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春節飲食攻略

保健醫苑 發佈 2020-01-25T12:00:12+00:00

2.低鹽:根據相關研究 , 成人每日若增加 1 克食用鹽 , 收縮壓可升高 1 毫米汞柱左右 , 舒張壓升高 0.6 毫米汞柱左右,年齡越大受到的影響越顯著。

◎文/海口市人民醫院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海口醫院副院長 陸士娟


心血管疾病是由血脂高、血液黏稠、血糖高、吸菸等危險因素所導致的心臟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統稱,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等,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徵,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尤其是 6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春節的到來意味著冬季已至,在寒冷的冬季,人體的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使得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心臟的供血血管)在原有狹窄的基礎上容易進一步發生收縮、痙攣,從而出現急性的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其次,寒冷的氣候會讓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呼吸系統感染也會增多等,種種跡象表明冬季時節心血管疾病容易發作。而合理安排膳食,是預防冠心病急性發作的基礎,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應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春節期間,針對已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飲食起居更應注意。



目前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 , 合理飲食的總原則為飲食應保證低鹽、低糖、低油!

1. 適當控制總熱量:高糖飲食會引起代謝紊亂,可能會導致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代謝綜合徵的發生,從而會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故糖和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應儘量少吃。

2. 低鹽:根據相關研究 , 成人每日若增加 1 克食用鹽 , 收縮壓可升高 1 毫米汞柱左右 , 舒張壓升高 0.6 毫米汞柱左右,年齡越大受到的影響越顯著。因此,我們推薦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 6 克,這其中包括通過調味品攝入鹽的量。6 克對於很多人來說較抽象,比如我們常喝的玻璃瓶裝啤酒,一瓶蓋鋪滿就是 6 克,而且這 6 克是要分攤到 3 餐,這是一個人 1 天的用量。因此,應儘量少吃或不吃鹹菜、醬油等含鈉高的食物。

3. 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應保持低脂飲食,即每天每人應該低於 25 克,不光是攝入的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脂肪和內臟,還包括油脂、食用油,都包括在油脂的範圍內,所以油脂的攝入量相對來說控制得較嚴格,患者可以吃雞肉、鴨肉、魚肉、蝦肉等白肉,每天攝入量可以達到 50 克,高膽固醇食物如皮蛋、動物內臟等應儘量少吃,特別是如果您有高脂血症,更應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但要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我們推薦每天可以攝入 250~500 克牛奶,因蛋黃含有卵磷脂,對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可以適當食用。

4. 少吃動物油:食用油中含有一種必需脂肪酸,不但會影響生物膜結構的更新,還能促進膽固醇變成膽汁酸鹽,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澱,進而起到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而植物油中該物質含量要高於動物油,故要預防動脈血管的硬化,就應該以植物油為主。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動物油,否則也可能會有營養攝入不均衡的負面影響。一般推薦的動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 1:3左右為宜。也可直接購買調和油,或者每月更換食用油種類。


5. 多食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纖維素能防止便秘,促進胃腸道蠕動。而多種維生素都是人體必不可缺的重要物質。它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故我們可以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豐富的食物。注意不要長時間高溫加熱烹飪,否則可能會破壞營養成分。我們還建議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可以適當食用粗糧,因為粗糧中富含大量纖維素。

6. 少食多餐:飽餐後會加重心臟負擔,特別是有心臟基礎疾病的患者,且進食次數多些有利於降低機體的血脂以及血糖,在保證每日進食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調整為一天 4~5 餐。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少食多餐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習慣。

7. 禁菸限酒:大量的研究表明,吸菸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風險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所以,我們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戒除菸酒。既往有觀點表明每日飲少量紅葡萄酒 50~100 毫升,可能有助於預防冠心病。但根據最新研究並非如此,即使是酒精含量很低的果酒、啤酒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我們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不宜飲酒。特別是春節期間,家人團聚難免觥籌交錯,把酒言歡,要特別引起重視。


8. 注意控制體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所以保持良好的身材也非常重要。如果您已經超重,我們給您提幾點建議:一是限制過量飲食 , 二是適當增加運動量。可採取的方法有:用餐時先吃菜或喝湯 , 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飲料 ,以水和茶來解渴;同時老年人可以進行適當的規律運動,每周不少於 5 天、每天不低於半個小時的有氧運動和體育鍛鍊,如跳廣場舞、步行、慢跑等。不推薦老年人做劇烈運動,或者根據每個人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

9. 春節期間要注意保暖:老年人抵抗力差,寒冷容易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應保持室內溫暖,經常通風換氣,驟冷和大風低溫時減少外出,適當增添衣物,避免血壓大幅波動,防止受涼感冒,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10. 提倡「精神」養生:要時刻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勞累。恰逢過年,兒女探望、串門、走親戚,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都是耗費精神體力的事情。因此,老人在精神調養方面也需注意,要儘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情緒激動、大喜大悲。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同時也要注意加強身體鍛鍊!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幸福、快樂、健康的春節!


郵發代號:82-33;歡迎訂閱,訂閱有好禮! 微信號:baojianyiyuan

我們竭誠歡迎廣大醫護人員(撰寫醫學科普)和社會人士(撰寫人生感悟、名人養生)踴躍投稿,來稿一律不退, 請自備底稿。文稿不拘文體、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備科學性、普及性、實用性、新穎性,字數以2000 字內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否則本刊拒付稿費。文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

投稿郵箱:health-care@163.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