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脾胃虛弱),中醫經典方劑1則,滋陰補血,健脾益氣

廣安門中醫專家王劍飛 發佈 2024-05-01T09:35:43.778453+00:00

缺鐵性貧血屬中醫學「血虛」範疇,根據貧血的臨床表現,又分為「萎黃」、「虛勞」等。常見病理因素為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飲食失調、久病難愈、臟腑虛損、慢性失血、蟲積等。

缺鐵性貧血屬中醫學「血虛」範疇,根據貧血的臨床表現,又分為「萎黃」、「虛勞」等。常見病理因素為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飲食失調、久病難愈、臟腑虛損、慢性失血、蟲積等。

氣虛血虧證多與心肝脾有關,常由失血過多、久病失治、病後失調所致。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虛,所以皮膚黏膜蒼白、頭暈、舌淡紅苔白。脾主運化而化生氣血,脾氣虛,所以肢體倦怠、納少、脈虛無力。治宜益氣養血並重。


【主治】:脾胃虛弱型缺鐵性貧血,症見面色蒼白、納差、爪甲不榮、結膜蒼白、唇舌色淡等。

【方藥】:黃芪,太子參,焦山楂,雞內金,枸杞子,阿膠,大棗,甘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1周為1個療程。

方解:方中黃芪、太子參能健脾益氣;焦山楂、雞內金和中消積,增強運脾之功,使健中有消,補中有運;阿膠、枸杞子補血滋陰;大棗補太陰之精,長於補血;甘草能調和中焦脾胃。由以上藥物組方治療缺鐵性貧血,在臨床上具有很好的療效。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所述配伍、方劑藥方、驗方,藥膳等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本文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