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女性,2年間斷胸悶胸痛!多種「心病」匯聚一身,該怎麼治

名醫在線網 發佈 2024-05-12T03:51:51.261412+00:00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基本信息】女,72歲【疾病類型】中度肺動脈高壓、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級、冠心病、冠脈支架植入後狀態。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基本信息】女,72歲

【疾病類型】中度肺動脈高壓、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級、冠心病、冠脈支架植入後狀態。

【治療醫院】陽江市人民醫院(三甲)

【治療方案】患者入院後給予吸氧,並給予烏拉地爾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托拉塞米利尿,前列環素、地爾硫卓擴張肺動脈、降低肺動脈高壓,華法林抗凝等治療。

【治療周期】14天,長期隨訪。

【治療效果】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呼吸困難症狀減輕,未再出現胸痛、咳嗽等。

一、初識患者

第一次見到患者是在急診,患者為一位老年女性,面龐消瘦,靜靜的躺在急診床上,周圍有多個家屬陪著,通過詢問病史得知,她2年前就出現過胸悶、胸痛,胸痛局限於胸前區,持續數小時才可緩解,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給予放置支架治療。

這次是她2天前開始出現胸悶、胸痛,同時有呼吸困難、心慌,夜間呼吸困難明顯,甚至沒法躺平,需要坐起才能呼吸,偶爾有咳嗽、咳白顏色的痰,後來發現兩條腿也腫了,覺得病情嚴重了,才來醫院看病。

為患者進行查體,查體可見雙下肢水腫,聽診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濕性囉音。根據患者情況,考慮初步診斷為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後狀態。

二、治療過程

患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此次出現胸痛、胸悶,不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給予急查心電圖,結果為ST-T改變,提示心肌可能存在缺血情況,化驗肌鈣蛋白在正常範圍內,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再發可能性小。

基於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斷,給予急查BNP為7103.2pg/ml,高於正常範圍,行心臟彩超檢查,結果為右房、右室增大,主動脈瓣鈣化,三尖瓣重度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肺動脈收縮壓為65mmHg。

患者目前「中度肺動脈高壓、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級、冠心病、冠脈支架植入後狀態」診斷明確,考慮肺動脈高壓發生的病因為冠心病、心力衰竭。因患者呼吸困難明顯,入院後立即進行吸氧,應用烏拉地爾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從而減少回心血量,給予托拉塞米利尿、改善症狀治療。因患者存在肺動脈高壓,給予前列環素、地爾硫卓擴張肺動脈,從而降低肺動脈高壓。因肺動脈高壓、急性心力衰竭均可容易有血栓形成,囑患者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

除積極治療外,預防復發也很重要,囑患者院外長期規律服用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 每日1次,氯吡格雷片75mg 每日1次,匹伐他汀鈣片2mg 每日1次,呋塞米片 20mg 每日1次。並定期門診複查,不適及時就診。

三、患者在治療中注意事項

1、低鹽低脂飲食,病情穩定後可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

2、1周後複查INR,服用華法林期間保持飲食結構的相對平衡,避免外傷,觀察有無齒齦出血、鼻出血、皮下淤血瘀斑、嘔血、黑便等。

3、注意監測體重及尿量,3天內體重增加2kg以上,需增加利尿劑用量並及時就診。

四、患者的治療效果

患者入院後經吸氧、抗心力衰竭、調脂穩定斑塊、降低肺動脈壓、抗凝、對症等治療,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呼吸困難症狀減輕,未再出現胸痛、咳嗽等。

院外繼續長期規律服藥,注意監測血壓、心率、體重,定期複查電解質、肝腎功、心臟彩超等。出院1周複查INR,穩定後每月複查1次即可,行有創檢查或手術時告知醫生使用華法林情況。

五、醫生感悟

正常肺動脈收縮壓為18-25mmHg,平均壓12-16mmHg,當收縮壓高於30mmHg、平均壓高於25mmHg,即可診斷肺動脈高壓。

引起肺動脈高壓的病因,既可以是肺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其他心肺疾病引起,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先心病等。因為我們這位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所以此次考慮為急性心力衰竭導致的。因此,對於有心臟疾病的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平時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病情的進展,出現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的病因不同、壓力增高的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會有所差異,可以採用藥物治療、介入治療,甚至是手術治療,具體選用哪種方式,需根據病人實際情況決定。因我們這位患者是首次發作,且通過藥物治療症狀得以改善,所以最終未採取介入或手術治療。

因肺動脈高壓不能治癒,除通過治療控制症狀外,我也告知患者要充分了解這個疾病,掌握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減少疾病的復發及症狀的出現,從而提高生活和生存質量。

姓名:羅立

單位:陽江市人民醫院

科室:心內科

職稱:主治醫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