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受損後,腎小球濾過膜遭到破壞,蛋白質缺失會引起低蛋白血症

快樂養生路 發佈 2020-01-09T21:49:30+00:00

慢性腎病患者就是易缺乏蛋白質的人群之一,腎臟受損後,腎小球濾過膜遭到破壞,導致大分子物質蛋白漏出到體外,形成蛋白尿。

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日常飲食結構中,適當吃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對保持體內營養更有益處。但如果我們身體里缺乏了蛋白質會發生什麼?

慢性腎病患者就是易缺乏蛋白質的人群之一,腎臟受損後,腎小球濾過膜遭到破壞,導致大分子物質蛋白漏出到體外,形成蛋白尿。大量蛋白丟失很容易引起患者發生低蛋白血症,造成營養不良,此外,由於體內蛋白缺乏,也會引起腎性水腫。

因此腎友必要是要堅持優質低蛋白飲食,以平衡體內蛋白質,維持身體健康運轉。優質蛋白質最大的特點是易於吸收,組成更符合人體胺基酸的模式,攝入後不會加重腎臟負擔。

搭配這五類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飲食,更有利於保護腎臟及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 肉類——紅肉和白肉

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在10%至20%之間,按營養學分類,可以分為紅肉主要是畜類肉,如豬牛羊肉,白肉主要是禽類肉,如雞鴨鵝肉,還有魚蝦肉。

建議腎友們平時搭配吃,不要喜歡吃豬肉就只吃豬肉。相對來說,雖然每100克不同肉類食物含蛋白質量相差無幾,但白肉即禽肉類相對含脂肪含量更低,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對保護心血管更有益處,建議腎友們多吃白肉,少量搭配紅肉類。

平時的飲食習慣,大多數患者吃豬肉比較多,患病後就要調整下飲食習慣。

  • 蛋類——雞鴨鵝鵪鶉蛋

蛋類食物是大家平時都很喜歡吃,尤其雞蛋,蒸著吃,煮著吃,煎著吃,炒著吃都很好吃。每100克雞蛋與鴨蛋的蛋白質含量為12.5克,鵝蛋為 11.1 克,鵪鶉蛋為12.8克,蛋白質含量相差也不大。平時也可以搭配著吃,建議最好以蒸煮烹飪方式為主,煎炒的方式一般含油脂比較高。此外,還有些患者喜歡吃醃製的蛋,一般含鹽量比較高,對有水腫、高血壓的患者都不建議食用,吃太多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所以不建議大家經常吃,偶爾嘗一下還可以。

  • 奶類——牛奶、羊奶、酸奶

鮮牛奶既是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也是含鈣高的食物之一,同時含維生素、礦物質也較高,但熱量卻不高,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在2.8g~3.3g。酸奶是牛奶的衍生品,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在3.98g,勝在口感。

羊奶在平時接觸較少,每100克山羊奶含蛋白質在3.53g,但急性腎炎和腎功能衰竭患者不適於喝羊奶,以免腎臟加重負擔,且有腸道疾病的腎病患者也不適合喝羊肉,以免引起脹氣,加重病情。

一般每天250ml(一袋)的牛奶或酸奶,含蛋白質在7g左右,患者每天喝一袋或兩袋都可以補充每日蛋白質的攝入。尤其對於腎病患者中同時合併有尿酸高、血壓、血脂高的患者,也是補充鈣劑蛋白質非常適合的食物。

但要提醒大家,有些患者存在牛奶乳糖不耐受的情況,食用後會出現胃脹氣的情況,這類患者可以改喝酸奶。此外,市面上還分低脂、脫脂和全脂類的,主要是脂肪含量的變化,如果患者需要控制體重,就選低脂,不需要就任意搭配就可以。


  • 大豆及豆製品

我們說的含有優質蛋白質的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及青豆三種及其這些豆類為原料做的豆製品,不包括綠豆、紅豆、江豆等這些豆類。

豆類究竟含有的蛋白質是否為優質蛋白質?腎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主要是因為大豆蛋白為植物性蛋白質,不易被吸收,而我們把植物性蛋白歸為劣質蛋白類。

經研究,大豆中不僅富含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及雌激素等多種有益於腎病的營養成分,同時對骨質疏鬆及心腦血管等疾病都有很好預防作用。

100克的黃豆里有36-40克蛋白質,我們常吃的豆腐每100克含蛋白質15.7克,含量都比較高。

每位患者每天攝入蛋白質的量,主要是看病情和體重,如大量蛋白尿患者(超過3.5g),單位體重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要控制在0.6-0.8g,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1-3.5g的患者,可適當提高到0.8-1g,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於1g的患者不用太限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