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十三問之知識篇

人衛文化傳播 發佈 2020-03-24T06:13:18+00:00

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出現了對糖尿病的描述,到了唐代,以王燾為代表的中國醫家發現一類患者「尿聞之有水果氣,嘗之有甜味」,以及「小便至甜」等,中醫稱此症為消渴症。

1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按照分類應該屬於代謝內分泌疾病。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出現了對糖尿病的描述,到了唐代,以王燾為代表的中國醫家發現一類患者「尿聞之有水果氣,嘗之有甜味」,以及「小便至甜」等,中醫稱此症為消渴症。1674年英國醫生Thomas William發現一些有相同病症患者的尿「甜如蜜」,因而這類疾病就被命名為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人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的,而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葡萄糖提供的。但是我們從食物中攝入的葡萄糖是存在於血液中的,而葡萄糖只有進入細胞之後才能被利用。胰島素就是讓葡萄糖從血液中進入細胞的「鑰匙」。如果人體產生的胰島素過少或不能正常發揮功能,葡萄糖就不能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而在血液中聚積,這時候血糖就會升高。大量不能被利用的血糖最後經尿液排出,因而尿糖也隨之升高。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比如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若是血糖不能被控制,將使我們的機體發生一系列的代謝問題,嚴重時還將發生各種急慢性的併發症,使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

醫學小詞典 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人們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很複雜的,目前認為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兩個: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糖尿病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遺傳病,但是它通常是有遺傳傾向和家族聚集性的。也就是說,如果親屬中有人患糖尿病,那麼您患糖尿病的幾率就會比一般人大一些。因此,如果您的親屬中有人患有糖尿病,特別是直系親屬,例如自己的父母,您就應該早些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糖尿病發病的環境因素包括很多內容。以前老百姓管糖尿病叫「富貴病」,是因為糖尿病多發生在已開發國家或富有的家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物中肉類、油脂等的比例增加,熱量攝取增多導致體內脂肪含量增加。脂肪增多會阻礙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使血糖水平升高,胰島B細胞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長此下去胰島B細胞就有可能出現功能衰竭而發生糖尿病。同時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化,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體育鍛鍊相對減少,工作壓力增大,隨之產生的心理精神問題也是糖尿病的誘發因素之一。精神緊張會導致機體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從而導致血壓、血糖升高。


醫學小詞典 胰島B細胞

這是胰島細胞的一種,屬內分泌細胞,能分泌胰島素,起調節血糖含量的作用。

3經常聽說糖尿病有1型、2型,具體是怎麼回事

其實,糖尿病除了大家常說的1型和2型之外,還有其他的類型。醫學上把糖尿病分為4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因為前兩種占糖尿病的絕大多數,所以我們熟知的糖尿病類型一般都是前兩種。

1型糖尿病是由於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產生胰島素的B細胞受到破壞,從而使胰島素的生成減少。人體在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參加新陳代謝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升高。1型糖尿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常見於30歲前的年輕人。這類患者「三多一少」症狀比較明顯,除極個別患者外,需要終身用胰島素替代治療。

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多見,患者絕大多數為中老年人,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和遺傳傾向。它是由於胰島素協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參與新陳代謝的功能下降,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起病緩慢,發展隱匿,患者大多體態肥胖,許多人都是在健康體檢時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的。

醫學小詞典 胰島素抵抗

正常情況下,血糖在胰島素的協助下才能進入肝臟和肌肉細胞進而轉化成能量。如果這個過程的某些環節出了問題,胰島素協助血糖進入細胞的能力降低,或血糖進入細胞但轉化成能量的能力下降,這樣雖然胰島B細胞可以產生胰島素,但這些胰島素無法使血糖下降,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胰島素抵抗。

4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有糖尿病症狀(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患者應該及早檢查血糖,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3條:

(1)隨機血糖≥11.1毫摩爾/升。

(2)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

符合上述標準之一的患者,在第2天複診仍符合三條標準之一者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醫學小詞典 糖耐量試驗(OGTT)

OGTT是檢查人體血糖調節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一次攝入大量葡萄糖後(75克,兒童1.75克/千克體重,最大75克),其血糖濃度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8.88mmol/L,在2個小時內可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稱為耐糖現象。在無症狀的早期糖尿病或亞臨床糖尿病患者,雖空腹血糖正常,仍需進一步做OGTT試驗以確定診斷。按標準服用葡萄糖後2小時測血糖,若血糖≥11.1毫摩爾/升可診斷為糖尿病;若血糖<7.8毫摩爾/升可排除糖尿病;若在此之間則診斷為糖耐量減低。


5出現哪些症狀提示您可能患了糖尿病

一提到糖尿病,大家的腦海里就會反應出「三多一少」這4個字,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事實上在1型糖尿病這些症狀很典型,而在2型糖尿病則因人而異,表現不一。有的人有此典型症狀,有的人則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在常規體檢時才被發現,有的人甚至可能在已經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時才被發現,如果是這樣,情況就相當危急了。

其實除了「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外,若是您發現自己身體有以下不適或症狀,也應到醫院就診,查一查自己的血糖,他們很可能與您的血糖升高有關。

(1)皮膚瘙癢:皮膚奇癢,難以入睡,直到抓破出現疼痛感時才罷休。或是女性的外陰部出現瘙癢症狀。

(2)免疫力降低,易並發感染,尤其是皮膚的化膿性感染:癤、癰等,多發且難治療。

(3)手足麻木:有刺痛的感覺,對冷熱的感覺減退。

(4)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5)常感覺疲乏無力、性慾減退或月經失調。

(6)胃腸功能失調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且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7)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水平低等。

溫馨提示

定期體檢對早期發現糖尿病很有幫助,不要等到有了症狀或者出現併發症後再去醫院,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6糖尿病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的併發症。由於糖尿病是一種全身的代謝內分泌疾病,它可以影響到全身幾乎各個系統,因而其併發症也數不勝數。但是總的說來,糖尿病的併發症可以分為急性、慢性兩大類。

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是很常見的急診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併發症包括: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眼部病變、消化系統病變、腦血管病變、外周血管病變、冠心病、膽道疾病、口腔疾病、皮膚病變、糖尿病足等。這些併發症可以單獨出現或者以不同組合形式先後出現。有些患者就是因為這些併發症的出現,通過檢查才發現了糖尿病。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不像急性併發症一樣危重,但是它對許多器官的影響是不能恢復的,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關鍵。

7糖尿病會對眼睛造成什麼影響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和其他代謝異常會對體內的血管造成損傷,這種損傷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血液循環障礙。由於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營養到各個組織,因而糖尿病患者許多機體組織都會出現缺血、缺氧,最終出現組織損傷。機體對於血流減少和缺氧最為敏感的組織包括大腦、心臟、腎和眼睛。眼睛的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就會引起糖尿病眼病。因而糖尿病眼病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指一組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眼部疾病,它們都有可能引起嚴重的視力損害甚至失明。這一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我們都會在後面的章節里一一講到:

(1)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因為糖尿病損害視網膜小血管引起;

(2)白內障——糖尿病患者白內障發生早、發展快;

(3)青光眼——糖尿病患者患青光眼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倍;

(4)其他眼部疾患。

8糖尿病應該怎樣治療

由於目前還缺乏對糖尿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的充分了解,所以尚沒有針對病因的根治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糖尿病的治療重心就是控制血糖。現有的治療都是通過教育、飲食、運動、藥物等方式來控制血糖,糾正代謝紊亂,防止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只有認識糖尿病,了解它的特點及危害,我們才能做到預防、早期診斷、積極治療,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9除了應用降糖藥外,其他輔助治療怎樣進行

有句俗語是您應該牢記的「管住自己的嘴,放開自己的腿」。除了使用降糖藥物外,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適當的體育鍛鍊是治療糖尿病必不可少的。

合理的飲食可以維持標準的體重:肥胖患者的體重下降,可以減少胰島素抵抗,以利於血糖控制;消瘦患者體重接近正常,有利於增加機體抵抗力;對於兒童可以更好的保證其身體智力正常發育。飲食治療可以使胰島素B細胞得到休息,部分功能得到恢復,從而利於血糖下降。

適度的體育鍛鍊可以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親和力,使胰島素的利用率升高,從而使糖耐量得到改善。在運動一段時間以後,機體開始利用血中的葡萄糖為組織供能,從而直接使血糖下降。當運動結束後,肌肉和肝臟還會攝取大量血糖以補充糖原的消耗,血糖會進一步下降。有規律的運動還可以使脂肪分解加速,改善高脂血症狀況,維持標準體重;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防止骨質疏鬆,改善精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10 飲食療法如此重要,具體應該怎麼做

(1)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控制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適當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保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

(2)食物品種要多樣化,以植物類食品為主,動物類食品為輔。多選綠色、深色蔬菜,在肉類食品中首選各種魚類,儘量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肉類。

(3)粗細糧搭配,口味宜淡,限制攝入過多食鹽。

(4)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儘量避免食用各種糖果、含糖的食品飲料以及多糖的水果。

(5)對於青少年,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要保證足夠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的供給,還要注意胰島素作用時間與用餐時間相配合。而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還要兼顧其他疾病所需,如低鹽、低脂、低嘌呤飲食等。

(6)無糖食品也不能一味多吃,因為無糖食品最終在體內也要轉換成糖。


11運動療法應該如何安排

首先應該注意體育鍛鍊的時間,我們應儘可能選在飯後尤其是早飯後1~2小時運動,因為這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時間,運動後一般不需加餐。其次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強度,不能過度運動,否則有害無益。對於1型或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採取低強度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跳慢舞等。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適合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打羽毛球、桌球、登山等。但是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有身體對抗或深吸氣後屏氣再用力呼氣的運動,例如舉重、拳擊、跳水等,這可能會引起眼底出血或視網膜脫離。對於有糖尿病神經病變、足部潰瘍的患者,則應避免足部的負重運動,如跑步、登山等。

我們還應記住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體育運動也需要我們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持之以恆才能使糖尿病的治療達到良好的效果。

12進行體育鍛鍊的其他注意事項

我們在運動前應該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醫學檢查,尤其是35歲以上或病程長的患者,體檢內容應包括糖尿病的檢查、眼底、心肺功能、肝功能及運動器官的功能,體檢完成後應該向醫生諮詢,從而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

在運動時要先做好準備活動,以防止肌肉骨骼的拉傷;另外還要隨身攜帶一些糖果、巧克力等含糖的食品,以備在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時使用;天氣炎熱應帶足水,寒冷時要注意保溫;服裝要寬鬆,特別是鞋子,應舒適透氣,避免磨破腳,以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如果身體狀況不好或在運動中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時應立即暫停運動。

應用胰島素的患者要注意選擇注射部位,應該儘量避免大腿肌肉等運動時劇烈活動的部位,最好選在腹部。

13哪些患者不適合進行體育運動

雖然體育運動是控制血糖的法寶之一,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體育運動。一般說來,具有如下情況的糖尿病患者是不適合進行體育運動的:

(1)病情控制不佳,血糖過高(血糖>16.7毫摩爾/升)或波動明顯的患者,尤其是嚴重的1型糖尿病患者。

(2)有急性併發症的患者,如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

(3)發生嚴重糖尿病併發症的患者,如心、肝、腎衰竭,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嚴重的下肢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嚴重高血壓等。

(4)4周以內發生過心肌梗死或輕微活動就發生心絞痛的患者。

(5)由肺心病引起的嚴重換氣障礙的患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