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及後世名醫對頭面部出汗認識和治療妙招

段醫生科普 發佈 2024-05-01T22:33:05.456255+00:00

前面十幾篇關於多汗症的文章已經從不同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多汗症(包括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現多汗症的九種體質和調理方法;現代醫學對多汗症的認識;並詳細介紹了氣虛多汗、陰虛內熱多汗、肝鬱血虛多汗、營衛不和多汗、濕熱多汗的代表方加減運用:玉屏風散、當歸六黃湯、逍遙散、桂枝湯、龍膽瀉肝湯;多

前面十幾篇關於多汗症的文章已經從不同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多汗症(包括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現多汗症的九種體質和調理方法;現代醫學對多汗症的認識;並詳細介紹了氣虛多汗、陰虛內熱多汗、肝鬱血虛多汗、營衛不和多汗、濕熱多汗的代表方加減運用:玉屏風散、當歸六黃湯、逍遙散、桂枝湯、龍膽瀉肝湯;多汗症和腋臭的嚴重程度分級;醫聖張仲景治療多汗症的九種治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接下來幾篇和大家介紹一下不同部位出汗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有何不同,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醫聖張仲景及後世名醫對頭面部出汗認識和治療妙招。

頭汗症,表現為頭面部汗腺分泌過多汗液,超出機體正常體溫調節所需量。當環境溫度增高,情緒緊張或劇烈運動時頭面部多汗症狀尤為顯著。頭汗症分為三度:①輕度:多汗症狀輕微,額頭及面頰部潮濕;②中度:面頰、額頭出汗可成水滴狀;③重度:頭面部出汗嚴重,汗液可沿面頰部、額頭及兩鬢連續滴下。輕、中度頭面部多汗可被患者耐受,但重度多汗對患者生活、學習、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影響。

本文主要從中醫的角度來談談頭面部多汗症的治療。關於頭面部多汗症的論述詳細的見於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後世醫家將本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且後世醫家對於頭面部多汗症的認識的治療也多以仲景的理論為基礎,所以本文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仲景是如何認識頭面部多汗症的,以及有哪些治療方法。中醫有「頭為諸陽之會」的論述,經過頭部的經脈均為陽經,所以頭部出汗多與陽經的病變有關。

1.邪熱內蘊導致頭汗出:

①胸膈鬱熱:《傷寒論》228 條梔子豉湯證: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儂,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梔子豉湯由梔子、淡豆豉兩味藥,適用了胸膈內熱輕症,胸膈有熱,但熱較輕,所以僅僅頭部汗出,全身其他地方無汗,用梔子豉湯清宣鬱熱頭汗即止。本方主證僅頭部汗出,心中煩躁,可伴有口乾,舌質紅苔黃,脈數。

梔子豉湯方:梔子、淡豆豉。


②熱與水結的結胸證:《傷寒論》136 條「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本證鬱熱與胸膈之水飲相搏,水熱互結,熱被郁遏而無出路,上越於頭而得外出之機故僅見頭汗出而周身無汗。予大陷胸湯瀉熱逐水,水飲得消、鬱熱得清所以頭汗自愈。由於本方藥性猛烈,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勿自行服用。本方主證僅頭部汗出,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手不可近。伴見短氣煩躁,大便秘結,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舌紅,苔黃膩或兼水滑,脈沉緊或沉遲有力。

大陷胸湯方:大黃、芒硝、甘遂。(本方藥性猛烈,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勿自行服用)


③ 濕熱內阻證:《傷寒論》236 條「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陽明病本來主證就有大汗出,而此處濕邪阻滯,所以導致僅有頭汗出,以茵陳蒿湯清利濕熱,則濕熱退而頭汗止。本方主證僅頭部汗出,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口渴欲飲,噁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如果濕熱重可以用茵陳五苓散。

茵陳蒿湯方:茵陳,梔子,大黃。

茵陳五苓散方:茵陳、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


④熱與血結的熱入血室證:《傷寒論》216 條「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本證是熱與血結導致但頭汗出,針刺期門穴則愈。期門穴為肝經募穴,此穴位有疏肝理氣活血的作用。熱入血室指婦女經期、產後或施行人流,引產術後等,在血室(子宮)空虛之際,感受外邪所致病者。主證見下腹部或胸脅下硬滿,發熱惡寒,重則可有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則胡言亂語,神誌異常等。治療除針刺期門穴外,仲景提到小柴胡湯也可以治療此證。

小柴胡湯方:柴胡、黃芩、制半夏、人參、炙甘草、生薑、大棗。

2.少陽樞機不利導致頭汗出:

①《傷寒論》147 條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此證是少陽膽經樞機不利,水飲內停所致,本證頭汗出是因為樞機不利,水飲內停,鬱熱蒸騰於上導致僅僅頭部汗出。治療當和解少陽,使樞機暢通,內化水飲清熱。用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正如名醫陳伯壇所說: 「無柴胡則結不解而諸恙不除,無桂枝則陽不收而頭汗不止,無乾薑則寒不動而陰汗不至。「本方主證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或大便溏泄等。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柴胡、 桂枝、 乾薑、 瓜蔞根、 黃芩、 牡蠣、 炙甘草。


②《傷寒論》148 條少陽陽微結證: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此證也是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陽樞機不利,導致的但頭汗出,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樞機則頭汗自愈。主證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小柴胡湯方:柴胡、黃芩、制半夏、人參、炙甘草、生薑、大棗。

當然治療得因時因地制宜,對於潮濕溫熱之地,病人除了少陽樞機不利外,常有濕熱內生,蒿芩清膽湯比小柴胡湯更為適用。蒿芩清膽湯是俞根初根據南方多見濕熱痰濁的病理特點,按照小柴胡湯的組方思想化裁而來,將主藥柴胡、黃芩更以青蒿、黃芩。《通俗傷寒論》中何廉臣評價: 「青蒿腦清芬透絡,從少陽膽經領邪外出,雖較疏達腠理之柴胡力緩,而辟穢宣絡之功,比柴胡為尤勝,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蒿芩清膽湯方:青蒿、淡竹茹、制半夏、赤茯苓、黃芩、枳殼、陳皮、碧玉散。

3.寒濕阻絡導致頭汗出: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第16 條「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寒濕阻絡也可以導致但頭汗出,治療以化寒濕為主,可以用五苓散。

五苓散方:茯苓、白朮、澤瀉、豬苓、桂枝。


4.熱盛津竭導致頭汗出:

《傷寒論》111 條「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傷寒論》200 條「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此兩條都是由於被火攻誤治導致里熱熾盛,津液匱竭,本來里熱熾盛應該全身汗出,但由於津液匱竭僅能頭部出汗。所以此兩條提示我們里熱熾盛,津液匱竭時會出現但頭汗出,治療當滋陰清熱。


5 陰竭於下陽無所依附而上越導致頭汗出:

《傷寒論》219 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此條為陽明病誤下導致的津液下竭,下焦之陽虛陽氣無以依附而上越,故額上汗出,手足厥。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第 17 條「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濕氣重的病人誤下,傷及里陽,陽氣上越則額上汗出。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第 2 條「產婦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本條為產婦產後血虛,虛陽上浮導致但頭汗出,如果兼有大便乾結,嘔吐,不欲飲食,可以給予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則愈。

《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第 2 條中的女勞疸: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 腹如水狀不治。」女勞疸多得之於房事過多腎陰受傷,腎虛內熱,虛熱上蒸於頭而見額微汗出。

此4條導致頭汗出的病因皆是陰竭於下陽無所依附而上越導致頭汗出,治療此類頭汗出當滋陰潛陽。

總結一下,仲景對於但頭汗出的病機認識大體分為以下五條:邪熱內蘊(胸膈有熱、飲熱互結、濕熱內阻、熱入血室)、少陽樞機不利、寒濕阻絡、熱盛津竭、陰竭於下陽無所依附而上越。後世醫家多以仲景對頭汗出的認識為基礎,進行理法方藥的豐富和完善。

明代名醫張景岳《景岳全書·頭汗》所言: 「頭汗之證有二: 一為邪熱上壅,一為陽氣內脫也。」清代名醫劉奎《松峰說疫·論治·瘟疫雜症治略·頭汗》曰: 「頭汗總為邪熱,而陽氣內脫者,間或有之。頭為諸陽之會,三陰經不上頭,故無頭汗。所以頭汗屬陽經。」同時「頭為諸陽之會」,全身陽經( 手、足三經和督脈) 均會於頭,因此,頭汗病證常以清陽熱、潛浮陽、調和氣機等法治療為主。兩個醫家都認為頭汗和內熱和陽氣內脫也。

清代名醫張璐在《張氏醫通·雜門》中記載:「頭汗,頭為諸陽之會,額上多汗而他處無者,濕熱上蒸使然,或蓄血結於胃口,迫其津液上逆所致; 蓄血頭汗出,劑頸而還,犀角地黃湯。頭汗小便不利,而渴不能飲,此瘀蓄膀胱也,桃核承氣湯; 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甚則茵陳蒿湯微利之; 傷寒脅痛耳聾,寒熱口苦,頭上汗出,劑頸而還,屬少陽,小柴胡加桂枝、苓、術和之。」認為頭汗出主要與濕熱、淤血、少陽樞機不利有關。

犀角地黃湯方:犀角(水牛角代替),生地,芍藥,丹皮。

桃核承氣湯:桃仁(去皮尖)、大黃、甘草(炙),桂枝(去皮)、芒硝。(此方較為峻猛,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茵陳五苓散、小柴胡湯見上。

清代名醫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中詳細地論述了面部不同部位出汗對應的臟腑及治療方藥:「人有汗出額上偏多者,以頭為諸陽所會,故蒸熱而汗,此就無病者言之也。又以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鼻屬脾,頦屬腎,額屬心,三焦之火,涸其腎水,溝渠之水,迫而上屬於心,故血虛而偏多汗,此就有病者言之,也宜額汗方。……濕邪搏陽,亦汗出頭額宜參用勝濕湯、調衛湯。水結胸無大熱亦出頭額宜小半夏湯加茯苓。陽明胃實,亦汗出頭額宜調胃承氣湯。」

勝濕湯:蒼朮,厚朴,法半夏,藿香,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調衛湯:蘇木、 紅花、 豬苓、 麥門冬、 生地黃、 法半夏、生黃芩、生甘草、 當歸梢、羌活、 麻黃根、 五味子。

小半夏湯加茯苓:法半夏、生薑、茯苓。

調胃承氣湯:大黃、甘草、芒硝。

除了清代名醫張璐外,後世不少醫家也認為頭汗和邪氣在半表半里,少陽樞機不利有很多關係,遵從仲景用小柴胡湯治療但頭汗出的方法。如由金國名醫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頭汗》中提到:「寒濕相搏,與邪氣半在表半在里,乃有頭汗也。」《溫疫萃言·頭汗》分析:「三陰之經,皆至頸胸中,獨三陽經上循於頭,故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乃陰陽不和,邪居表里之間,故有是證,當以小柴胡和之。……若半表半里,則往來寒熱,亦有微惡寒,手足冷,脈沉者。」清代名醫唐宗海《血證論·出汗》中也提到:「但頭汗出,身不得汗者,乃陽氣內郁,冒於上而為汗,以小柴胡湯解其郁,則通身得汗而愈。」證明小柴胡湯是治療但頭汗出的常用方劑。


清代名醫李用粹在《證治匯補·外體門·汗病章附飲食汗》中提到:「頭汗者,以六陽之脈,上循於頭;三陰之經齊頸而還。陰虛陽浮,故出頭頸,不能周身。」還有清代名醫陳士鐸《石室秘錄·斂治法》所言:「凡人頭頂出汗,乃腎火有餘而腎水不足。」也遵從了仲景提到了陰虛陽浮所致的但頭汗出,治療當滋陰潛陽或滋陰降火,可以用潛陽封髓丹或當歸六黃湯加減。

潛陽封髓丹方:制附子、龜板、砂仁、黃柏、炙甘草。

當歸六黃湯方: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黃芪。

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醫集·丹溪手鏡·頭汗》提出:「頭汗,邪熱內畜不得越,蒸於陽經,且頭汗為里虛表實,玄府不開,則陽氣上蒸於頭。」元·朱丹溪《脈因證治·自汗頭汗》:「胃熱上熏頭汗。」遵從仲景鬱熱在里所致的頭汗,可以用梔子豉湯或白虎湯加減。

梔子豉湯方見上。

白虎湯方: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清代名醫陳鄂在《一見知醫·頭》中記載:「頭汗,汗出至頸而還,血症也。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佐之,不易之法。」提出了補益脾胃活血化瘀治療頭汗的方法。

不過也有不少醫家提出,小兒睡時慣常頭部出汗,無其他症狀者,不屬病象,不必治療。宋代兒科名醫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太陽虛汗》中提到:「上至頭,下至項,不過胸也,不須治之。」明代兒科名醫萬全在《幼科發揮·心所生病·諸汗》亦分析說:「汗者心之液也,惟頭汗不必治。小兒純陽之體,頭者諸陽之會,心屬火,頭汗者,炎上之象也。故頭汗者,乃清陽發越之象,不必治也。」

本文總結了歷代名醫對於頭汗證的認識和治療方藥,雖然不是全部醫家的觀點,但已經基本涵蓋了古代名醫對頭汗認識的絕大部分,由於本文為了原汁原味的反應古代名醫的觀點,所以文中的醫書原文引用較多,對於沒有中醫基礎的朋友,可能讀起來有點費力,文中所推薦的方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特別是兒童、備孕婦女、孕婦及有重大疾病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後面還會繼續給大家講腋汗、手足汗、胸汗、陰汗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