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如何識別自殺企圖並進行干預

渡過 發佈 2020-08-23T06:26:37+00:00

2019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世界衛生組織設計製作了宣傳頁,描述了作為教師、僱主、應急人員以及醫務工作者,可以如何發揮作用預防自殺。

自殺作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然而,自殺的有效預防及干預尚存在相應難度。研究表明,如果能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有效治療精神疾病;及時控制危險因素,預防自殺應當能夠實現。

同時,將自殺預防程序編寫成宣傳手冊向民眾廣為散發,對全社會進行宣傳教育也是預防自殺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019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世界衛生組織設計製作了宣傳頁,描述了作為教師、僱主、應急人員以及醫務工作者,可以如何發揮作用預防自殺。

我們希望這份指南除了患者本人及家人之外,有更多其它人群看到。因為,給抑鬱症患者創造一個溫暖包容的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預防自殺:供教師及在校職工參考


在學生中需要注意的跡象

  • 通過講述故事或展示圖片,表達關於結束生命的想法、感受或計劃;
  • 學業發生突然或劇烈變化;
  • 情緒發生變化,例如經常流淚、哭泣或表現出嚴重的焦慮情緒;表示對未來絕望;
  • 行為發生變化,如遠離他人,對通常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或變得較為憤怒、較有敵意、較激動、較易發怒或更為衝動;
  • 從事破壞性行為,包括與其他學生或教職員工發生衝突;
  • 經常缺課或上課時難以集中注意力;
  • 喝酒或吸毒;
  • 欺凌或與同伴關係破裂。
  • 在高壓力時期,例如在考試前或學生生活其他重大變化之前或期間,需特別注意情緒和行為的變化。


如果您感到擔憂,您能做什麼?

  • 私下與學生交談,表達您的憂慮,並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但不加評判。鼓勵學生與其信任的人交談,例如與家長或其他信賴的家人、成人或學校的衛生工作者交談。可以主動提出,在徵得學生同意後,與其信任的人談話。
  • 如果學生已試圖或表示將故意傷害自己,則應立即尋求校內(如輔導員或護士)或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支持。不要讓此學生獨處。


校長能做什麼?

  • 向學生們介紹情況和舉辦改善精神衛生活動,以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福祉,並提供培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情感和社交技能,幫助他們應對各種壓力環境。為教職員工舉辦培訓活動,使他們能夠識別和管理精神壓力以及注意學生可能有自殺風險的跡象。
  • 在學校創造有助於分擔心理困擾的文化。
  • 組織和鼓勵促進教職員工良好心理健康的活動。
  • 設計並實施計劃,敏感地管理並在校內傳達學生或教職員工的自殺或未遂自殺情況,以儘量減少進一步壓力,例如為學生、家長和教職員工提供訓練有素的衛生工作者和支持服務。


預防自殺:供僱主、主管和雇員參考


需要注意的跡象

  • 表達想要結束生命的想法或感覺,或者感到絕望或感覺沒有理由活下去;
  • 表達孤獨感、孤立感、絕望感或喪失自尊,或一味抱怨有問題;
  • 不與同事來往,工作績效下降或難以完成任務;
  • 行為發生變化,如不安、易怒、衝動、魯莽或咄咄逼人;
  • 安排臨終個人事務,如立遺囑或制訂具體的自殺計劃;
  • 酗酒或濫用其他物質;
  • 情緒抑鬱或提及以前想自殺的行為;
  • 欺凌或騷擾;
  • 應特別關註失業者。


如果為同事感到擔心,您能做什麼?

  • 表達同情和關心,鼓勵他們交談,應不加判斷地傾聽。
  • 詢問他們是否想打電話給任何人或是否已經打過電話。
  • 鼓勵他們接觸本單位的衛生或諮詢服務部門(如果有的話),或外部的其他服務部門,並主動提出一起打電話或一起去那裡。
  • 如果有同事試圖或表示他們將故意傷害自己,不要讓他們接觸到任何自殺工具,也不要讓他們獨處。應立即尋求本單位員工衛生服務部門(如果有的話)或外部衛生服務機構的支持。


作為僱主或主管,您能做什麼?

  • 安排向員工講解精神衛生和預防自殺專題。確保所有員工都知道單位內部和當地社區有哪些資源可用。
  • 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同事們可以輕鬆談論影響他們有效做事能力的問題,並在困難時相互支持。
  • 熟悉相關法規。
  • 識別並減少可能對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工作壓力因素。
  • 設計並實施計劃,敏感地管理和傳達員工自殺或未遂自殺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進一步壓力。還應為員工提供訓練有素的衛生工作者和支持服務。


預防自殺:供衛生工作者參考


需要注意的跡象

  • 表達想要結束生命的想法或感覺,或者感到絕望或感覺沒有理由活下去;
  • 談論孤獨感、遠離他人或社會孤離感、對他人的負擔或無法忍受的痛苦感;
  • 焦慮、暴力、苦惱或溝通困難(在見面中觀察到或作為問題提到);
  • 飲食或睡眠習慣發生改變;
  • 出現自割或自殘的跡象;
  • 安排臨終個人事務,如寫遺囑;
  • 缺乏家人支持或其他心理支持。

考慮和評估自殺的危險因素,包括以前的未遂自殺、抑鬱症、酗酒或吸毒問題、其他精神衛生問題(如精神病或躁鬱症以及嚴重的情緒困擾)、慢性疼痛或疾病、痛苦經歷(如性暴力和人際暴力、戰爭、虐待、歧視)、最近遭受的挫折 (如失業、喪親、關係破裂)或財務問題。


您能做什麼?

  • 安排足夠的時間私下交談,表現出同情心,並努力建立融洽關係。
  • 逐漸引入話題,衡量此人目前的精神狀態,然後才直接詢問其是否有自殺想法。詢問自殺不會引起自殺,但可以減少焦慮,使此人感覺被理解。
  • 如果此人確認已考慮或正考慮自殺,應接著詢問,以確定其是否制定了具體計劃。
  • 如果此人有自殺想法或計劃,但計劃並不具體或不會立即落實:
    • 提供情感支持,鼓勵他們談論對自殺的看法,提醒其注意自身優勢,鼓勵他們談論過去是如何解決問題的,並探索繼續活下去的原因和方法;
    • 如果可能的話,向他們提供精神衛生專家的詳細信息,保持定期聯繫,首先是預約再次會面;
    • 聯繫家人、朋友和社區人士,以提供心理社會支持,並詳細說明包括危機熱線在內的社區服務。

如果此人已有具體計劃(例如死亡方式和意圖),則應陪護此人,消除其自殺方式,諮詢精神衛生專家,並指派一位家人或工作人員陪護此人,在得到專家進一步支持之前不讓其獨處。


自殺未遂之後

確保此人了解可以獲得的社區支持服務,並有定期和周祥的後續聯繫計劃。向此人及其家人解釋與衛生機構保持聯繫的好處。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