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西青|香塔音樂法鼓

頭條天津 發佈 2019-12-30T08:54:51+00:00

天津法鼓是天津特有的絕活兒,始於400年前,原為三岔河口天后宮中「娘娘出巡」時的一種隨駕禮儀,後來,常常慶祝豐收、慶賀新年以及在各種節慶、年會、廟會上演出。可是,從2010年後,老師父們相繼去世,他們面臨著學習法鼓的年青人日益減少的危機。

天津法鼓是天津特有的絕活兒,始於400年前,原為三岔河口天后宮中「娘娘出巡」時的一種隨駕禮儀,後來,常常慶祝豐收、慶賀新年以及在各種節慶、年會、廟會上演出。


這種歌舞形式在清康熙、乾隆時期最為興盛,後來經歷了戰亂和文革之後,天津的法鼓會所剩無幾。「我小時候,天津大概有70多支法鼓隊。不過,經歷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法鼓隊只剩下寥寥數支,而且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有老人回憶說。但這其中有一支西青的法鼓會得以倖存,就是楊柳青十四街的一道香塔音樂法鼓,它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曹桂華是津門法鼓(西青香塔音樂法鼓會)第十一代傳承人,從藝30年以上,現為該法鼓會會長。他擔任會長以來,便以極大的熱情探索音樂法鼓技藝,積極培養學生,目前培養的6名學生已熟練且全面地掌握了技藝。


如今每逢重大慶典,曹會長帶領香塔老會的成員還是會全力以赴地表演。他們演出時首先吸引人的,是7層的木質「香塔」,磅礴的氣勢中透著古樸和滄桑。而「站」在它兩旁邊的6對「花挑」等會具,木雕工藝精美,造型獨特。


隨著「咚、咚、咚……」的鼓聲,法鼓表演正式開始了。

一位身穿白衣的老者筆直地站在法鼓旁,手裡拿著鼓槌,連續擊鼓3次,鼓聲由強到弱,由慢及快,其他表演者們在聽到鼓聲後,紛紛拿起手中的樂器,身體正對前方,目不斜視,在第一個擊鈸的人雙手把鈸一揚,連擊4下,全體表演者隨著擊鈸的速度合奏起來。鼓、鈸、鐃、小鑔合奏出節奏豐富的韻律,靜如平湖秋月,動似萬馬奔騰,聲音雄渾嘹亮、節奏豐富多變,令周圍的觀眾情緒也變得激奮昂揚起來,叫好聲、掌聲不絕於耳。


香塔老會的音樂一般有法鼓樂、吹奏樂、唱念樂,在特殊的活動中三種樂合一,「傳承著最原始、最原汁原味的音樂藝術」。它所用樂器有鼓、鈸、鐃、板、笙、管、笛、雲鑼、罄等。演奏的曲目包括《張公趕子》《三番清吹》等40餘首,加上出會隊伍中的各種彩旗和軟對、硬對、高卓、串燈等一系列的執事道具等,香塔也作為這道會的標誌和會徽,也就形成了它的特色,能夠成為國際級的非遺項目是當之無愧的。」


在過去,天津市區範圍還不大,周邊有很多自然村落。法鼓隊基本都是各村莊自發組織,家家戶戶參與,農閒時排練,每逢廟會、節日便一起表演。法鼓會的傳承也是師傅帶徒弟,一茬接一茬。


可是,從2010年後,老師父們相繼去世,他們面臨著學習法鼓的年青人日益減少的危機。曹會長認為這種傳承關鍵還是在「人」的積累,他說不管怎樣,會盡最大努力把香塔音樂法鼓傳承下去。


文/劉晶

責編/采芹

圖片/傳承人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