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爆炸】龐統如果沒死的話,劉備是不是可以一統天下?

鼓樓微訊 發佈 2020-01-15T08:45:49+00:00

歷史上,劉備未能統一天下,始於關羽失荊州,終於夷陵之戰。前者,喪失荊州三郡,折損精兵數萬,關羽張飛也相繼死去;後者,十萬精銳煙消雲散,更是徹底打斷了蜀漢的脊梁骨。

歷史上,劉備未能統一天下,始於關羽失荊州,終於夷陵之戰。

前者,喪失荊州三郡,折損精兵數萬,關羽張飛也相繼死去;

後者,十萬精銳煙消雲散,更是徹底打斷了蜀漢的脊梁骨。

此戰之後,蜀漢徹底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舞台,即便諸葛亮嘔心瀝血,也再難挽回大局。

夷陵之戰,爆發於公元221年,但蜀漢的命運,早在214年就已經註定。

這一年,雒縣城外,白馬關落鳳坡那支射中龐統的箭,徹底改變了劉備以及蜀漢的歷史走向。

三國鼎立

一、坎坷的前半生

三國人物當中,劉備出道時間很早。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他也招兵買馬,趁次機會建功立業。

這一年,他才24歲。

然而,劉備一直混得不好,一直到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前,他年屆不惑,已在中原地區轉戰二十多年,卻始終沒有立錐之地。

東奔西突,寄人籬下。

這八個字,可以概括他的前半生。

在這期間,他兩次得到徐州,又兩次失去徐州,妻子被擄三次,十分狼狽。

公元194年,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巔峰,這一年,徐州牧陶謙病逝,他的手下擁戴劉備為徐州牧。

事後得到曹操承認,還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這時,逐鹿中原的有七大諸侯:公孫瓚踞幽州、袁紹踞冀州、呂布踞兗州、曹操踞豫州、劉表踞荊州、袁術踞淮南、劉備踞徐州。


徐州是九州之一,「(彼州)殷富,戶口百萬」,陳登說徐州「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

然而,劉備沒有能力守住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關羽張飛在戰場上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不會幫他出謀劃策。

劉備高估了袁術的力量,親自帶重兵於袁術的裨將相持於淮陰、盱眙一帶。

卻不料背後遭到呂布偷襲,失去徐州。

在這期間,漢獻帝被涼州軍閥殘餘挾持,從長安返回洛陽,很多人都想不到去救駕,其中也包括劉備。

結果,曹操採納荀彧之計,迎漢獻帝於許,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絕對優勢。

其實,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許縣的問題上,曹軍內部也發生了爭執,多數人不同意迎接獻帝,理由是徐州還未平定。

王夫之曾經痛心地的評價道,

使其於陶謙授徐之日,早歸命宗邦,誅傕、氾以安獻帝,紹與操其孰能御之?而計不及此,孔北海亦莫之贊焉,徒與袁術、呂布一彼一此,爭衡於徐、豫之間,惜哉!

可以說,劉備前半生的坎坷,吃虧就吃在身邊沒有才智超群的謀略之士,能像漢初張良那樣「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以及蕭何那樣「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

二、臥龍鳳雛助力劉備起飛

東漢末年,寒族出武將,士族出謀臣。

劉備出身低微,身邊只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卻始終缺乏荀彧郭嘉那樣的謀士輔佐,正如水鏡先生司馬徽所言,「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毫無疑問,被稱為臥龍鳳雛的諸葛亮、龐統正是這樣的「俊傑」。

臥龍鳳雛

龐統是襄陽名士龐德公的侄子,諸葛亮的二姐是龐德公的兒媳,所以龐統和諸葛亮也是親戚。

龐統曾經自評曰,「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和諸葛亮隱居隆中不一樣,龐統早在劉表死前,就已經擔任南郡功曹。赤壁之戰後,周瑜出任南郡太守,龐統依舊是南郡功曹。

周瑜死於巴丘,龐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競往晤談。

龐統西還荊州時,吳地名流陸績、顧劭、全琮等「開會昌門」,為之送行。

然而,龐統被劉備重用,要比諸葛亮晚了三年。

大約公元210年前後,經魯肅、諸葛亮極力推薦後,劉備從縣令任上擢升龐統為治中從事,軍師中郎將,「親待亞於諸葛亮」,即待遇上僅僅比諸葛亮差一點點。

龐統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劉備堅定了奪取益州的決心。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遣軍議校尉法正前來荊州,迎接劉備入蜀,幫助他抵抗曹操、張魯。

法正早就不滿劉璋,趁機勸說劉備,「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響應於內;以取益州,猶反掌也。」

和194年意外得到徐州牧的大禮一樣,命運再次把奪取益州的機會送到了劉備面前。

劉備的表現是什麼?

疑未決。

下不了決心。

關鍵時刻,龐統出來勸說他了,「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意思就是荊州原本富庶,但經過曹操南侵以及赤壁之戰,已經殘破不堪,而且治下八郡又被曹劉孫三家瓜分,劉備僅僅占有其中五個而已。

不僅如此,孫權曹操都虎視眈眈意圖吞併,要想鼎足三分,只有進取益州。

當劉備以仁義為理由認為「不可失信義於天下」表示拒絕時,龐統再次勸說他,「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曰不取,終為人利耳。」

最終,龐統幫助劉備堅定了決心,執行諸葛亮《隆中對》的決策,奪取益州。

不久,劉備親自統率步軍數萬,偕同龐統等由水路入蜀,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主力鎮守荊州。

三、龐統的意外身亡引發了嚴重後果

劉備進入四川,拒絕了龐統利用鴻門宴機會扣留劉璋,「無用兵之勞而定一州」的大好機會。

一年之後,劉備與劉璋徹底撕破臉皮之後,龐統提出上中下三策:

「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結果,劉備既不敢冒進,又不願放棄,而是選擇了中策。

他本來的計劃是以龐統為輔翼直下成都,結果雒縣久攻不克,蒹葭關又遭劉璋軍隊圍攻。

由於擔心蒹葭關有失,切斷和荊州的聯繫,劉備被迫命諸葛亮率眾增援,帶領張飛趙雲沿江而上。

就在諸葛亮連戰告捷,抵達江州之際,龐統卻意外中箭身亡。

此後不久,劉璋即出城投降劉備。

但由於龐統的意外,諸葛亮卻不能回荊州了,劉備要治理新得到的益州,「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只能將其交由關羽坐鎮,「董督荊州事」

失去外在制衡的關羽,從心理到行動都違背了諸葛亮所制定的「聯吳抗曹」策略,最終「大意失荊州」,身死軍滅地失。

丟失荊州,是蜀漢國運走下坡路的重要標誌

荊州三郡地勢重要,失去這一基地,則不可能「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諸葛亮當初「隆中對」所提出的「的兩路鉗形攻擊曹魏的戰略計劃,也就徹底破滅。

此外,關羽的敗亡不僅連鎖導致張飛被刺殺,還導致孟達「懼罪」,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降魏。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不顧勸說,率全國精銳十萬東向伐吳。

結果在夷陵全軍覆沒,蜀國家底全無,脊樑徹底打斷。

夷陵之戰

東吳方面,襲占江陵後,乘勝奪取宜都、秭歸,「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陸遜此後駐紮夷陵,拒守峽口,將蜀漢封閉於三峽之內,徹底淪為一個地方政權,失去爭奪中原的機會。

後來諸葛亮嘔心瀝血,多次北伐,但因為失去荊州、房陵等基地,只能在崇山峻岭地勢險要的秦嶺之中,艱難行軍,不僅軍事上沒有出奇制勝的可能,後勤上也是屢次受困於軍糧不足。

有再大的本事,也難以再有奇蹟發生。

鞠躬盡瘁嘔心瀝血

可以說,這一切都要從龐統的意外身亡算起。

龐統祠堂外有對聯寫道: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主;先生如不逝,江山未必三分

回望歷史,龐統意外身故成為了蜀漢國運的十字路口,正是那一箭,不僅奪去了龐統的生命,還徹底擾動了整個歷史進程,讓命運掀起滔天巨浪,裹挾著蜀漢不由自主地奔向歷史的另一個方向,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蜀漢的國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