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和愛情,你選哪樣?

新民晚報 發佈 2020-03-20T10:58:13+00:00

曾經,上海到長崎的威尼斯號遊輪,有個場面,至今想起還覺得有點意思。  遊輪的中庭每天都很歡鬧,底層是24小時酒吧,三樓的一邊向空中伸出一個圓形小舞台,總有歌手樂手在表演。

「麵包,還是愛情?」一個天真的問題,生活實在比它複雜得多。

  曾經,上海到長崎的威尼斯號遊輪,有個場面,至今想起還覺得有點意思。

  遊輪的中庭每天都很歡鬧,底層是24小時酒吧,三樓的一邊向空中伸出一個圓形小舞台,總有歌手樂手在表演。有天中庭在宣傳晚上的劇院演出,裝扮成歌舞劇中人的男女站在小陽台上,分別代表金錢地位或愛情,我走過去時只見其中一男正向團團圍著上下幾層欄杆的眾人大聲發問:「現在,請你們回答我,愛情和麵包,你們的選擇是什麼?」

  一陣嘰嘰咕咕,人群中有幾個大膽喊:「麵包——」

  大家笑了,男人似感意外:「麵包?你們這樣現實的啊」,然後不斷地問了幾遍:「麵包,還是愛情?」「愛情,還是麵包?」似乎在反覆的錘打下意志愈益堅定,最後,密匝匝人群眾口一詞理直氣壯:「面——包——」

  那幾天我正在讀一部小說。《上流法則》是一位女友推薦的。號稱「媲美《了不起的蓋茨比》」,這真是一本開始讀就放不下的書。

  1966年10月某日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沃克·埃文斯30年代末在紐約地鐵車站偷拍的人物肖像照首次展出,挽著丈夫手臂的凱蒂發現了一個「熟人」的兩幅狀態迥異的肖像,深受觸動,陷入回憶。

  一切都發生在1938那一年內。新年夜,格林威治小酒吧里,一對花樣年華的閨蜜,薪水微薄的打字員凱蒂和秘書伊芙,一不小心就花掉了當晚的三美元酒精預算,一籌莫展打算就此收場時,高貴迷人的年輕銀行家廷克·格雷穿著羊絨大衣出現了,他因尋找窮藝術家兄長漢克而踏進這家地下層二流酒吧。完美的邂逅,伊芙瞬間看上了廷克,凱蒂卻明白廷克更鐘意自己。大蕭條已近尾聲,戰爭威脅尚遠,此時的黃金之城氣氛祥和,美酒和爵士樂令人陶醉,「三人行」來到最甜蜜階段,廷克駕的車被撞翻,突如其來的災禍重寫一切。

  真正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內疚的廷克讓傷重的伊芙出院後搬進自己的優雅公寓養傷,頓成旁觀者的凱蒂心情複雜。臉留疤痕一腿微瘸,與廷克同居的伊芙,最終聽從內心出走洛杉磯。廷克找回凱蒂,他親切體貼,風度翩翩,談吐不凡,一切無懈可擊,讓凱蒂引為靈魂伴侶,直到她在一家中餐館屏風後,目睹廷克的「教母」安妮把手伸進他的大腿。

  小說書名來自凱蒂在廷克書桌里發現的一本《社交及談話禮儀守則》,這是喬治·華盛頓總統在青少年時期所撰,共有110條之多。當凱蒂恍悟廷克的「上流魅力」:美屋豪車、精緻衣著、浪漫假期、銀行家身份,都是這個沒落家族後裔用身體交易而來,即使與女友同居時也被「教母」隨傳隨到,所謂上流禮儀,不過是他用來扮演家族顯赫、名校畢業、華爾街投資高手的劇本。

  書中,一個個有趣人物適時登場,作者觀察銳利,語言精準,人物對白幽默,細節豐盈。五光十色的上流社交圈,酒會、舞會、賽馬、打獵、射擊,伴隨著與金錢利益捆綁的男歡女愛,的確讓人想起菲茲傑拉德的小說,但對於「美國夢」,作者埃默·托爾斯卻與菲茨傑拉德有不同理解,不像後者那樣慨嘆「美國夢」在人們的貪慾中破滅,托爾斯在一個訪談中說,他心目中的「美國夢」根植於一種理想化的自我決定論,這種精神在當今美國仍然活躍。

  這把鑰匙,或許可以幫助讀者明白他為何如此設計筆下人物的走向——因結識廷克闖進「上流」的凱蒂,有過兩位富家子男友,其中踏實的華萊士投身支援西班牙共和軍的國際縱隊並死在戰場,聰明會玩的迪奇明白凱蒂還愛著廷克後默默離去;廷克的哥哥漢克燒掉自己的畫作去做了一個普通軍士;凱蒂則幾次拒絕誘惑,憑個人努力在喜歡的雜誌出版事業向上提升。至於廷克,心中尚未熄滅的「良知」聖火和對凱蒂的愛,讓他拋棄所有成了一名碼頭工人,他依舊每天望見曼哈頓,卻再也不需要「上流法則」。這個人物的結局,讓人想起毛姆最好小說《刀鋒》里的拉里。

  每個人的選擇都出乎意料,每個人的選擇都很自尊。觥籌交錯的浮華背後,文學碩士出身的銀行家托爾斯,實現了和菲茨傑拉德相同的文學野心:刻畫天真又複雜、純潔又高尚的人性。契訶夫在無情解剖生活時有了「生活並無意義」的思考,但他仍然堅信,不尋找生活的意義,人無法生存。這是契訶夫的悖論,應該也是這本書的作者認同的悖論。「麵包和愛情,你選哪樣?」其實是個很天真的問題。生活實在比它複雜得多。(余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