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濕地「鳥衛士」

西安封面 發佈 2020-02-26T01:19:22+00:00

自2013年以來,他在苦學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護鳥經驗,先後救治朱䴉、大天鵝、白鷺、紅腹錦雞、蒼鷺等重點保護珍禽近百隻,成為遠近聞名的——千湖濕地「鳥衛士」總面積7168公頃的陝西千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珍稀水禽保護動物及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再次敲響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警鐘。位於寶雞市千陽縣的陝西千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里,有一位護鳥心切、愛鳥成痴的珍禽救助站管護員。自2013年以來,他在苦學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護鳥經驗,先後救治朱䴉、大天鵝、白鷺、紅腹錦雞、蒼鷺等重點保護珍禽近百隻,成為遠近聞名的——千湖濕地「鳥衛士」

總面積7168公頃的陝西千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珍稀水禽保護動物及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每年選擇在這裡過冬的候鳥有一百多種十幾萬隻,是西北地區少有的「鳥的樂園」。為了確保這些鳥兒能夠安然棲息,保護區管理處成立了被附近村民稱為「鳥醫院」的珍禽救助站。

2月26日,年近六旬的鄧存虎一到救助站的工作崗位,就戴著上白帽子,穿著大褂,戴著口罩,開始對救助站的角角落落進行消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每天都要對鳥場、工具進行不少於三遍的消毒作業。除此之外,他和兩個同事每天堅持自測體溫,用酒精給手部等人體重點部位消毒。

消毒完畢,他開始野外巡查,在鳥類集中活動區監測野生鳥類活動情況。一路上,遇到當地村民,他還不忘宣講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生態環保政策,引導他們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在巡查間隙,他告訴記者,自疫情以來,他和同事已經為站里的鳥兒們注射了疫苗。「咱幹這個事,就要把這些鳥兒照顧好」。

一年只休8天假 要把鳥兒照顧好

2013年,在糧食系統工作了半輩子的鄧存虎被調到了千湖濕地珍禽救助站,成為了一名「鳥醫生」,同時還兼顧巡護護鳥的工作。從此,他每天早晨騎半個小時的自行車,從縣城趕到救助站,開始一天的緊張工作。巡查鳥舍、清掃鳥舍、配料、餵食,沿湖步行巡護,站在堤岸上用望遠鏡觀察候鳥動向……每天的工作,在外人看來,枯燥乏味,但他卻乾的津津有味。

冬季是候鳥遷徙的高峰,這也是鄧存虎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候。他每天得沿湖走上幾個來回。晚上回到住處,他顧不上疲乏,堅持把每天的工作過程一一記錄在值班日誌里。從2013年3月珍禽救助站成立以來,鄧存虎已經積攢下了十多本日誌,大到鳥舍消毒、鴻雁孵化,小到清理雜草、搬挪水泵,都被他一一記在了日誌里。

單位同事說,老鄧2019年一共上了357天班,休假8天,不顧家不說,就連打掃鳥舍摔傷了腰也依然上班,堅持到下班後才去掛點滴。

「為了救助珍禽,老鄧有點拼。」一次,一隻天鵝在灘涂地里奄奄一息,他接到群眾電話後,和同事劃著小船,從上午一直找到了晚上10點多。最終在他的救助下,天鵝重歸自然。而為救助一隻受傷的白鷺,他吃住在救助站,幾乎24小時與這隻白鷺為伴,每天細心地對白鷺進行飼餵、救治和野外生活訓練。

7年來,他與鳥結緣,愛鳥如命,護鳥醫鳥,先後救治黑鸛、朱䴉、白鷺、紅腹錦雞、短耳鴞、斑嘴鴨、蒼鷺、風頭鷿鷈等多種重點保護珍禽近百隻,成為同事口中的「鳥痴」。

只為鳥兒重返藍天

自從進入救助站工作,老鄧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外,下班就開始翻閱書籍,專心研究各種鳥的習性,經常與西北農林大學的教授、寶雞動物園的老師電話溝通求教。第一年,鳥兒生病了,救護站請外縣專家,到了第二年,老鄧自己就能上手給鳥兒看病了。

通過自學,老鄧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護鳥經驗:鳥兒眼睛發紅或發黃,餵服21金維他、維生素B、魚肝油等;鳥兒拉肚子,就餵阿莫西林;鳥兒如果骨折,就要用軟布包裹傷口,夾上竹板固定。他將這些鳥類救治的情況記錄在了他的傷鳥救助病例本上,不斷地總結救治經驗,

他說自己學習這些知識,總結這些經驗,不為幹個啥,就是單純的讓患病、受傷的鳥兒重返藍天。

當問起老鄧對未來的打算時,這位「衛士」顯得很樸實,「只要這些鳥兒平平安安就行。」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媒體記者王曉光 通訊員郭紅

編輯:王少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