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

映象網南陽新聞 發佈 2024-04-30T05:57:34.002971+00:00

近期,鄧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首例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為患者膽總管植入支架順利引流解除梗阻性黃疸,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醫院在膽胰疾病內鏡微創治療的技術空白。

映象網訊 (大象新聞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王偉 申曉 鄭雪)近期,鄧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首例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為患者膽總管植入支架順利引流解除梗阻性黃疸,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醫院在膽胰疾病內鏡微創治療的技術空白。

患者,男,65歲,因食欲不振、消瘦3個月伴進行性黃疸1月入醫院消化內科,經醫生繩榮湍詳細詢問,該患者長年從事建築行業,有飲酒史10餘年,曾在當地衛生院治療1周無效。來院時,小便呈醬油色,皮膚如橘皮黃色伴瘙癢,發病後體重下降約5kg以上,查肝功能、腫瘤標記物等,總膽紅素達220umol/L以上(約為正常值13倍),完善腹部增強CT、MRI,診斷為「十二指腸乳頭占位(膽胰壺腹部惡性腫瘤待排)、梗阻性黃疸」。

消化內科主任吳娜第一時間邀請多個科室會診,傳統外科手術難度和風險比較大,家屬因病費用高、報銷少、路途遠、陪護難等因素並不願意去外地治療。經內外介入多學科會診決定為患者實施本院首例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附手術圖:

手術前所見病灶

手術支架放置後

手術示意圖

經家屬同意、醫護人員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在消化內科主任吳娜的指導下,在消化內科醫生繩榮湍和上級醫院專家的配合下,完成了「ERCP+十二指腸乳頭肌切開(EST)+膽總管擴張+膽總管金屬支架置入引流術」微創治療。整個手術過程不到30分鐘,創傷極小,出血量不到5ml。術後患者步行回到病房,次日複查肝功能膽紅素顯著下降。飲食逐漸恢復到原來水平,皮膚瘙癢及黃染消退,目前患者已辦理出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