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行為才是高情商的表現?聽聽兩千年前的孔子怎麼說

逆襲的諸行無常 發佈 2020-05-29T08:31:41+00:00

現在的職場上的人們總是喜歡情商掛在嘴上,到底怎樣的言行標準才算是高情商呢?其實孔老夫子兩千多年就教過我們, 子張就曾經問過孔子,應該怎樣為人處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呢?


現在的職場上的人們總是喜歡情商掛在嘴上,到底怎樣的言行標準才算是高情商呢?其實孔老夫子兩千多年就教過我們, 子張就曾經問過孔子,應該怎樣為人處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呢?當然,人家子張具體問的時候肯定不會象我這樣問。這段對話被記載於《論語.衛靈公篇》第五章,其原文是: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張問行」肯定不是問怎麼走路,朱熹的注釋認為子張所問的行應該是「猶問達之意」,所問的就是怎樣做才能行得通的意思。現今社會說直白點,就是怎麼做才能吃得開,在職場上怎樣才能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蠻貊之邦」,「蠻」,是南方少數民族,也就是南蠻;「貊」,是東北方向的少數民族,即所謂的北狄。在這裡所指代的就是沒有經過教化的蠻荒之地。「州里」,周制,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百家為一黨,五黨為一州。「州里近處,文化風教相同」,州里表示所在距離不遠,文化差異不大,風俗習慣也都差不多的地域。

「倚于衡」,朱熹注釋「衡,軛也」,古人乘坐的車子前部的橫木。坐在車廂里,如同看到忠信篤敬幾個字刻在車前的橫木上,時刻提醒著自己。「書諸紳」,紳是指古人的腰帶系好後,兩頭多出自然垂下的部分。子張將孔子的教導記在自己腰帶的這個部分,可以隨時拿起誦讀、學習,警示自己。

本章的譯文是,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事事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也可以行得通。說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行得通嗎?站在那兒時,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自己身前,坐在車廂里,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前的橫木上。能這樣,就能使自己處處行得通了。」子張把這些話記在了腰間的大帶上。

孔子曾經評價子張「師也辟」、「師也過」,就是說子張的性格上有偏激、過激的不足,性格上的偏激容易產生與人的衝突,容易給人不尊敬人的感覺,故孔子在其提出如何行的問題後,給出的答案是有其針對性的。子張能以忠信篤敬時時提醒自己,約束自己,就能漸漸的改變自己「辟」、「過」的毛病。

把理論知識學習的再精通,不能踐行於實際生活及工作,只能是一紙廢紙。也許我們不能一下子就做到「言忠信、行篤敬」,但是通過學習,會在我們的心底根植下忠敬的行為規範標準,不需要象子張一樣記在身邊,時時警醒。當你做事、對人時,心底的記憶潛移默化的會對你的行為有所影響,這也許就是學習的目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