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故人來 共話老洋房 著名紡織專家陸紹雲孫女與街坊鄰居共敘往事

新民網 發佈 2020-01-06T18:14:56+00:00

「靜雅武夷——風雨故人來 共話老洋房」首場沙龍,1月5日在上海武夷路199號絲享薈舉辦。活動由上海市長寧區華陽路街道辦事處、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辦事處主辦,上海長寧絲享薈絲綢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並得到了上海市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擴展辦公室的指導。

「靜雅武夷——風雨故人來 共話老洋房」首場沙龍,1月5日在上海武夷路199號絲享薈舉辦。活動由上海市長寧區華陽路街道辦事處、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辦事處主辦,上海長寧絲享薈絲綢文化交流中心承辦,並得到了上海市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擴展辦公室的指導。活動邀請了武夷路199號的原住戶著名紡織專家陸紹雲的孫女陸致瑛女士,她與武夷路的街坊敘舊,重溫情感記憶,共話洋房的昨日今朝。上海市長寧區虹橋、中山公園地區功能擴展辦公室主任袁祥慶、長寧區華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陳穎、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竑傑受邀出席活動。活動由上海廣播電視台主持人任重主持。

上海武夷路,作為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在95年的歷史長河中,匯集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批老洋房,成為當時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承載者和記錄者。英、意、德、日及西班牙式多個國家風格的花園洋房裡,居住過許多文人商賈,留下了很多經典的史話。

武夷路199號,原207弄4號,目前是絲享薈絲綢時尚藝術館,經館主劉德軍先生的苦苦尋找,挖掘出了這棟洋房的歷史。1937年,英國綸昌紡織廠(後改為國棉十廠)建造了一批弄堂建築作為其高級職員的宿舍,建築為英式二層樓六幢雙拼房,成非字型,分12個號。1947年至1954年,時任中紡公司上海第七紡織廠廠長兼總工程師的陸紹雲,受英商綸昌紡織公司的邀請臨危受命,任該廠第一任華人廠長,就居住在這棟洋房中。

華陽路街道時裝表演隊的旗袍秀

袁祥慶向居民們描繪了武夷路城市更新的美好前景,讓居民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是城市更新的目標,也是廣大居民的意願,希望大家為武夷路美好的明天共同進退,共守情懷。

陳穎說,我們要更多地賦予武夷路這些建築的溫度,建設美麗街區需要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部門和企業一起來完成這個目標。近年來,華陽路街道在武夷路美麗街區建設中,始終圍繞靜雅武夷的氣質,對街區進行更新和改造,更多地賦予了這個街區應有的精神氣質,並重點解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續寫靜雅武夷的芳華。

林華,女性問題專家、作家、講演家,至今發表過約200萬文字,多次獲得各類刊物佳作獎,如《媽媽啊媽媽》獲首次全國女性題材評選一等獎。近20年來應邀開設關於女性的系列專題講座幾百講,並擔任各種廣播電視媒體的嘉賓主持。曾主持電視節目《林華對你說》,電台節目《三個女人一台戲》,新世紀以來已有包括《林華對你說》等四本新作出版。她在介紹了十幾年來與199號洋房原住戶的孫女陸致瑛之間的交往和友誼,作為絲享花薈的朋友,她對這幢建築的絲綢文化的延續和傳承表示了由衷的讚揚,更歡迎陸致瑛今天來到這裡,與街坊鄰居共話情懷。

著名紡織專家陸紹雲的孫女——原清華同方首席品牌官、天石資本合伙人、青島大學國際商學院EDP中心特聘專家陸致瑛女士,回到祖父曾居住過的地方,講述陸紹雲先生的生平故事,與街坊嘮嗑聊天,感慨於今天絲享薈真實地延續著祖父的紡織情懷,開啟了一條承前啟後的絲綢之路。陸致瑛的手上戴當年祖母給她母親的戒指,也是歷練滄桑後留下的唯一的首飾,回憶著祖父和父親從小對她講故事以及要求她節儉、愛黨愛國的教誨,感慨於從小能夠接受很好的教育,同時介紹了祖父和祖母養育了兩代精英人才的故事,如她的父親陸鍾武是中國工業生態學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校長,她與街坊鄰居們在拉家常中共話洋房情懷。並現場賦詩:共有一片帆——

跑著、跳著、呼喊著,

你是風;

哭著、笑著、訴說著,

你是雨。

前世約定,

共有一片帆,

同在、同行。

我喜歡看風中的你,

翩翩起舞,

喜歡聽,

雨中的你,

點點滴滴~

楊竑傑說,他在虹橋辦工作的時候,參與了愚園路武夷路的城市更新規劃,不光是引進高大上的產業,對原住戶生活上的需求有更多地考慮,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讓設計師團隊與原住戶對話,不僅要有美化的功能,更要有百姓的需求,要建立溝通機制,街道要架起一座橋樑,搭建共建共治的平台。

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連續三屆「貝蒂·黑池」杯全國體育舞蹈公開賽冠軍、近一年來連續三次在上海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詩集《月光如水》的周文莉(如水),16歲發表了第一首詩《飄在空中的心愿》,與著名作曲家金月苓合作的歌曲《月光如水》在首屆海派音樂原創歌曲徵集評選活動中獲獎。她在現場即興朗誦詩一首《一路靜雅故人歸》讚美武夷路:

留不住歲月的流逝

忘不了靜雅武夷

紅瓦粉牆尖頂的洋房

梧桐樹是你暖暖的相依

忘不了濃濃的煙火氣息

訴不盡綿綿的人文故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多少風雨我們堅定不移

一路靜雅故人歸

百年滄桑訴衷腸

前世今生在夢裡

開拓奮進我們再創奇蹟

最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華陽路街道主編《靜雅武夷——陽光一路漫芳華》散文集,挖掘了這裡的歷史文化故事,引起了一些老洋房原住戶的關注。作為散文集的作者之一、媒體人、武夷路居民倪超英向居民們分享了在挖掘武夷路人文情懷過程的感受,作為一本散文集,《靜雅武夷》立足於武夷路,寫的是武夷路上的人和事,作家和媒體人把筆觸伸到了各幢花園洋房以及與之有關的人們,洋房的建築特點功能以及它所承載的故事,都被挖掘出來,化成了優美的文字,娓娓道來,「時光故事」、「名人往事」、「萬家燈火」、「美麗街區」四個欄目,每個欄目都有很強的故事性和人文情懷,非常接地氣,更有煙火氣。

作為上海長寧絲享薈絲綢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劉德軍說,一是要傳承,要讓歷史建築煥發新的光芒;二是擔當,擁抱居民,歡迎居民們更多地融入到我們的文化活動中來,在精神的層面上提升高度;三是我做絲綢產業,與老洋房與紡織專家後人的淵源,這個真的是妙不可言。因此我的產業,必須要做大,要做國際化的品牌,我去了義大利,考察了很多。今天的活動讓我很感動,知道了自己這個年紀要什麼,要像陸紹雲前輩一樣,擔當起一個業態的轉變和發展的使命。2020年,在陸總家族的精神感召下,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街坊鄰居的支持下,以更大的擔當做好我的產業,讓武夷路上絲綢之路這一概念真正做好做強。

武夷路的居民王善高講述了他的家人長輩,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淵源,他們以科學救國、知識救國為革命工作,他聽到很多的故事,非常感動於長輩們的付出,也為武夷路上很多故事被挖掘出來而感動。

在互動交流中,來自各個居委會的居民們追憶過去,重溫歷史,重拾記憶,共同感受歲月沉澱下的芳華。

活動以挖掘海派建築中的人文故事展現一座城市的溫度和記憶為初心,結合城市更新與老建築保護、傳承的發展目標,在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過程中,關注歷史傳承與魅力塑造,挖掘建築、街區背後的人文故事,守護人們的情感記憶。此系列活動擬計劃每季度舉辦一場,讓新老居民共話老洋房,展望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