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血鉀管理

白衣豆 發佈 2021-09-18T11:11:22+00:00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開始 RAAS 抑制劑給藥或增加劑量之前及之後 1~2 周內,複查血鉀,預防高鉀血症的發生;

正常人體含鉀量為50-55mmol/kg。人體鉀的來源完全從外界攝入,每日攝入量約52mmol,食物中鉀約90%經由腸道吸收。正常成人排鉀的主要途徑是尿液(80%-90%),少部分通過腸道(約10%)及汗液排出。慢性腎衰病人結腸排鉀增高,約1/3的鉀經由腸道排出。約98%存在於細胞內液,2%存在於細胞外液。正常情況下,細胞外液鉀離子濃度為3.5-5.0mmol/L。


鉀離子80%-90% 通過腎臟排泄,慢性腎臟病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排鉀能力也在下降,尿毒症患者有一半的人存在高鉀血症,高鉀血症是尿毒症患者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緊急透析是為了治療高鉀血症 。 高濃度鉀離子可以影響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和傳導性,從而導致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和猝死。因此,高鉀血症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於慢性腎臟病高鉀血症的管理,由於每個患者個體差異比較大,當慢性腎臟病首次確診時,應由專科醫師對患者進行全面綜合的檢查,評估電解質(包括血鉀水平)和酸鹼平衡、是否合併糖尿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壓等疾病、是否使用影響腎臟排鉀的藥物,並予以糾正。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高鉀血症的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中藥製劑等,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注意禁用低鈉鹽和平衡鹽,少用醬油等調味品,含鉀高的蔬菜在烹飪前應浸泡或焯水。

除此之外,合理監測血鉀是確保慢性腎臟病患者長期血鉀管理的重要環節。2020年出台的《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鉀管理實踐專家共識》建議:

(1)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在初診及之後每次複查時均監測血鉀;

(2)高危人群在出現首次血鉀異常之後,應增加血鉀監測頻率(至少每月 1 次),直到誘發因素評估明確並已糾正;

(3)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開始 RAAS 抑制劑(xx普利或xx沙坦類藥物)給藥或增加劑量之前及之後 1~2 周內,複查血鉀,預防高鉀血症的發生;

(4)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常規每 1~3 個月複查血鉀,尤其是開始透析時間不長的患者,如有低鉀或高鉀風險或已發生過一次低鉀血症或高鉀血症,建議增加監測頻率(至少每月 1 次),直到誘發因素評估明確並已糾正。

參考文獻:《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鉀管理實踐專家共識》

關鍵字: