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吃飯,吃飯的3個禁忌你知道多少?

京邁有味生活 發佈 2020-08-19T17:43:24+00:00

說起吃飯這件事,忍不住問一句:你知道怎麼吃飯嗎?從小,長輩總告訴我們,趁熱吃、吃飯的時候不要亂敲碗筷、要用手扶碗、進食的時候少說話...

說起吃飯這件事,忍不住問一句:你知道怎麼吃飯嗎?


"當然用嘴吃啊!"


不不不,我換一種問法:你知道怎麼吃飯對身體更好嗎?


從小,長輩總告訴我們,趁熱吃、吃飯的時候不要亂敲碗筷、要用手扶碗、進食的時候少說話......


其實,吃飯不僅是填飽我們的肚子,還能讓我們放鬆心情。但有時候,一些我們經常忽略的小習慣,可能讓吃飯這件事變得不那麼健康。


吃的太燙



有時候,父母總愛說「趁熱吃」!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趁熱吃讓身子一下子暖呼呼的。但,怎樣才算是健康的「趁熱吃」呢?


一般來說,人體能夠接受的食物溫度是在10-40度左右,50-60度已是忍耐極限


如果食物太燙超過這個溫度,就容易傷害口腔和食管黏膜。如果常吃燙食,食道反覆處於損傷和修復過程中, 容易引起口腔潰瘍等問題。


吃的太飽


很多老人都會讓家裡的小孩「多吃點,要吃飽」。



尤其是當食物就剩下一點,扔了覺得可惜,就算吃飽了也會做到光碟。


長期吃太飽,會增加了腸胃的負擔


很多人喜歡狼吞虎咽吃到撐才放筷子,吃完摸著肚皮來一句「爽」。


你爽了,你的胃卻開始遭罪了。很多人會發現,吃撐了肚子會難受就是這個道理。


偏食



通常,我們發現,60、70的父母是什麼都吃的。但是孩子卻多多少少有一些偏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吃愛吃的就意味著偏食挑食,長期下來就容易營養不均衡。


比如,有的人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水果,體內就會缺少膳食纖維,便秘就是常有的事情;而不愛吃肉的,就使得體內缺失優質的蛋白質和鐵質,影響身體健康。


長期偏食挑食,還可能引起營養不良,免疫力也會下降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