擊,日軍終於支撐不住紛紛潰退到城內死守不出,不與義勇軍進行正面交戰。鄭桂林利用義勇軍人數多於日軍的優勢,命令將士們利用「分兵輸戰法」也就是車輪戰術,晝夜不停地向城內投擲手榴彈……直戰至2月2日,血戰7晝夜,斃敵四五百人,獲敵大小槍枝四五十支,炸壞裝甲汽車兩輛,我軍傷亡150餘人。

儘管第四十八路軍與義勇軍第八梯隊王慎蘆部,死命抵抗但最終因敵強我弱、槍枝彈藥無援,九門口再次陷入敵手。


1933年3月4日熱河省全線淪陷後,日軍侵略氣焰愈熾。3月9日,日軍經過短暫休整,出動第六、八、十、十四師團及混成第十四旅團、混成三十三旅團、第十六旅團分別向長城要塞冷口、古北口、喜峰口逼進……

1933年舊曆二月中旬,鄭桂林再次接到上級命令參加長城抗戰,率全軍向關內大轉移。出發前鄭桂林與騎兵第八旅旅長王國瑞進行一次密談……

作為一軍的將帥他必須運籌帷幄對未來有一個長遠打算。鄭桂林早已料到此次進關,義勇軍將會面臨著被國民黨改編的可能,今後義勇軍的前途未卜,他決定留下一部分隊伍,繼續在綏、興、建一帶堅持抗日,將來一旦發生意外也好有條退路。經過反覆思考,他決定把王國瑞所率的第八騎兵旅留下,於是他找到了王國瑞。鄭桂林意味深長地對王國瑞說:「國瑞,此行去參加長城抗戰,咱們部隊可能要被整編,你是本地人,人熟地熟,又有獨立指揮的能力,以我之見,你旅就地潛伏,發動民眾擴大抗日武裝,將來咱部隊好有一個落腳點。」

王國瑞看到司令對自己如此信任,眼含熱淚激動地說:「司令,請放心,我絕不辜負你的重託,為了抗日救國,我王國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密談後,兩位鐵打的漢子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淚如雨下,揮淚告別……


在全國人民的聲援和支持下,最先開赴長城喜峰口的國軍二十九軍宋哲元部愛國官兵,於3月10日奮起反擊,堵住了進犯喜峰口的日軍,長城抗戰正式爆發。

二十九軍與日軍在喜峰口連續展開拉鋸戰,幾處高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戰場上殺聲鼎沸,炮火瀰漫,日軍付出沉重的代價仍未能突破第二十九軍防地,但我軍傷亡也極為慘重!

四十八路軍一靠近長城防線,就進入了激烈的戰鬥之中……

當日軍逼近喜峰口時,東北軍十六旅繆徵流部尚在板城峪、義院口一帶堅守。日軍以其兵多、武器優良、火力強大等優勢,猛攻板城峪,東北軍十六旅終於支撐不住,板城峪失守,隨之義院口亦岌岌可危,繆徵流旅長遂向駐守在無名口、黃土嶺子口的四十八路軍求援。鄭桂林當即命令副司令吳金鐸率領二十二、二十五兩個旅及第九旅一部反攻板城峪,另派第六梯隊及第六旅增援義院口。從上午4時戰至中午11時,四十八路軍利用山高崖陡的有利地形猛攻猛打,死戰不退,致使日軍終於頂不住了,倉惶敗走,板長峪遂被我軍收復,進攻義院口之敵亦被擊潰。此役,四十八路軍斃敵200餘人,我軍傷亡也達230餘人。

敵軍在喜峰口,義院口兩地屢屢受挫後,便把攻擊矛頭指向羅文峪和冷口,企圖從這兩地突破防線,然後再迂迴喜峰口和義院口,占領長城各要隘。

羅文峪位於喜峰口以西一百餘里,地處喜峰口與古北口之間的長城凹入處,戰略地位十分險要。3月16日,日軍兩個聯隊及一部偽軍在飛機助陣下向羅文峪進攻。我方守軍和四十八路義勇軍早已嚴陣以待,迎著敵人的炮火沉著反擊,血戰三晝夜到3月19日,敵人全線潰退。就在羅文峪戰鬥中鄭桂林頭部負傷,但他沒有下火線,仍然指揮四十八路軍勇猛戰鬥!

敵軍雖然在羅文峪全線潰退,但是原駐守義院口、冷口一線的繆徵流所部已於3月中旬撤離,由新開到的國軍三十二軍商震部接防,而四十八路軍儘管已師老兵疲,卻不能暫時撤離整休,繼續協同三十二軍防守義院口和冷口。

從冷口到義院口約一百餘里的防線,商震只布置了一個師的兵力防守,該軍另外兩個師留在距防線很遠的後方作為預備隊,這樣一來,前方戰事便只有靠四十八路軍和商震部三十二軍的一個師的兵力來支撐了。當時在戰場上四十八路軍有一萬多人,四十八路軍無疑成為堅守冷口和義院口的主力。

據1933年3月22日天津《大公報》以「鄭桂林部在各口游擊」為題報導:「鄭部現集中各口者計15000人,槍6000餘支,除了固守各口憑險抵禦外,並組成游擊隊游擊。」期間,遼吉黑民眾後援會派代表李雲祥赴欒東視察前方戰況,稱:「日偽軍於3月11日攻擊義院口,經義勇軍鄭桂林部堵截,激戰一晝夜,於12日下午日軍退出義院口,15日、16日,日軍及叛軍趙雷部再次進攻義院口,激戰兩晝夜,將趙雷部全軍殲滅。」

3月22日,駐港華僑救國藝術旅行團也派代表鄧炎山赴長城視察前線戰況。在視察四十八路軍時,該軍正在老爺廟嶺與日軍發生激烈戰鬥,將士們衝鋒在前,勇敢善戰,最終使日軍不支敗退,老爺廟嶺隨被我軍占領。本來鄭桂林已答應與鄧炎山會晤,但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無法脫身,遂派胡芷春參謀長和李鐵錚副司令與鄧炎山面談,二人向鄧談到戰鬥在最前線皆為義軍。鄧炎山通過實地觀察,「亦確係義軍在最前線,第二道防線為國軍」。1933年3月28日天津《大公報》對鄧炎山赴長城視察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報導。


第四十八路軍,在長城抗戰中,英勇善戰,敢打敢拼,戰功赫赫,得到全國人民的擁戴。3月31日,北平救國會給鄭桂林司令和吳金鐸副司令發電錶示慰問。對四十八路軍在義院口對日作戰給予高度評價。電文稱,「該部防守義院口一帶要隘,屢挫強敵,具徵指揮有方,將士用命,至堪嘉許!」當時救國會雖然經費拮据,但依然擠出部分現款,給四十八路軍將士購買毛巾80打,襪子100打,並派救國會常委、政治部副部長、曾與四十八路一起戰鬥過的霍維周前往前沿陣地進行慰勞。

霍維周從前線回來向救國會領導匯報時說:當我將慰勞品交給鄭桂林時,該部士兵聞訊騰躍萬分,以為義勇軍尚有人慰勞,氣勢為之一振! 對此,1933年《救國旬刊》41、42期做了詳細的報導。


4月初,敵以強大的炮火轟擊冷口的主陣地,前方將士在敵人猛烈炮擊下堅持戰鬥達5天之久。戰鬥中義勇軍官兵勇敢頑強,殺傷了大量的敵人,但終因兵力單薄,後援不繼,冷口於4月11日陷於敵手。冷口失守後,商震所部先行撤退,四十八路義勇軍孤立無援,不得已也撤至灤東一帶。敵軍攻占冷口以後,迅速進兵占據遷安,二十九軍在喜峰口腹背受敵,不得已撤出喜峰口,至此通往華北的大門洞開。

4月15日拂曉,日偽軍共3000餘人突然向甘莊、朱子峪等處四十八路軍陣地發起猛攻。敵軍配有大炮多門、飛機12架,射向我軍陣地的炮彈達500餘發,形勢極為險惡。

長城在烈火中吶喊……

鄭桂林依然沉著指揮四十八路軍各旅應戰,此時,我軍傷亡慘重,一個倒下去,另一個替上去,死拼硬打,堅守陣地……他們只有一個信念,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粉身碎骨何所懼?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革裹把屍還!

幾經鏖戰,彈藥耗費已盡,左右兩翼的國軍和東北軍已悉數撤走,激戰至16日晚,得知日軍茂木師團3000餘人已占據四十八路軍後方北莊河一帶,切斷了四十八路軍的後路,鄭桂林只好忍痛率領所部奮力突圍退出朱子峪。

在四十八路軍準備渡灤河向灤河以西轉移時,日軍尾隨其後,以飛機大炮猛烈追擊,炸傷我軍10餘名士兵……鄭桂林非常清楚,如果渡不過灤河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在緊急關頭鄭桂林調選1000餘人的精兵強將組成敢死隊,親自掛帥指揮於4月18日強行渡河,向日軍展開反攻,將日軍擊退占領了朱各莊,21日四十八路軍全軍勝利渡河撤退到灤河以西。

在長城保衛戰中,四十八路軍的大刀隊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刀隊經常在月黑風高之夜偷襲日軍兵營,許多鬼子在睡夢中就做了刀下鬼。其實,著名抗日歌曲《大刀進行曲》展現的不僅是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大刀隊」拼死殺敵的情形,其中也有四十八路軍奮勇揮刀的形象。

天津《大公報》1933年4月2日報導說:「我軍傷亡不計其數,狀況之慘,為歷次所罕見。」《新天津報》於4月26日報導說:「東北救國軍(指鄭桂林部)約有萬餘人,連日在邊城頗為驍勇,結至最後除傷亡者外僅餘四五千人。」由此可見,四十八路義勇軍在長城抗戰中付出了多麼大的犧牲!

中國守軍與義勇軍將士奮勇抵抗,誓死保衛長城報效祖國的頑強精神,鑄進了長城每一塊磚上,譜寫了一曲悲壯戰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未完待續)

文|張桂芝

編輯|侯樹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