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糖還是少「醣」,其實是它才會轉成脂肪……

fit健身 發佈 2020-06-08T04:45:47+00:00

關於糖的話題已不在少數,吃多了會讓我們變胖,長痘痘,甚至引發一系列疾病,於是現代人以「戒糖」作為一種養生的方式,動輒曬出自己立下抗糖、戒糖的flag。今天聊聊糖類這個大家族,要認真看哦,文章會告訴你哪種糖最壞,我們要怎樣正確吃糖。糖類大家族糖類大家族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

關於糖的話題已不在少數,吃多了會讓我們變胖,長痘痘,甚至引發一系列疾病,於是現代人以「戒糖」作為一種養生的方式,動輒曬出自己立下抗糖、戒糖的flag。

今天聊聊糖類這個大家族,要認真看哦,文章會告訴你哪種糖最壞,我們要怎樣正確吃糖。


糖類大家族


糖類大家族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醣這個字是用來表示單糖,雙糖和多糖的總稱。

單糖是糖類家族的最小分子,我們最熟悉的是葡萄糖,我記得小時候生病需要打點滴的時候,醫生就開的藥里就有葡萄糖。這種糖可直接給我們身體提供能量,也是我們的大腦最主要糧食,所以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過低,你就會感到頭暈,犯困,工作效率下降。

我們通常是靠吃米飯,麵條,饅頭,餅子獲得葡萄糖的。這些主食中的澱粉就是由很多小分子的葡萄糖組成。

我們做飯最常用的調味料白砂糖,其中95%以上成分屬於蔗糖,蔗糖也是糖類家族的重要成員,它是一種雙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構成。

果糖也是一種單糖,它的優勢是甜度比較高,如用100分制來打分的話,蔗糖的甜度是100分,果糖的甜度是180分,而剛才講的葡萄糖的甜度只有70分。水果中如果果糖的占比高,吃起來就會比較甜。

在我們的食物中還有一種多糖,我們叫它們膳食纖維,它們不被我們的腸道吸收,但能被我們腸道中的細菌利用,幫助我們維持腸道健康。


甜蜜的殺手


大家都愛甜甜的味道,那我就從天然糖中最甜的成員說起。

因為在天然糖里果糖是最甜的,所以它受到了商業的青睞。在食品工業中,人們通過酶學的方法將玉米澱粉中的葡萄糖變成果糖,這就是我們食品包裝的配料表中常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由於這種方法獲得的甜味成本較低,所以使用範圍比較廣。所有的小點心,甜食,糕點,餅乾,甜飲料等包裝食品,只要帶甜味的加工食品,幾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雖然果糖與葡萄糖的分子相同,但他們在體內的代謝卻差別很大。

果糖不會引起胰島素水平波動過大,果糖的生糖指數比較低,但這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並不是件好事。因為果糖在我們身體的代謝幾乎處於「失控」的狀態,不受ATP的負反饋調節,沒有限速酶,也不受胰島素和瘦素的調節,也就是說,我們吃多了果糖,身體是沒有明顯的飽腹感的,很多研究表明,果糖會大大增加我們的食慾,讓我們更想吃東西。

另外,我們攝入的果糖大部分會在肝臟內轉化成脂肪,如果攝入過多的果糖,就很容易患上脂肪肝。

綜合起來,果糖攝入過量,會引發肥胖、高血脂、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和高尿酸血症,引起糖尿病、脂肪肝和痛風等代謝性疾病 。

蔗糖也要小心,因為蔗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構成的。


正確的吃糖姿勢


新鮮水果里也含有很多的果糖,是不是也要避免呢?

答案是否定的。

新鮮水果里大部分都是水分,而且除了糖分以外,水果還富含對腸道健康有益的膳食纖維,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C,酚類、花青素、黃酮類物質,所以吃天然食物中的糖與加工食品中的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還有些小夥伴為了效仿明星「戒糖」,連主食都戒了。

這種做法也不科學,主食中除了含有組成澱粉的單糖,還有對腸道健康有益的膳食纖維,促進代謝的B族維生素,對健康有益的礦物質,如果不吃主食會導致我們營養攝入不均衡。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的營養指南中建議: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10%以下,在有條件時,應進一步控制在5%以下,約25-50g

我們應該避免的添加糖,其實包括了白砂糖,果葡糖漿,蔗糖。

正確吃糖的姿勢:雖然主食和水果中也含有糖,但只要合理攝入,是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的;白砂糖和果葡糖漿常添加在包裝食品里:糖果、蛋糕、餅乾、甜食、甜飲料、風味酸奶、乳酸菌飲料等,要儘量減少食用頻率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