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是如何憑一己之力,撼動王朝根基的?

一卷汗青 發佈 2024-04-27T08:41:12.978425+00:00

雖然爸爸離世很早,導致他小小年紀就不得不當了皇帝,但在他之前已經有了「仁宣之治」的盛世鋪墊。歷史上對明英宗的評價基本上褒貶不一,後來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更是逐步走向惡化。

引言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經歷了洪武和永樂盛世,到了他這一朝,他差不多已經可以安然享受前人為他打下的良好根基。

雖然爸爸離世很早,導致他小小年紀就不得不當了皇帝,但在他之前已經有了「仁宣之治」的盛世鋪墊。

從這些因素來看,他的「運氣」實在算得上好,而這一手「好牌」後來幾乎被打了個稀爛。

歷史上對明英宗的評價基本上褒貶不一,後來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更是逐步走向惡化。

且大多數研究學者認為,英宗統治時期是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期

幾乎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明英宗朱祁鎮,是否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撼動一個王朝的根基?

一、功過相抵?——明君及格線

明朝的主流尤其是成化朝始終將英宗視為至善至美的英主,在官修史書《明英宗實錄》中,明英宗的形象被全方位讚揚美化。

認為他在位時勤奮愛民,虔誠孝順,對貪污腐敗有懲治之力,制衡外戚時也有不滅之功。

他個人的美德和他的政治才能被詳細地一一列舉,此外,還用了對比的手法,用他人來襯托明英宗的各項優點。

以上這些特質,後人大概不難想像其合理性,畢竟他的太爺爺是朱棣,爺爺和爸爸都非常厲害,能做到這些基本算達到了明君及格線。

但「土木之變」這樣的慘烈的事件,他的罪過與責任幾乎都被分散給了其他官員,而他依舊是那個英明神武的皇帝。

《明英宗實錄》不僅是國史,也是後輩所撰的家史,從這一點來說,它本身就有歷史的局限性。

既不能過分批評前人,落一個「逾越」的名聲,也不能過於平平淡淡,讓人覺得明英宗毫無作為。

畢竟封建時代的一部史書身上與生俱來的便是要鞏固封建統治,這是它的歷史使命,若非要追究撰寫他的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的問題,也是沒有過多必要的。

明英宗除了以上這些可能會出現意見分歧的事跡以外,最被人稱道的還是他廢除了殉葬制度。

然而到了後來,他的形象發生了轉變,甚至可以說是急轉直下。

只不過這種演變在表象上反而是平緩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明英宗還被視作無功無過甚至功過相抵的君主。

實際上,這種表面的緩慢演變,不過是封建王朝更替不得不遵循歷史規律,以及出於維護皇權與統治的需要,而「偽造」出的和平假象。

到了乾隆朝,許多明史著作被重修,其中就包括了《明史》。

在這些史書里,明英宗被視為不折不扣的昏君。後世由此也出現了「清廷詆毀明朝說」。

二、此舉何名?——吾心之正道

明英宗被視為「昏君」的原因主要是他寵信奸邪,殺害忠臣于謙等,這確實也是不爭的事實。

從小跟在他身邊進而獲得親切感和寵信的太監王振,到了後期可以說是「一手遮天」,飛揚跋扈。

在《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王振傳》中這樣形容他:「振權日益積重,公侯勛戚呼曰翁父。」

他不僅致使朝局動盪,還挑動皇帝親征,最終走向了無比慘烈的失敗。

但客觀來說的話,軍事實力與打仗成功與否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而且前朝遺留的弊病也並非明英宗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

雖說于謙之死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僚政治集團鬥爭導致的消極結果,但作為鬥爭漩渦的中心——皇帝,朱祁鎮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至少他可以讓于謙繼續活下去。

畢竟在每個朝代殺忠臣都是君王的大忌,他不會不知道,也確實為此猶豫過。

但最終他還是那麼做了,因為徐有貞那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迴蕩在他耳邊。

經歷了無數黑暗,如今他終於重回皇城,那些皇權旁落、淪為階下囚的噩夢歲月他不想再經歷第二遍。

他是個需要維系統治的皇帝,也是個畏懼死亡的普通人。

那麼于謙呢?同樣作為普通人,面對死亡的態度,正如他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的清白留下了,冤死他的人還坐在龍椅上。

明英宗大概比任何人都明白于謙不該死、是冤枉的,但無論這一事實他是何時知曉,他可能都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經歷磨難的人會脆弱、恐懼,所以對他人的挑唆之詞格外敏感。

但或許也正因為這種敏感細膩,他在臨死前做出了「廢除殉葬」這一驚人決定。

從這一點來看他似乎算是個好人,可是一個人的一生又如何單以「好壞」而論?更何況他是經歷數次沉浮的中年帝王。

但他大概算得上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拋開其他因素看,這何嘗不是一種封建時代難得的人性的閃光。

也許一朝跌入凡塵,在痛苦與絕望中熬過無數日夜的人,更能理解什麼是無助的悲哀。他以前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並不知道身處黑暗的滋味。

日日夜夜對死亡迫近的恐懼,直到他重登帝位,這種驚懼才漸漸退場。

而到了他將死之時,這種感覺又重回腦海。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心已經比那時平靜了。

同樣都是聆聽死神的腳步,如今的朱祁鎮大概已經釋懷。

心中有個聲音對他說:「罷了,結束吧。這種對死亡無盡的恐懼與心悸,從我這裡結束吧。」

死亡本身就是一件飽含哀痛的儀式,又何必讓這個過程被按下強制快進。那些妃嬪等人都是無辜的人,他們本可以善終——這是一個普通人多麼樸素簡單的願望啊。

他或許無數次想過自己也許不可能再重見天日,但他何其幸運,雖屢屢陷入危難,但又次次逢凶化吉。

這是上天的眷顧嗎?那時的朱祁鎮或許已經無力去思考這些,無論是出自對前人意志的補救還是自己的意願,他做出了這個重大的決定,也許只希望不再有無辜的人受難。

彌補這半生的過失,哪怕可能無法彌補。挽救那些無辜的人,即使杯水車薪。

但是重視生命,對無辜的人發自內心的悲憫,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不就是作為一個統治者或者說作為一個人最大的功績與初衷嗎?

雖然對於廢除殉葬制這一點,也有質疑他的聲音。因為他之前還想讓弟弟的後宮殉葬,所以問題的核心又回到「朱祁鎮作為一個人」這個客觀事實上面。

他被裹挾在前朝遺留問題、官員鬥爭、歷史演變中,不誇張地說,他能維持生命就已經算得上艱難了。

一個要憂心自己腦袋的封建帝王,如果硬要他還得兼顧別人的腦袋,想來對他也是過於嚴苛了。

當然,黑暗的經歷也可能激發出人性的陰暗面,他也並沒有義務必須廢除殉葬。可他在臨死前還是把手壓在了天平光明仁慈的那一邊。

三、悔否愧否?——留後人評說

無數的帝王形象我們可從史料探得一二,然而史書本身的政治性與歷史局限性,以及視角的單一性,無法全面透徹理解一個已逝之人。

即便不看史料,從常識判斷,也能略知一二。只不過對於明英宗朱祁鎮的評價,依舊是個複雜有爭議的問題。

人民網曾評價他:「……事實上他應該不算是個壞人,他的政務處理能力也並不差,為人也很勤快,……並不能完全抹煞他的能力。」

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人」,一個想要活下去的人。

雖然懷著對死亡的恐懼,但明英宗朱祁鎮的人生也只維持了三十八年。

明朝皇帝平均壽命並不算高,大概四十歲左右,但若以一個完整人格成長脈絡來看,三十多歲依舊算比較年輕了。

且他年少繼位, 三十幾載對一個人來說尚且算短,而那麼多東西壓縮在這三十八年裡,對一個皇帝來說幾乎失去喘息之機,他沒有太多成長的時間

到了後來,他也反省了奪門之變以及之後的事,也懲處了部分官僚,並且安撫流民。

只是這些還能否抵消他心中似有似無的愧疚?我們不得而知。

而其他皇帝也未必不能理解殉葬的殘忍,但並沒有人開先例。

結語

皇權最終會輪換,身為皇家男兒,後來身世沉浮,陷入逆境,又重回皇位,他追求的還是握住權柄,維繫這台機器。

而臨死時身體被摧殘得奄奄一息後,本可以完全拋開一切,享受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最後的「榮光」。

但他選擇死後不要無辜的人殉葬,並且直接廢除了這個制度

他似乎是只輕描淡寫地揮了揮手,將一身風霜疲憊帶進棺木,留與自己咀嚼,至於其他,便留給後人評說罷。

他的一生複雜難評,厄運與幸運交織,冷血與溫柔共存。

無論如何撥那歷史的迷霧,大概也只能窺得那時一縷微光罷了。

參考資料

《明史》

《英宗·王振·土木之變》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