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類風濕,為什麼要儘早治療?

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發佈 2024-05-05T23:28:00.880901+00:00

一般而言,類風濕關節炎所造成的關節破壞一旦發生便不可逆,如不及時治療,三年致殘率高達70%。臨床中,有的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也未出現明顯的關節強直畸形,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但有的患者病情卻異常頑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不僅關節破壞明顯,還出現了一系列臟器損害。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把握治療關鍵「時間點」!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性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一般而言,類風濕關節炎所造成的關節破壞一旦發生便不可逆,如不及時治療,三年致殘率高達70%。除此之外,還可累及皮膚、黏膜、肺部、心血管、神經、血液系統等多部位,造成嚴重併發症。

臨床中,有的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也未出現明顯的關節強直畸形,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但有的患者病情卻異常頑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不僅關節破壞明顯,還出現了一系列臟器損害。

同樣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什麼預後差異會如此巨大呢?除了性別、年齡、等因素外,不少患者都沒有抓住一個關鍵的「時間點」,而這個「時間點」對類風濕關節炎病情走勢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 這個「時間點」具體是什麼?

類風濕關節炎的整體預後與啟動抗風濕藥物治療的時機密切相關。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發布的《類風濕關節炎發展報告》指出:「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是阻斷或延緩關節結構破壞、阻止關節發生畸形與殘疾、改善預後的根本措施,可避免或顯著減慢多達90%患者的關節損傷進展,從而預防不可逆殘疾的發生,而最佳『治療機會窗』為發病後的1年內。」如果進一步精確些,類風濕關節炎的最佳「治療機會窗」為發病後的3-6個月,這就是對患者而言最為關鍵的「時間點」。

二 這個「時間點」為什麼如此重要?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持續性」與「進展性」是它的兩大特點。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進展就好比馬拉松比賽,因為賽程很長,起跑時選手速度並不快,但需要保持一定的節奏直至進入最佳狀態,最終完成比賽。在此過程中,一旦選手被外界因素干擾,已保持好的狀態會被打破,而再次進入最佳狀態非常困難,最終可導致比賽失利。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出現關節症狀前機體已經發生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病理變化,如免疫細胞表型改變、類風濕因子和抗CCP抗體陽性、IL-1和TNF-α等致炎因子濃度增加、關節滑膜中淋巴細胞浸潤等,而關節症狀正是這一系列病理變化造成的結果。但這些病理變化並不會停止,而是繼續進展並逐漸加重,最終造成關節強直畸形。如果能儘早對這些病理變化進行干預,打破這一「最佳狀態」,病情自然能夠得到扭轉,疾病造成的危害也能降至最低程度。

目前大量的臨床研究顯示,接受早期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不僅具有較高的緩解率,而且關節破壞發生率更低。如發病不到1年即接受規範抗風濕治療的患者,其關節破壞發生率較1年後才接受治療的患者降低33%,而發病3個月內開始規範抗風濕治療的患者。在6年的隨訪過程中我們發現,無藥緩解率明顯高於發病3個月後才接受規範抗風濕治療的患者。

三 患者應該怎麼做才能抓住這個關鍵的「時間點」?

早診斷+早治療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該做的。如果能發病後3個月內診斷及治療就不拖到6個月;能發病後6個月內診斷及治療就不拖到1年;能發病後1年內診斷及治療就不拖到1年後。

首先,應該提高對類風濕關節炎這一疾病的重視程度,尤其是那些一級親屬具有類風濕關節炎病史的人群,應作為高危人群對待。其次,警惕無明顯誘因突發的關節腫痛及晨僵症狀,尤其累及手部掌指關節,即使短期內能自我緩解,也絕不能僅用勞損、腱鞘炎等原因解釋,需要儘早就診並完善檢查,特別是女性及具有類風濕關節炎家族史的人群。再次,「早治療」一定是指規範的抗風濕治療,即由風濕病專科醫師制定的藥物治療方案,不包括患者自行服用的「偏方」、「秘方」,或他人介紹的「特效藥」。

此外,還必須強調治療足療程。有些患者一旦症狀緩解就自行減藥、停藥,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只能導致疾病循環往復,錯失最佳治療時期。

本文來源:韋尼醫生

責任編輯:卡帶

「醫學界醫生站」APP秉持「服務醫者,改善醫療」的初心不間斷更新7年余,風濕領域沉澱著大量各路大神的精心分享,擇優納入專欄,目前指南解讀43+、用藥乾貨63+、經典病例142+……

無需下載便可瀏覽更多風濕前沿資訊

👇👇👇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