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怕長胖?營養師:掌握這7個健康提示不用擔心

范志紅註冊營養師 發佈 2020-06-25T09:53:04+00:00

端午節越來越近,大家吃粽子了嗎?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類:1 原味粽子:沒有加油,沒有加糖,沒有加鹽的。

【范志紅註冊營養師 原創內容 歡迎轉發】

作者:范志紅 吳佳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吃過粽子了嗎?

大家開心吃粽子的同時,都難免有點心虛——會長胖吧?是不是升高血糖很猛啊?咋辦?

一年一次過個端午節,當然不能讓這些顧慮壞了我們過節的好心情。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些吃粽子相關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都回答之後,就知道應當如何健康吃粽子了。

首先:你吃的是哪種粽子?

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類:

1 原味粽子:沒有加油,沒有加糖,沒有加鹽的。比如白粽子,小棗粽子,都屬於這一類。這類粽子的優點是熱量不太高,和普通糯米飯差不多。它們能吃出糯米的粘軟,以及粽葉的清香,傳統又淳樸。

和大米飯相比,糯米的熱量稍微高一點點。倒不是糯米含有更多的澱粉,而是糯米煮飯的時候吸水比較少(大概是1斤糯米吸收1.1倍的水,而普通東北大米是1斤吸收1.3倍,長粒米吸收1.5倍),所以煮好之後的「乾貨」含量高了一點,不過,按同樣重量來算,也就是比東北大米飯高出不到20%而已,不算很過分。

這種特點會造成一種糯米食物「晚飽」的特性,就是剛吃進去的時候不覺得飽,因為體積比較小嘛。然後開始消化之後,胃腸才發現「乾貨多」,然後飽感上升。所以呢,吃粽子就很容易過量,吃進去之後,過二十分鐘才覺得「好撐」。

干棗、蜜棗的熱量和大米相似,但干棗在水發並煮成粽子之後,熱量有下降,而蜜棗下降較少。雖然如此,一顆蜜棗還是不會讓粽子變成熱量大炸彈的。

2 甜粽子:如豆沙、棗泥、果仁和果乾等作為餡料的傳統粽子。

豆沙和棗泥這樣的餡兒,主要內容都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沒有加糖,其實豆蓉是個好東西,既含有慢消化澱粉和少量蛋白質,又含有不少膳食纖維。棗泥裡面也含有不少鉀和膳食纖維。問題是,市售豆沙里糖實在太多,棗泥中糖也很多,這就讓它們的熱量密度變得更高了。

本來僅僅含澱粉和糖還好,但做豆沙粽子和棗泥粽子時,豆沙和棗泥里通常還加入了脂肪,甚至是豬油、植物奶油之類的高飽和脂肪,來增加美食感。這就會讓粽子的熱量明顯增加了。畢竟1克澱粉/糖只有4千卡熱量,脂肪可是9千卡。而且脂肪和澱粉會悄悄形成緊密的複合物,在增加熱量的同時,根本不增加體積!

近年來還有一些新型的甜粽子。比如巧克力粽子,糖多脂肪也多,而且巧克力可能還是代可可脂的類型,真正來自於可可豆的多酚類物質很少(它們是苦味的,和糯米不太協調),並不健康。堅果水果乾粽子之類還不錯,有葡萄乾、杏干、瓜子仁、堅果仁等,雖然有脂肪有糖,但畢竟也有天然食物的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其他保健成分,營養價值比較好。

3 咸粽子:如肉粽、蛋黃粽、海鮮粽,或者是這些餡料的綜合,味道非常鮮美。

其實粽子可以加入各種餡料,魚、肉、蛋、蝦、海鮮、河鮮,蘑菇、木耳、竹筍、梅菜,什麼都可以包進去。糯米就是飯,餡料就是菜。只要配一份涼拌新鮮蔬菜(或者叫做蔬菜沙拉),一個粽子就成為一份快餐。

傳統肉粽中有一大塊半肥半瘦的肉,經過長時間的蒸製,肥肉幾乎融化,析出的脂肪讓糯米粒粒晶瑩,香味濃郁。雖然蛋白質含量增加了,飽和脂肪含量也增加了不少,使粽子熱量大幅度上升。如果用的是去皮雞肉和牛肉,脂肪會少一點。

如果再加入一個鹹鴨蛋黃呢,不但脂肪增加,而且膽固醇也大幅度增加。不過,其中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會增加。

海鮮河鮮餡料本身的脂肪含量較低,但膽固醇和嘌呤含量也比較高,而且通常它們也會配合肉類或烹調油,所以脂肪含量並不少。

至於各種調味風味,是麻辣還是香辣,黑椒還是咖喱,都不影響健康。香辛料是促進消化吸收的,在吃油膩糯米食物的時候,它們有益無害。

清香粽葉小棗的味道,和濃郁香辣肉蛋的味道,人各有所愛,不分高下,無法兼得。

4 各種雜糧粽子和健康概念粽子。

不少品牌粽子為了提升健康分數,加入了紫糯米、紅小豆、綠豆、薏仁米、燕麥米、大黃米、小米、粘高粱、藜麥等雜糧,還有些加入了花生、栗仁、蓮子、紫薯等配料。由於是健康設計,沒有加入油,糖也比較少,味道不是很甜,熱量和白粽子、小棗粽子相差不多,可能是最值得推薦的類型了。

不過,除了大黃米和黏小米這兩種黏性食材之外,純的雜糧粽子黏性不足,做出來的粽子難免口感走樣。一般來說,要加最少一半糯米,做出來才能黏在一起。如果兩份糯米配一份雜糧,口感就比較令人滿意了。既不至於黏得太單調,又不至於顆粒太硬,缺乏粽子的黏軟美感。

第二, 除了粽子,你還吃了什麼東西?

你是把粽子當飯吃還是當點心?因為粽子是糯米做的,也屬於糧食,其中富含澱粉和糖,所以要用來替代主食。

如果把粽子當點心,在三餐之外食用,那可真是吃了兩遍主食,而且多半還是加了油和糖的主食,必然是會催肥的。

如果在粽子之外還吃了很多油多、糖多、澱粉多的食物和零食,那就不要怪粽子讓人發胖了。我們的胃就這麼大,一天的食物份額就這麼多,只能用粽子替代其他食物,而不能額外添加。

第三,你的身體是什麼狀態?

有某些疾病的人對粽子要特別當心。

  • 胃酸不多而消化不良的人適合少量吃熱乎乎的白糯米粽子,不太適合雜糧粽子。
  • 胃食管反流、胃酸多而消化不良的人則各種粽子都要淺嘗輒止,因為糯米會促進胃酸分泌。
  • 有膽囊疾病和高血脂問題的人不適合含有蛋黃和肥肉的粽子。
  • 急性痛風發作期的病人不宜食用含有魷魚、乾貝等海鮮的粽子。
  • 無論加沒加糖,糯米都是高血糖指數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適合先吃些蔬菜和與肉類再吃粽子,這樣能幫助延緩血糖上升。選擇雜糧粽子也是有所幫助的。

第四,你到底吃了多少粽子?


這是個靈魂拷問了。所謂劑量決定效果,多吃有什麼不良影響,不等於少吃也有同樣的麻煩。

迷你小粽子,和一個能當一頓飯的大粽子,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對健康人來說,偶爾一天吃一個粽子當早飯的主食,對體重並不會有多大影響;但即便是熱量不太高的白粽子,一頓吃好幾個,或者在三餐之外再吃兩三個,熱量/脂肪/糖加起來也會太多。

簡單說,白米飯吃一碗不會胖,不等於一頓吃3碗也不會胖。加一湯匙油炒菜不會胖,不等於每餐吃5湯匙油炒的菜也不會胖。粽子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第五,你什麼時候吃粽子?當早餐主食最不易發胖。

建議擔心發胖的朋友們把粽子當早餐主食吃,配豆漿、牛奶和蔬菜,就不至於血糖升高過快了。因為按目前的晝夜節律研究,人體在早上控血糖能力最強,代謝活力最強。相比而言,晚上是最弱的。

其次的選擇就是午餐吃粽子當主食了。別忘了多配點蔬菜和少油的魚肉類食物。因為多數粽子裡已經有了一些脂肪,那麼菜餚中就要相應減少脂肪,作為平衡,這樣一天當中澱粉和脂肪攝入量都沒有增加,自然就不會發胖了。

第六,你吃粽子配什麼飲料?配茶和豆漿最相宜哦。

配點清茶吃粽子,既解膩又美味。甜粽子如棗泥、豆沙餡,配綠茶、烏龍茶或茉莉花茶就很好;咸粽子如鮮肉火腿、蛋黃肉鬆等,可以配紅茶、普洱茶、菊花茶等,去油解膩更爽。

做早餐的時候,粽子裡已經有了足夠的澱粉,就不必再配粥和米糊了。因為粽子裡那一塊肉還是不夠的,如果配豆漿會更合適,既有利於補充蛋白質,又有利於控制血糖,口味也是非常相宜的。

如果配甜飲料,如果配「奶湯」之類含有大量脂肪的湯,就不適合了。

第七,你做了多少運動?

實在覺得吃多了,還可以增加運動啊!當然,具體做什麼運動,多長時間才能抵消一個粽子的熱量,還要看你吃的粽子餡料如何,重量多大......

比如說,一個武術運動員,散打選手,過節這幾天無論吃什麼類型的粽子,對他們的血糖和體重都不會有明顯的影響。因為他們的代謝能力太好了,日常運動量太大了。

但是,對於一個一天到晚坐著不動,肌肉力量很差,血糖穩態脆弱的人來說,吃幾個油膩膩的糯米粽,就可能會帶來血糖波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吃完之後適當走走路,兩餐之間做些運動,可以幫助把血糖高峰削減一些,控制在正常範圍當中。

好了,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該怎樣健康吃粽子了。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粽子?吃過哪些餡料新穎讓你難忘的粽子?今年吃到了什麼神仙美味的粽子?評論區一起來討論吧~

最後祝大家端午安康,愉快地享受粽子的美味吧!#粽情四海##百味端午#

關於粽子等黏性食物,您可能還想看:

吃涼粽子就能增加抗性澱粉嗎?營養專家:不要指望

你適合吃什麼樣的粽子?90%的人沒試過這些吃法!

熱量高升血糖難消化,營養師:健康吃湯圓,這五大建議不得不知!

抗性澱粉能幫助減肥?但小心營養不良!了解這5點吃對它


歡迎關註:頭條號【范志紅註冊營養師】

第一時間get最實用的營養乾貨,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紅

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崗位科學家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中國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協會理事

中國科協聘營養科學傳播首席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博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