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有什麼症狀?科學預防要知道

養生站樁 發佈 2020-06-17T07:17:12+00:00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2018年預估的新發病例為37.63萬例,死亡19.10萬例。

發生於結腸和直腸的癌症統稱為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2018年預估的新發病例為37.63萬例,死亡19.10萬例。

大多數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息肉發展而來的。腸息肉指的是腸粘膜表面向腸腔凸起的異常組織。

有的結直腸癌沒有任何症狀,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現下列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例如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糞便外觀發生明顯改變,持續數天。

2.里急後重。這種感覺指的是剛剛便完又出現要排便的感覺,但實際上不能排便。

3.便血。大便中有鮮紅色的血。

4.黑便。大便看起來發黑,像柏油一樣。

5.腹痛。

6.虛弱和疲勞。

7.突然消瘦。指沒有原因的體重下降,在6-12個月期間,體重減輕超過5%。

8.貧血。腸道出血引起的貧血。

需要注意的是,結直腸癌的不少症狀與痔瘡、炎症性腸病等疾病的症狀相似。

儘管結直腸癌的病因尚未明確,但目前已明確的風險較高的人群包括:

1.超重或肥胖:尤其是男性,風險升高更明顯。

2.久坐。

3.紅肉、加工肉:這類食物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4.抽菸、酗酒:長期吸菸的人不僅更易髮結直腸癌,且死亡率更高。男性每日飲酒超過570ml,女性每日飲酒超過285ml,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會明顯升高。

5.老年。超過50歲的人群,結直腸癌風險也會上升。

6.有腸息肉或炎症性腸病病史。

7.有家族史。有1/3的結直腸癌患者有家族史,一方面是由於遺傳因素,另一方面是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導致發病風險升高。

8.2型糖尿病。

如出現上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出現黑便的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可以到醫院進行篩查。篩查項目包括糞便隱血檢查、腸鏡。

除有家族史人群,超過45歲或者有腸息肉的人群,也應進行篩查。

日常生活中還應維持健康體重、適度運動、健康飲食、戒菸戒酒。

每天學點醫學知識,科學生活更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