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的急性期治療

戰支特色醫學中心科普 發佈 2020-10-28T05:06:40+00:00

文婉玲 杜娟,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神經內科。腦血管病是當今世界的頭號殺手,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占60%~80%。

——「世界卒中日」系列醫學科普(3)


文婉玲 杜娟,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神經內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腦血管病是當今世界的頭號殺手,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占60%~80%。腦梗死到底能不能治?怎麼治呢?

腦梗死的表現多種多樣,根本原因都是血管突然閉塞導致局部腦組織血流量急劇下降。在缺血發生後,梗死由血流量最低的中心部位向外擴張,腦細胞的損傷速度是以分鐘計算的。若能在完全損傷前恢復血流,則有可能挽救腦組織和相對應的功能。就像剛剛乾涸的稻田,如果恢復灌溉,則有可能恢復生機。因此,早期的病情和治療是決定後期恢復程度的關鍵。

靜脈溶栓和動脈內取栓

靜脈溶栓和動脈內取栓分別是通過化學和機械的方法,在腦組織完全梗死之前開通閉塞的腦血管,統稱血管再通治療。靜脈溶栓時,藥物從靜脈注入,隨血流流遍全身,激活自身溶解血栓的機制使血栓溶解(圖1)。機械取栓則是在放射線下,採用精細的導絲導管像疏通下水道一樣直達閉塞部位取出栓子(圖2)。前者廣泛打擊,不分大小;後者精準制敵,主要針對阻斷近端血管的較大栓塊。靜脈溶栓血管再通率約為20%~40%,動脈取栓成功率約為50%~90%。


怎樣知道是否還有可挽救的腦組織呢?醫生會根據發病時間和影像學檢查進行判斷。通常靜脈溶栓的時間窗是3~4.5小時,動脈內取栓時間窗為6~24小時。但人與人之間梗死的進展速度的區別是很大的,有的患者3小時就已經幾乎完全梗死,有的患者24小時之後還存在可逆轉的腦組織。

抗栓

腦梗死後早期,再次梗死或梗死範圍擴大的風險可達10%。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病因在恰當的時機啟動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以抑制血栓形成

神經保護

神經保護是通過藥物針對性阻斷腦缺血損傷的靶點,以降低損傷範圍和程度的治療方法。遺憾的是,至今為止,仍然沒有一種藥物的有效性明確通過了臨床試驗的驗證。新型神經保護劑聯合血管再通治療的效果正在驗證當中。

康復治療

腦梗死半年內是功能康復的關鍵時機,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越早開始越有效。針對不同類型的功能障礙,有不同的康複方法,包括在指導下被動或主動運動,作業訓練,物理治療等。主要目的在預防肢體痙攣姿勢的出現與發展,促進康復,減輕致殘程度和提高生活質量。

一般治療和生活護理

腦梗死患者由於肢體/吞咽/語言功能受損,生活上常常需要密切關注和照料,包括幫助患者翻身、在指導下小心進食、保持口腔衛生等。此外,腦梗死患者有時合併抽搐、嘔吐以及由於發病時跌倒導致的外傷,在護理時需要尤其注意,以免加重損傷。

(配圖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