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怕吹空調,老中醫3招讓你陽氣十足,遠離手腳冰涼

針魂姜興鵬 發佈 2020-06-30T01:08:36+00:00

但有一類人很奇怪:夏天手腳冰涼,而且害怕吹空調,這是由於身體陽虛了。我是中醫姜興鵬主任,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轉發 及 關注。

夏季酷暑難耐,大部分人離不開涼爽的空調。但有一類人很奇怪:夏天手腳冰涼,而且害怕吹空調,這是由於身體陽虛了。請仔細閱讀文章末尾「3個陽虛調養方法」。

陽虛,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身體里的陽氣不足了。中醫認為,陽氣虛衰,會導致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等一系列病理現象。


【1】了解陽虛,一定要知道陽氣

要了解陽虛,就一定要知道中醫講的陽氣。一般情況下,中醫學認為,陽氣在我們身體里有三大作用。

01 提供保暖

我們可以摸一摸自己的手心、腳心、腹部、臀部,如果這些地方一摸是溫熱的,那麼可以排除身體的體質不是陽虛。如果夏天也是涼涼的,就要注意身體是否陽虛了。

02 提供動力

陽氣的第二個作用,就是為我們全身運化提供動力。說到運化,大家聽得最多可能是「脾胃運化失調」了,但很多人都會蒙圈。順便翻譯一下:所謂的運化,通俗講可以理解為身體的吸收、消化和排泄功能,相當於新陳代謝。人的新陳代謝就不能進行,人也就只有等死了。

03 生長發育

陽氣的第三個作用就是保障生長發育,特別是骨骼和生殖的生長發育。所以,小孩陽氣不足,會導致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男人陽氣不足,就會神疲乏力,陽痿早泄。女性陽氣不足,就會提前衰老,更年期提前。老人陽氣不足,就會病多壽短。


【2】6點識別身體陽虛

01 手腳冰涼,肌肉鬆軟

中醫認為,由於缺乏了陽氣的濡養,氣血不能補充四肢,導致手腳冰涼、皮膚虛弱、肌肉鬆弛、皮膚塌陷下垂等。中老年人還常見腰酸腿痛,腳跟酸痛。

02 喜熱飲食,少食飽脹

當脾胃面臨陽氣不足,常常表現出脾胃虛寒,喜歡吃熱的飲食。但是胃口不好,稍微吃一點就腹脹難受。

03 不易消化,大便稀溏

陽虛沒有火力勁兒,水谷轉化不徹底,就會經常拉肚子,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嚴重的吃什麼拉什麼。

04 小便清長,夜尿頻多

水喝進去是穿腸而過,直接尿出來,缺乏蒸騰氣化。陽虛的人,白天小便多,晚上小孩陽虛會尿床,中年人和青年人經常夜尿兩三次。陽虛一般伴有腎虛,所以還會較早出現性慾減退,對夫妻生活一般也不和諧。

05 舌體胖大,嬌嫩如嬰

陽虛舌頭看上去很嫩,就像嬰兒的舌頭一樣。脈象很沉細,一開始摸的時候,好像都摸不到脈,再往下深摸,才發現脈藏在裡面,很弱很弱,這是因為陽氣鼓動力不夠。

06 性格沉寂,易患感冒

陽虛的人,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沉寂安靜,不愛說話,喜歡獨處。同時由於陽不足,導致抗病能力下降,易感風寒。


【3】常見誤區:陽虛就吃金匱腎氣丸!

陽虛在中醫理論上並不能算是一種病,而是一個病因。很多人一聽說陽虛,自己就悄悄購買金匱腎氣丸補腎,這其實是片面的。陽虛可不僅僅是指腎陽虛,會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 心陽虛會出現心慌、氣短、喘憋等症狀。
  • 脾陽虛會出現腹瀉、肚子脹、不易消化等症狀。
  • 腎陽虛男子會精冷不育,女子會宮寒不孕等。

所以,如果選擇中醫藥調理陽虛,一定邀請中醫專家辯證施治,對症下藥。

有沒有盲目吃藥,越補越虛,越調越冷的人呢? 諮詢@姜興鵬主任,請「向TA問診」!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4】老中醫:3個簡單調養陽虛的方法

手機要充電,汽車要加油,咱們的身體也要補充陽氣啊。陽氣便是我們生命的動力。

我們除了遠離「熬夜,生冷、甜膩、辛辣的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外,還可以通過以下三點,補充陽氣,擺脫陽虛。

01 拍打頭頂

  • 頭頂分布兩個重要補陽氣的穴位:一是百會,二是四神聰。
  • 百會穴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穴,為諸陽之會。
  • 四神聰,此穴實際上包括前後左右四個穴位。前後兩穴均在督脈循行線上,左右二穴緊靠膀胱經。
  • 無論是上班間歇,還是乘車,都可以用手掌輕輕拍打頭頂,可疏通調節人體諸多經脈,振奮陽氣,鼓舞正氣。

02 天灸肚臍眼

  • 夏天是一年四季陽氣最足的季節,也是天灸補陽氣的最佳時節。
  • 我們把醫用天灸罐(貼),固定在肚臍眼(神闕穴)和肚臍正對應的背部(命門穴)上,大約10分鐘發熱後,再繼續留罐40分鐘,就可以了。
  • 堅持每天對這些穴位進行天灸,對陽虛體質的調節,將有很大的幫助。

03 練習「甩手功」

  • 夏季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也要避免在污染的環境中鍛鍊。
  • 陽虛調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持續的堅持。「甩手功」由於「簡單、易學、便捷」,只要雙腳能站立的地方都可以鍛鍊。
  • 姜興鵬主任作為大學教授,親自進行「甩手功」的教學示範,如果需要請諮詢。

我是中醫姜興鵬主任,喜歡我的文章歡迎 轉發 及 關注

每天與大家分享中醫健康養生的知識!健康問題,請「向TA問診」!


本文為姜興鵬團隊原創,侵權必究!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大家一起漲知識!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我們會及時及時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