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來信 | 一位人民教師在協和醫院心內科的住院經歷

北京協和醫院 發佈 2024-04-30T15:09:14.945085+00:00

近日,患者王女士發來一封感謝信,詳細記錄了在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治療的6個日日夜夜。

近日,患者王女士發來一封感謝信,詳細記錄了在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治療的6個日日夜夜。這6天,對於病房的醫護人員來說,只是千千萬萬個奮戰在臨床一線的日子中的滄海一粟,但是在患者眼中,協和一磚一瓦、一人一事,帶給她的是對世間美好的嚮往,是對生命健康的敬畏,更是對協和醫院的信任。今天,就讓我們透過這位人民教師,看看百姓眼中的協和——

1月底,我因心臟房顫住進了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CCU病房,3天後手術,6天後出院,前後6天,體驗了百年協和的精湛醫術和人文魅力。

此前,我看過幾本關於協和歷史的書,印象最深的是《協和醫事》。在我的心目中,協和不僅僅是一家醫院,更是一個有著神秘色彩的傳奇。

入院那天,我和兒子帶著一些生活用品來到協和,一抬頭便望見老協和的青灰色建築,聳立在北京冬日的陽光下,酷似一座中世紀的城堡。我本來有點焦慮的心情,不覺鬆弛下來,仿佛有了依靠,跟兒子說,「這回終於要體驗百年協和了」。

在住院部交了押金,兒子陪我來到內科樓二層的CCU,一名護士開門把我接進去,但不讓兒子送進去,她說:「患者一切有護士照顧,不需要家屬陪床,每天可以打視頻電話,有事會電話通知。」兒子聽了很放心,就回去了。

我懷著好奇,跟著護士穿過過道進了病區,不覺眼前一亮:每間病房的玻璃上都貼著紅彤彤的窗花,花樣精緻各異;護士台周遭掛了一圈小紅燈籠,還有很多綠植,潔白的病房既生機勃勃,又喜慶祥和,一時讓人忘了自己是來住院治病的。

病房坐落於安靜的角落,窗子通透明亮,窗外便是老協和的青灰色大樓。此時,我的心情徹底放鬆下來了,感覺自己到了一個安全的、能受到保護的地方。

在接下來的六天裡,我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協和的與眾不同。但篇幅所限,挑幾件印象最深刻的事來敘述。

1

我的主治大夫是韓業晨醫生,他第一天來查房時,身後跟著一大群年輕醫生。向他陳述病情之後,我說自己生性敏感、容易焦慮,想請一位心理醫生,韓大夫聽了立刻答應給我安排。

第二天中午,一位面目姣好的年輕女大夫出現在病房門口,笑盈盈地自我介紹說她就是心理醫生。大約是她身上那種職業親和力,讓我一見她竟像見到親人一樣,脫口而出,「親愛的,你來了!」萬璐大夫也樂了。後來,她跟我聊了約半個小時,很快明白我的焦慮根源,對我的處境深表理解,她也從治療的角度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建議。

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但我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許久以來,這是我第一次從陌生人那裡感覺到被理解,被「看見」。我暗暗下定決心,出院以後,我會定期找萬璐大夫諮詢的。更要感謝韓大夫,為我請了這樣一位出色的心理醫生。

2

我的手術安排在入院後第3天早上9點鐘。我剛入院時兒子已經作為家屬簽了手術同意書,但按醫院規定,醫生在術前還要跟家屬見一面。

手術前一天,護士給我兒子打電話,通知他8點半到手術室門口等候。他在電話里跟我說會早點到,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卻遲遲不見他的蹤影,我只好先跟著護士去手術室。在手術室又等了幾分鐘,兒子還沒出現。我有點急了,給他打電話,不料他語帶歉意地說昨晚設了3個鬧鐘沒有鬧醒,現在馬上騎電動車趕過來,大約要20多分鐘。

9點,護士給我掛上輸液瓶,整個手術團隊已經做好了準備,兒子還沒有趕到。主刀醫生後面還有好幾台手術,問我兒子到哪裡了。我急得不停地給他打電話,但沒人接。我坐在手術室里,尷尬和愧疚使我無地自容,眼淚也止不住了。我對醫生說,「要不我以後再說吧。」「沒關係,再等等吧。」一位站在門口守候的男醫生安慰我說。

9點半,兒子終於跟醫生照了面,手術開始了。3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當我從全麻中醒過來,恍惚從天堂回到人間,好像睡了一個有生以來最深最沉的覺。

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師,這次在協和看病、住院、手術,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人性關懷。我帶著一派「天真」的單純,把自己託付給協和,協和卻給了我大大超過預期的回報。

術後第3天中午,主刀醫生程中偉大夫來看我,詢問我的身體狀況。我不好意思地又向他道歉,他豪爽地頭一擺,說道,「這有什麼,特殊情況嘛」。

3

術後第2天,我已經可以下地活動。從春節前開始,心裡就一直盼著立春。朋友問候時我都說,等春天來了就好了,春天來了,地氣暖了,陽光溫煦了,萬物萌生,人的生命力也會開始復甦。

立春那天下午,一位小護士進來,親熱地喊道,「阿姨,我給您洗洗頭泡泡腳吧」。我心裡一下子被暖到了,嘴裡趕緊說,「不用不用,我自己能洗」。但護士還是給我打來熱水,協助我洗了頭。洗完後,我把頭髮擦半干,下午三點的太陽正好從老協和大樓那邊照過來,灑在病房的窗台上,我倚著窗台,在陽光里曬乾了頭髮,完成了迎接春天的儀式,心裡滿溢著欣喜。

4

病房裡每天5點吃晚飯,飯後時光是患者一天裡最空閒的一段時間。外面的天還亮著,老協和樓頂一抹晚霞還沒有消退。我喜歡背朝著門口,盤坐在椅子上,戴著耳機聽德彪西的《冥想曲》,久久地眺望窗外的協和老樓,琢磨它獨特的建築風格。歷經一百多年,大樓外牆的夾角線仍然稜角分明,筆直如故。牆面青磚也平整如初,沒有一塊殘損。窗欞一豎一橫,構成一個十字,這些帶著十字的長窗一排排地列著,遠遠望去,透出一種凜然的森嚴感,仿佛宣示著醫學的神聖。每當暮色降臨,那一排排長窗里便亮起了燈光,大樓里燈火通明,人影來往,令人恍惚回到一個世紀前。

在協和的那幾天,我睡得特別安心。我揣想,病房好像是另一個世界,沒有家屬或親戚朋友來探望,對病人而言,暫時屏蔽了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時產生心理暗示:你住到這裡,唯一的任務是安心治病,其他都不要多想。加之病房裡醫生、護士、實習生……所有人都待你親切溫和、耐心細緻、有求必應。每天看到的都是親切的笑臉,聽到的都是關切的問候。在我的記憶里,除了幼時被母親悉心照料,有生以來第二次感受到被人照料、愛護、陪伴的溫暖,而且是一群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5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協和好像是另一個世界,一個聳立了一百多年的標誌。在時光的流轉中,始終堅守著最初的信念和高貴,虔誠地為中國百姓服務。

出院前,我對韓大夫說,「我對你們的工作充滿敬意和感激」。我要感謝韓大夫把我「挑」來CCU病房這個溫暖的「家」,也感謝他把我列入房顫隊列研究課題組,感謝病房裡所有的護士們對我的悉心照料。

這次住院雖然只有短短六天,卻是我人生中一段獨特的經歷。因為遠離故鄉,一旦有急難,相隔兩千公里外家鄉的親人和學生們,除了關切問候,他們的愛難以抵達身邊。但是有這樣一群素不相識的醫生護士,成了我的親人,他們幫助我,療愈我的身心。我想起美國特魯多醫生的銘言:「有時去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或許,這就是醫學的要義,協和做到了。

慶幸中國有協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