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也有空調病,老人、小孩更需警惕

針魂姜興鵬 發佈 2020-01-26T02:38:04+00:00

在寒冷的冬天,當我們打開空調、水暖氣、電暖器等取暖設備享受溫暖如春時,由於空氣濕度降低,冬天密閉的室內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伴隨而來的是口乾舌燥、神疲乏力,容易發生、咳嗽、發燒、頭痛,而且還不容易康復。

眾所周知,今年的春節比較特別:勤洗手、少出門、不打堆!少了往年應酬的煩惱,也多了一些居家的枯燥。在寒冷的冬天,當我們打開空調、水暖氣、電暖器等取暖設備享受溫暖如春時,由於空氣濕度降低,冬天密閉的室內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伴隨而來的是口乾舌燥、神疲乏力,容易發生、咳嗽、發燒、頭痛,而且還不容易康復。當出現這樣情況時,你也許得了'冬季空調病'。

老人和孩子的身體素質沒法和年輕人相比,更容易引發感冒、咳嗽、發燒。特別是中老年人,戶外寒氣逼人,室內溫暖如春,溫差甚至超過20°,血壓波動過大,還容易引發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更應該警惕「冬季空調病」!



【1】通風換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雖然空調器有過濾裝置,但畢竟不是新鮮空氣,加之房間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身體的感受其實不太好,很容易誘發各種呼吸道傳染病。所以,每天一定要開窗通風。一般開窗通風2-3次為宜,每次開窗持續時間20分鐘左右。同時,使用中央空調,還需要在使用前,嚴格清洗輸風管道。



【2】室溫不宜過高,防止過大溫差

研究表明,人體適宜溫度是16℃至26℃,相對濕度是40%-70%,所以,冬天室溫取暖不是設定的越高越好,因為室內溫度過高,會使室內外溫差過大,使人產生不適,對健康不利。對年老體弱多病的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的人,危害更大,輕則著涼感冒,重則有中風、心肌梗死等意外發生。

因此,一般室溫恆定在24℃ -28℃上下為好。還應該根據室內成員的多少進行調整,室內人少時得調高一點,人多時調得低一點,最理想的是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5℃ -7℃。



【3】注意保濕,適度活動

冬天房間長時間取暖,會引起室內空氣十分乾燥。可以在室內水養綠色植物,並按時的澆水,可讓室內保持適當的濕度。不要對著出風口吹,長時間坐定在空調室內者,應增添一套穿脫方便的外套。間隙的站起來活動活動,已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本文為針魂姜興鵬團隊原創,侵權必究!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大家一起漲知識!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我們會及時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