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中風,多了解一點兒沒壞處

養生站樁 發佈 2020-06-08T12:38:00+00:00

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5屆世界卒中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經病學專家代表發表一份宣言,呼籲設立「世界卒中日」。這份宣言將提交世界衛生組織。宣言指出,卒中已成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最終,世界卒中組織將每年的10月29日定為"世界卒中日"。

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5屆世界卒中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經病學專家代表發表一份宣言,呼籲設立「世界卒中日」。這份宣言將提交世界衛生組織。宣言指出,卒中已成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

最終,世界卒中組織將每年的10月29日定為"世界卒中日"。

卒中,又名中風,腦卒中,腦血管意外,當大腦中的血管出現栓塞或破裂出血時就會發生卒中。

沒有血液和氧氣供應,缺血部分的腦組織就會出現壞死。壞死腦組織支配的軀體部分就會出現功能異常。

卒中的主要症狀可簡記為FAST。

F(面)面癱、口角歪斜;

A(臂)肢體無力;

S(言)語言不清;

T(時)迅速求助。

卒中的常見症狀包括:

1.突發臉部、上肢或下肢麻木、刺痛、無力或喪失運動能力,尤其是單側肢體出現上述症狀。

2.突發視力改變。

3.突發口齒不清、言語困難。

4.突發對簡單陳述的困惑或理解困難。

5.突發行走或平衡障礙。

6.突發不同於以往的嚴重頭痛。

卒中的發病原因

1.缺血性卒中:血栓阻塞供應腦部的血管引起的。

2.出血性卒中:大腦內出血或大腦周圍出血引起的。

可控的卒中危險因素:

A.患高血壓、房顫、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B.存在吸菸、大量飲酒、超重、缺乏運動。

不可控的危險因素:

A.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B.性別。男性高於女性。

C.家族史。

D.既往有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

如何預防卒中?

控制危險因素,治療能導致卒中的疾病,調整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預防卒中。

A.治療疾病:

a.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使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b.按照醫囑,服用阿司匹林或抗血小板藥。

c.按照醫囑費用藥物,如有疑問。請諮詢醫生。

B.調整生活方式:

a.不吸菸,避免二手菸。

b.限制飲酒量或儘量不飲酒。

c.保持健康體重。

d.每周適量運動。每周運動時間不低於2.5小時,可每天運動半小時,每周運動5天。

e.健康飲食。多吃水果、蔬菜、高纖維食物,低鈉、低脂飲食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