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動得少,你的血脂正在悄悄升高毀血管,你還不知道?

同心管家 發佈 2020-02-27T14:54:21+00:00

疫情控制到了關鍵時期,大家踐行「要把病毒悶死」的指示,已經居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很多人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早晨起床後吃飯,吃飯後沙發「葛優躺」,之後再吃午飯,吃飯後睡午覺,看看電視/手機,再準備晚餐,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疫情控制到了關鍵時期,大家踐行「要把病毒悶死」的指示,已經居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很多人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早晨起床後吃飯,吃飯後沙發「葛優躺」,之後再吃午飯,吃飯後睡午覺,看看電視/手機,再準備晚餐,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度過了一天又一天。而在慵懶舒適的生活背後,缺乏必要的運動,攝入過剩的能量,對血脂異常人群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少動多吃,對哪些血脂影響最大?


No.1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水平對於食物/熱量的攝入最為敏感,它主要存在肉類食物中,尤其吃了高脂食物後,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會呈現明顯升高;而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細的糧食進入體內後,會引起血糖升高,也會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疫情期間正處於春節期間,每家都準備了豐盛的肉類年貨,一段時間吃下來,又缺少運動,甘油三酯成為了最容易升高的血脂之首。

No.2總膽固醇

總膽固醇和飲食關係密切,人體攝入的膽固醇幾乎全部來自動物性食物,也就是肉和蛋,一般動物肝臟含量最為豐富。食物中的膽固醇多為游離(自由)膽固醇。進食後,食物中的游離膽固醇在小腸腔內與磷脂、膽酸鹽結合形成微粒,被腸黏膜細胞吸收後與長鏈脂肪酸結合形成膽固醇酯。而運動少則是助推原因。

No.3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如動物食品(豬肉、牛肉、羊肉等)、全脂牛奶和蛋黃等都是飽和脂肪酸豐富的來源,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則含有高濃度的反式脂肪酸。而缺乏運動或肥胖者,身體就會將這些物質儲存為脂肪,從而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血脂升高對心血管的無聲傷害


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最危險因素之一,而且可獨立於其它因素之外,由此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病是目前人類死亡的第一死因。


當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會造成血管壁中大量脂質沉積進而發生炎性反應,形成粥樣物質改變血管結構,而甘油三酯升高會影響低密度脂蛋白的結構,加速加重低密度脂蛋白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疫情居家期間,如何預防血脂升高


01、按時規範服藥最重要

對於有血脂異常的人群來說,吃藥是控制血脂異常的關鍵,尤其在疫情期間,一定要按時,規範服藥。他汀類藥物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降脂藥,他汀類藥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預防及減輕脂肪沉積在血管內皮中引起的炎症,並穩定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防止其破裂後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

02、合理飲食,控制熱量攝入

少吃動物性脂肪,尤其是肥肉,限制膽固醇的攝入,少吃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蝦蟹等食物,少吃甜食。注重補充纖維素和維生素,多吃些水果蔬菜。另外,居家期間,吃飯吃7分飽就可以了,每天喝8杯水。

03、居家也要堅持鍛鍊

居家期間,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運動,可以做一些室內的健美操,運動是控制血脂必不可少的方法,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以上的運動,最好出些汗,可有效的消耗掉熱量,降低體內脂肪含量,對控制血脂很有意義。

疫情期間無法去醫院查血脂?但體重一定控制好


對於血脂異常的人群來說,現在疫情形勢還比較嚴峻,去醫院檢查血脂需要暫緩。但是,自己的體重是可以輕鬆測得的,且對於血脂異常的患者來說,控制體重也非常重要。


得高血脂的人,胖人絕對比瘦人多,因為本身肥胖就是血脂發生異常的危險因素。控制體重,正如我們上面介紹的,要合理膳食,堅持鍛鍊,以控制自己的體重,這對控制血脂,保證身體健康,意義重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